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國政治

傳奇總統里根(5):競選總統 眾望所歸

1979年里根在總統競選集會上發表演說。(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9年0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硯報導)擔任加州州長時,里根(台譯雷根)效應在美國共和黨內繼續增強。1968年在他任內的第二年,里根首次被邀請加入當年的總統大選,他被稱為是「加州的好兒子」。

這種做法最初是共和黨人贏得大選的策略。作為來自大州的一位廣受歡迎的州長,加州希望通過里根,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凝聚那些尚未決定誰應該成為總統提名人的代表。

被拉進大選 首次試水

正如外界的分析,里根每一次走向更大的政治舞台都是歷史的選擇,而非他本人的刻意追求。

加州共和黨原計劃將里根的總統候選人提議保留到1968年8月全國代表大會前夕。在大會上,加州原打算將里根之前獲得的投票轉給黨內更有力的候選人。然而在大會的當天,由於選勢的變化,加州共和黨最終決定保留里根的候選人提名,正式為他投票。

在大會結束時,前副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得票明顯領先時任紐約州長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和里根。於是,里根在大會上做簡短發言並提議,代表們以鼓掌的方式,正式提名尼克松為共和黨總統競選提名人。大會結束後,加州的「兒子」里根在全美被更多人熟知,他也在這次大選中幫助共和黨重塑了凝聚力。他被視為是共和黨的希望和最有力的保守派代表。

在經歷了第一次大選試水後,里根回到加州,繼續推進他的州長改革。

漂亮政績 結束州長任期

1969年末,里根意識到一個任期的時間無法完成他為加州設定的目標,特別是他正在進行的福利改革。於是他決定競選連任。1970年11月,里根再次順利當選,以53%的選票勝過對手、加州財政部長安如(Jesse Unruh)。

作為民主黨人,安如在稅收和政府支出上持明顯的自由派觀點,從最開始就反對里根主導的福利改革。然而,選民的投票再一次印證了他們的選擇——希望里根繼續改革和帶領加州。

1975年,里根的兩個任期即將結束。回首過去8年的時間,里根為自己完全達成了既定目標感到欣慰。

加州政府規模被縮小、開支減少,更像企業的運營模式。更多高素質人才希望為政府工作,同時公務員的增長率低於加州人口增長率。

對稅收的決定權由州政府更多地歸還至地方及社區。加州居民獲得財產稅減免,並得到總計逾50億美元的退稅款。

為減少政府開支和居民稅負,里根曾943次行使州長否決權,對有悖這些原則的提案予以否決,並從未被州議會再駁回。

當里根的支持者希望他繼續第三個任期時,他表示自己的所有目標已經達成,他會信守承諾,只做兩任州長。1975年,他和南希回到了他們在洛杉磯的家。

之後,福特政府曾多次邀請里根出任交通部長或商務部長,都被他婉拒。這期間,里根經常被邀請發表演說,或為報紙撰寫專欄文章,或在電台做評論員。這些活動為里根回顧他8年的州長任期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也為他思考生命的下一個里程提供了時間。

1976年首次競選總統 震撼朝野

原本可以在加州幽靜的山谷農場度過舒適的退休生活,當命運再一次敲門時,里根繼續做出積極的回應。

1976年美國大選年,許多共和黨人希望里根挑戰時任總統福特,競選總統提名人。當時里根的聲望在黨內和民間都已經很高。

里根認為,誰來競選總統應該由美國人民決定,而不是競選者本人。因此,他最初沒有打算出來競選。當民意明顯表達了美國人的願意,希望他競選總統時,里根加入了選戰。

雖然他的黨內對手是福特總統,里根的競選主張首先針對的是民主黨提出的大政府計劃。作為華盛頓政府的圈外人,里根明確反對大政府規模、提倡縮小聯邦政府、降低稅率、減少政府對個人生活的干預、平衡預算,以及在經濟生活中,還給人民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

1976年8月19日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里根以70票的微弱差距輸給了福特,與總統競選提名人失之交臂。然而在大會結束前,代表們不斷唱念里根的名字,並用熱浪般的掌聲敦促他上台發言。里根夫人南希之後回憶說,面對這份濃重的熱情,里根無法拒絕,便走上了主席台。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里根開始講話。

里根說:「如今我們生活在大國之間彼此以導彈互相瞄準、核武器可在幾分鐘之內抵達對方、並可能摧毀我們生存的這個文明的世界……100年後,我們的子孫還能否擁有自由,將取決於今天的我們如何做。」

「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堅定不移。正如幾年前一位偉大的將軍所說:『勝利是無可替代的。』」

里根的即興發言簡短有力,再次震撼了全場。

一些評論員和專家回憶說,里根在發言結束後,許多代表開始後悔把票投給了福特。

在當年的大選中,福特未能戰勝民主黨對手卡特(Jimmy Carter)。當選舉結果出爐後,選舉團依據大選結果進行投票時,出乎意料的有一名共和黨選舉人沒有依照誓言投票給福特,而轉投給了里根。

1980年再度參選 眾望所歸

1980年美國再次迎來大選。在眾人期盼下,里根果斷加入選戰並順利贏得共和黨提名,正式成為總統候選人,迎戰時任總統卡特。

里根的競選策略是瞄準當年的伊朗人質危機。伊朗霍梅尼政權綁架了美國大使館人質後,卡特派遣部隊救援但失敗。最終人質危機經444天後,直至卡特卸任當天才解決。

同時,卡特也未能解決高漲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經濟成長遲緩、不穩固的石油市場使加油站大排長龍等問題。選民也更加察覺到卡特在國防問題上的弱點。在談到美國經濟時,里根曾說:「我告訴你們,我不能使用蕭條這個字眼。讓我來告訴你們這些定義,經濟的衰退是指你的鄰居失了業,經濟蕭條則是指你也失了業。而經濟開始復甦指的則是——卡特開始失業的時候。」

里根在電視辯論會上的表現也提升了他的選情,他看起來比卡特更為自在和有活力。

當高漲的選情接近尾聲時,最終選舉結果顯示,里根在普選上獲得4390萬3230票,比卡特的3548萬115票高出10%。而在選舉人票上,里根則獲得壓倒性勝利,囊括489張選舉人票,卡特只獲得49張。同年的選舉還使共和黨在參議院一舉增加了12個席次,成為參議院的多數黨,逆轉了26年來民主黨掌控參議院的局面。

1980年,69歲的里根當選美國總統。他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共和黨和整個國家的士氣,也讓更多美國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待續:傳奇總統里根(6))

責任編輯:林妍

參考資料來源:里根總統圖書館;里根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