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巴金森氏症是一項嚴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童綜合醫院於17日啟動一項由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之治療巴金森氏症二期臨床試驗,這個在臨床上使用數十年的老藥—[頭孢曲松],是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歷經十數年的研究成果,童醫院副院長許弘毅期待二期臨床試驗成功,為治療巴金森氏症帶來曙光。
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導致肌肉顫抖、僵直、無力,而且很高比例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症狀。童綜合醫院副院長也是神經科權威許弘毅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已經在文獻中被記載超過200年了,這個疾病的症狀依舊,近年來患病人數急速增加,然而治療方法尚待突破。
何應瑞教授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 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如果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或死亡的數量減少,因此神經發炎減少)、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或原本萎縮的體積逐漸回升),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何教授以其神經科學與藥物學的專業背景,採用頭孢曲松治療巴金森氏症,在動物實驗上發現「頭孢曲松」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補充新的細胞,尤其近期與史丹佛大學合作應用於治療病患,成效非常顯著。
「頭孢曲松」「舊藥新用」的大發現,已取得中國及美國專利,雖然要完成人體實驗取得新藥許可證還需3到5年時間,但如果經技轉上市,每年至少可帶來800億新台幣商機,可望成為台灣生技產業明日之星。童綜合醫院執行副院長童敏哲期待新的療法,在經過院方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成功後,能廣泛應用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為這個不治之症帶來一片曙光。◇
責任編輯: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