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無法達成貿易協議 加劇中國製造業困境

人氣 6288

【大紀元2018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黎維綜合報導)國際諮詢機構「中國褐皮書國際」(CBB)最新季度報告指出,中國製造業經過多年增長後,如今營收下滑、利潤增速驟減。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華貨品加徵關稅措施之前,中國製造業已經陷入困境,而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也沒有反映出企業借貸激增的現象。如果中美無法達成貿易協議,製造業的情況可能會更加惡化。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之際,中方據報退出了原定近日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使得這兩大經濟體解決貿易紛爭的前景更加黯淡。

中美雙方繼相互對50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後,於週一(24日)展開新一輪相互加徵關稅措施。其中,美國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明年稅率將增至25%;中國則對600億美元美國貨加徵5%至10%不等的關稅。

報告中說,中國企業第三季度借貸步伐已飆升至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確實看起來令人恐慌」。

CBB是一家位於紐約的研究諮詢機構,每季度向數以千計的公司行號和銀行家發布有關中國的報告。

中國企業債務激增隱憂大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統計,目前中國總體債務已達到36萬億美元,已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0%。彭博亞洲經濟學家陳世淵認為,中國的問題特別驚人之處並不在於債務總額,而是「企業債占比過高」。根據惠譽國際(Fitch Group)的資料,2017年中國企業債務是中國GDP的168%。

陳世淵表示,「一般國家企業債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不會超過100%。」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企業債違約額已達64億美元。

另外,CBB的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製造業的疲軟,被服務業的強勁表現所抵消。該機構同時警告,服務業的好日子可能也不長久。

關稅壓頂 出口製造業前途難卜

北京當局因應美國對華的關稅措施,除了同樣加徵關稅外,主要是用寬鬆的融資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借貸,企圖繼續以債務推動疲弱的經濟增長。而北京當局宣稱的將投資驅動型經濟轉向國內消費型經濟的願景,一直沒有發生。

中共總理李克強上週還重申,政府將減稅並擴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

英文大紀元經濟專欄作家Rahul Vaidyanath認為,中國企業靠政府的幫助或可承受短期痛苦,但並非萬靈藥,從長遠來看將衍生更大的麻煩。

而關稅大幅上升的威脅壓頂,對中國企業著實是個艱鉅的挑戰。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福建民企海鮮出口商東山華昌經理林東華說:「美國關稅已產生了巨大衝擊……我們束手無策。」對該企業而言,這種衝擊可能是毀滅性的。

報導中說,中國是最大的冷凍魚出口國,去年向美國出口了10億美元以上的魚片。民營企業占到了出口總額的45%。

全球最大家電製造商海爾(Haier)因貿易戰帶來的額外成本和不確定性,已取消了在美國生產、銷往中國市場的通用電氣(GE)廚房電器的計劃。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China Resource Recycling Association)表示,該行業的許多項目「自(8月份)美國加徵上一輪關稅以來就擱置了」。由於該行業大多數設備都是定製的,出口商很難在其它市場中迅速找到買家。#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貿易戰再升級 港商:廣東半數工廠會倒閉
中美貿易戰升級 外資企業加速撤離中國
中國台商爆「逃命潮」廠商加速從大陸撤資
受貿易戰衝擊 中國連續三個月出口下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