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蔣介石對樂教的提倡與見解(相關言論摘要)(上)

作者:仰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5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多數人普遍以為蔣介石是一位軍事強人,但是筆者從眾多史料、日記見聞整理中卻發現了他對音樂有著獨特的見解:

蔣介石回憶,在十歲時母親就教導自己祭祀禮節,在典禮中的任何動作都要與音樂的節奏相應和:

王太夫人始教以禮,嘗於將蒞祀事,詔之曰:「凡升降拜跪,必需與音樂節奏相應和,兒毋忘旃」。(《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毛思誠編著)

蔣介石在學記中也記述了在讀書之餘欣賞中國音樂的情形。有次在讀西方經典著作《荒漠甘泉》中關於音樂篇章時他做了眉批:生命樂章精彩處在於頓挫。

十一日,記曰:「聽中國音樂,雄壯優美,殊可愛也。」(蔣中正總統學記)、(《中華文化與中國樂教》,何明忠編著

自中央政府遷移台灣後,只要是宴請訪華的各國元首,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越南總統吳廷琰、菲總統加西亞、美國總統艾森豪……,蔣介石均會請國樂團演奏,不用其它節目,蔣介石於樂團表演前會先向該國元首解釋中國音樂的高雅優美,散場後還陪貴賓到後台觀賞參觀國樂團使用的各種樂器。

1968年時蔣介石至台北孔廟觀賞祭孔雅樂,典禮結束後與與禮、佾、樂生合影並說道:看了祀孔典禮以後,愈益感覺到禮樂的感人之深:禮樂不但可以修己淑世,合敬同方,亦且就在看到了那種和諧的動作,聽到了那種典雅的音節,即足以鼓舞踔厲,相觀而善,所以各級學校,以後要特別重視禮樂對於學生的涵濡指導。

蔣介石的音樂思想

綜觀歷年蔣介石發表的言論、準則可得知他博大的音樂思想,他指出了音樂主要的四種的功用及忽略音樂的害處,分述如下:

◎音樂在國家政治及社會上的功用

純正高尚的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敦厚風化,慰藉哀怨,激揚志氣,使一般人的精神有所歸宿調劑,而消除種種禍亂於無形,更能使整個社會煥發生機,漸漸向上發揚,其有助於政教的實施與革命的進展,效力尤為顯著,古人無論治國教人,禮樂就是首要的兩件事情。

…我們革命訓政,要是從提倡音樂入手,我想收效還要格外迅速。比方講一個地方,如果能設一個以提倡音樂為主旨的教育機關,一般老百姓,必然趨之若鶩,化民成俗的效力,一定格外來得偉大。(現代行政人員須知

◎音樂做為教育的功用

尤其是負教育行政責任的人,格外要注意音樂教育,孔子定「樂」為六藝之一,西哲亦有「無樂不成學校」之名言,我們現在一定要依照這個意思來普遍的提倡音樂。(現代行政人員須知)

所謂「樂」就是音樂。好的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振作精神,慰藉勞苦,和樂心志,使人生活調暢,情趣優美,無形養成個人高尚的人格與社會純正的風俗。其重要不特關係個人德性的修養,且可影響於國家社會之興替。一個人如果沒有音樂的修養,其生活往往很容易失之枯燥,流於偏激而感不安,變亂或竟由此以生。

反之,如果我們有音樂的修養,在煩悶的時候,便可以得到安慰,到嘈雜紛擾的時候,就可以轉為安定肅穆,悲哀的人可使轉為歡樂,狂暴的人可使變為溫和,沉悶的人可使忽然興奮!由此可見樂的功用,非常重大!

如果一個人不懂音樂,就不知喜怒哀樂之節,不能實現完美的人生。如果一個學校、軍隊或一個社會國家沒有樂,亦不成其為完善的學校、軍隊或社會國家。尤其軍隊對於音樂最為重要,我們平時要和洽軍心,整齊步伍,團結精神,在戰時要慰藉疲困,激勵士氣,振作軍威,都有賴於軍樂。

我在江西剿匪的時候,編了一個剿匪要訣歌,這個歌便發生了很大的效力。所以你們一般高級將領,對於軍樂軍歌,務必特別注意。大概音樂第一個要件,是要求和諧,節調的高低輕重長短,總要整齊劃一,合乎音律和節奏,纔能發揮音樂的作用。今天各位唱黨歌音調就不和諧,大家都是各界的領袖,尚如此唱得前前後後高高低低參差不齊,實在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情,今後大家要注意改進。並且要教好一般學生部下都能懂音樂,將來才能夠成為全才。

我們人類個個都有音樂的天才,就是三歲小孩,我們教他唱歌,他就會唱,所以任何人都會唱會聽。現在我們社會上太不注重音樂,學校裏除了音樂專科以外,一般師生也都不注意,我們現在既然明白音樂對於人心風習,對於社會國家有如此重大的關係,今後不可不極力的提倡!(救國必須實施文武合一術德兼修的教育

在樂的方面應教以禮節樂和,合敬同愛。以發揚踔厲的愛國音樂,代替靡靡之音,並要聞人歌而即能和聲合唱,以作勵聲應氣求、同心一德的精神;(外國人常說我們不懂和聲合唱,其實「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以及「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就是我們固有的「化民成俗」的樂教。)(對國民教育小學「生活與倫理」中學「公民與道德」課程之指示)

樂是什麼?樂就是節,唯其節奏和諧乃成其音樂高美,而樂之節奏與禮之節度,就其意義與作用而言,實在是一個東西。所以我們要知禮一定要知樂,要尚禮一定要重樂!(生活運動之中心準則)

禮樂為文藝之首,也就是教育的入德之門,亦即樂記所謂「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但禮字的內容,並不只是一般鞠躬進退的節文;禮的極致,乃是要使家庭和社會的每一分子,都能重秩序,守本分,嚴綱紀。而樂字的內容,也不只是指的一般視聽耳目之娛,樂的極致,乃是要使一般人的身心,皆臻于和諧、樂觀、均衡,故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對全國大、中、小學資深優良教師致詞)

◎音樂對於軍隊的功用

「樂」為音樂歌曲,所以陶冶性情,振作精神,養成高尚人格,其重要不特關於個人的修養,且可影響於國家社會的興替。軍隊中有軍樂軍歌,在平時可以和洽軍心,調暢意志,在戰時尤足以激厲士氣振作軍威!法國革命時代的「馬賽革命歌」,可與拿破崙的功業同時彪炳古今,歌樂對於國民教育和軍事教育的重要,由此可知。(軍事教育之要旨(五))

以上是講禮的重要,除禮以外就是樂,然後射御書數,一共六件,都是人人所應當懂,應當會的。這個道理我前次在軍官團已講得很詳細,今天不過將六藝的重要提一提,希望你們個個人知道注意,個個人能夠學會,來深入民眾去實心教導,以恢復我們民族固有德性知能,奠定民族復興的基礎,從前共產黨教我們不要禮,因而毀棄一切道德,音樂這一些東西格外不講究,教我們中國統統不要這些東西,凡是有關藝術、倫理及民族文化的東西,完全要毀棄。所以日本人侵略我們東四省,固然是我們最大的一個敵人;而破壞我們國家、民族,毀棄我們國有的德性、知能的共產黨,也是我們最大而且最近的一個敵人!(合作人員的革命責任)

禮的重要如此,所以一切教育的第一個課目就是「禮」。第二為「樂」,樂是音樂歌曲,古時教育節目中,樂與舞相合,主旨在整齊節奏,陶冶情操,發舒心意,而尤其是軍樂,軍隊完全藉此以振作精神,激揚志趣,於和諧奮發之中,養成尚武一致的勇氣和團結進取的朝氣。(軍事化的教育)

你們學員要不愧為士兵和國民的一個教師,要不愧為部下的一個上官。要真能做一個革命軍人,最要緊的就是要知道這禮樂射御書數六種要技。否則就是枉為一個革命軍的官長,軍隊既不能治好,部下也不能聽你的話,打仗亦一定會失敗!如果你禮樂不能領悟,射擊也不能命中,不能騎馬駕車,不會讀書寫字,不懂數理,不明計算,那末,你就是個沒有開化的野蠻人了!就連做一個國民的資格也不夠,如何配當一個革命軍人呢?所以我希望你們從此一定要格外注意這六件事情,用功學會這六種要藝!

軍樂的功用,在破除軍人的苦悶,振作軍人的精神,陶冶軍人的性情,養成軍人高尚的情趣!所以我們在煩悶懈怠或疲倦的時候,聽到和愛激揚的軍樂,精神就可以振作起來!在躁急紛亂的時候,聽到幽美雅逸的軍樂,也就可以安靜整肅起來!而平時多聽軍樂,多唱軍歌,一定可以使自己的氣概很雄壯,情趣很高尚,志氣很激揚向上!從前法國革命的時候,一般國民,尤其是軍隊的精神,就因為普遍的高唱「馬賽革命歌」而異常興奮振作,個個人都能勇敢前進!拿破崙之所以能於內亂外侮相逼而來國危民困的革命時代,帶了法國軍隊保衛祖國,而且差不多征服全歐,未嘗不得力於此。軍樂的功用既如此之重大,所以我們絕對不可把他看得隨便。現在軍隊差不多都把軍樂不當作一件事,因此軍隊的精神無論如何鍛鍊不好,以後一定要改轉過來才好!(軍人精神教育之精義)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自古正邪不兩立,中共背後的實質是撒旦惡魔,中共信奉的馬克思撒旦教理論與中華民族神傳文化水火不容。共產黨的本性是欺騙,惡的通過污衊善的來壯大自己。正邪較量中,戰爭屬於武的範疇,中共對蔣介石的誣衊就屬於文的層面。
  • 歷史證據表明,西安事變的台前人物是對蔣介石剿共令陽奉陰違的親共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而中共是西安事變的陰謀策動者,共產黨方面處理事變的最高決策者卻是蘇俄的斯大林。
  • 1949年是個動盪的時代,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蔣介石,在政治紛爭中選擇了退隱。而國家面臨存亡之際,他對政治局勢做出了甚麼努力與嘗試?值得我們去了解。
  • 中國近代知名的領導者蔣介石先生,由他身邊侍從副官翁元口述、作家王丰記述的著作《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中,就列出了其許多平凡樸素的生活之道。
  • 中華民國先總統蔣介石平常用餐都是四菜一湯,很簡單。雖不注重吃,他卻很愛下廚。台灣政大歷史系教授周惠民在新書《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中提到,蔣介石的「手路菜(拿手菜)」是什麼?答案令人驚訝──蛋炒飯(「雞油炒飯」)。
  • 為了在末劫時毀滅人類,共產主義魔鬼做了一系列細緻的安排。要想看清魔鬼毀滅人類的大趨勢、大圖像、大脈絡,就必須跳出人世間紛繁複雜的表象,從超越人類社會的高度,審視幾百年來的人類歷史。同時,「魔鬼往往存在於細節當中」。在具有宏觀視野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魔鬼在很多具體事件、群體、部門、過程中,以其慣有的狡猾,安排了很多誘人落入陷阱的陰謀詭計。
  • 穿越古今的輪回,跨越千年的征程,這8章的講述我們能看到,戴安瀾實際是為孫立人打前鋒的,征戰野人山的主角,還是孫立人。孫立人儘管有他諸葛亮那一世,「五月渡瀘水,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獲,平定南中(涵蓋野人山)」的歷史奠定,這一世再戰野人山,依然是千難萬險,沒有超人的意志,無論如何也走不出那生死一線。
  • 現在普通學校的教育,卻捨本逐末,只知注重書數,將其他最重要的禮、樂、射、御四種基本,尤其是禮,看作不重要,甚至完全要廢棄,以為只要使受教的人會讀書、寫字、作文、算數,便已盡教育之能事,辦教育的人,便覺得心滿意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