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二季度儲蓄率上升 消費商業支出強勁
【大紀元2018年08月16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Emel Akan報導/孫洐源編譯)7月27日發布的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告顯示,美國個人儲蓄率(personal saving rate)從2017年的3.4%大幅上升至6.7%,主要得益於高於預期的員工薪酬和股息收入。個人儲蓄率定義為儲蓄金額占可支配個人收入的百分比。
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資深經濟學家Daan Struyve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本次六個月的個人儲蓄率的調整上升幅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表示,儲蓄率上調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1,890億美元的額外資產收入,反映了股息和利息收入的增加;其次是1,110億美元的額外非農業主(小企業主)收入;第三是1,010億美元的額外工資和薪水收入。這些額外收入比之前預計的共多出4,000億美元,有助於解釋美國消費者的強勁支出。
強勁的消費和商業支出最近推動美國經濟創下歷史新高。第二季度GDP增長4.1%,是2014年以來的最快季度增長。由於勞動力市場緊縮,預計消費者支出將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
「原則上來說,更高的個人儲蓄率將導致未來更快的消費增長,因為消費者將來有更多的錢可以花費」,Struyven寫道。他表示,第二季度GDP報告對政府支出的前景也看好,「由於個人消費和聯邦政府支出的升級,我們調高了GDP增長的預測並降低了失業率的預測。」
根據最新報告,高盛目前預測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為3.3%,第四季度為3.0%(此前為2.5%),到今年年底失業率將進一步降至3.5%,並在2020年達到3.0%的最低點。7月份美國的總失業率已降至3.9%,為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如果經濟增長繼續保持當前勢頭,2018年的全年GDP增長率可能會在13年內首次突破3%。
資本洞察集團(Capital Insight Group)的財務規劃和投資策略師劉易斯·沃克(Lewis Walker)表示,進入消費者口袋的資金增多,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推動的。「經濟狀況在好轉,(美國人)正在賺錢,或者他們的投資做得很好,從而導致儲蓄率的提高。」他補充說減稅也有助於個人儲蓄率的上升。
1960至1980年間,美國的家庭儲蓄率在10%至13%之間。然而自那時起,儲蓄率開始急劇下降。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里根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馬丁·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的計算,過去十年美國人的平均儲蓄率僅為5.5%。
「(美國人)開始關注退休和老年生活的現實情況」,沃克說道,特別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目前年齡在54到74歲之間的嬰兒潮一代普遍認為沒有足夠的養老儲蓄金。
因此現在美國人更有動力來增加個人儲蓄金。但根據沃克的說法,有趣的是雖然個人儲蓄率增加,但消費者支出並沒有放緩。消費者支出約占美國經濟總量的70%。消費者信心的變化是經濟學家們通常密切關注的數據之一。最近幾個月,美國經濟諮議局(Conference Board)的用於衡量家庭對經濟形勢評估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了17年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銀行業也受益於當前強勁的消費者信心。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消費者幫助其銀行信用卡和資金管理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全球經濟總體增長良好,特別是在美國,消費者群體和商業界信心高漲」,戴蒙說道。
戴蒙經常為美國公司把退稅金用於回購股票(stock buybacks)和支付股息(dividends)作辯護,有些人批評這些舉措是為了幫助富人而不是普通消費者。對此戴蒙的反應是,那些抨擊股票回購的人「基本上是無知的」。
根據高盛的預測,美國所有公司的董事會今年可能會批准創紀錄的1萬億美元的股票回購。 與2017年相比,今年股票回購將增加46%,這些回購將有助於提高股價。沃克表示,普通消費者也可以從股息分紅和股價上漲中獲益,因為他們通過養老金計劃(pension plans)、401(k)退休福利計劃或共同基金(mutual funds)間接地持有股票,並補充說股息分紅和股價上漲也可增強消費者的信心,而「整個經濟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
責任編輯: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