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團體關注人口販運 推手冊助識別受害者
【大紀元2018年07月31日訊】27個組織組成的公民社會反人口販運專責小組,發布《初步識別及協助人口販運受害者手冊》,期望協助政府、非政府機構及社工等,辨別潛在販運人口受害者。
小組與聯合國移民處合作,邀請424名來自印尼和菲律賓的家庭傭工填寫《手冊》中的自我評估表格,發現三分一印傭曾被要求簽署債務條款作為聘請條件,有受害者更被剋扣9個月的工資。分別有42%菲傭及75%印傭表示不能自由離開工作或居住地方。小組認為結果顯示大量外傭為潛在的人口販運受害者。
為推動反販運行動,小組發表《手冊》,手冊篩選表格包括非自由招募、工作及生活受到脅迫、不可能離開僱主等三大指標,以助辨別人口販運受害者。小組去年11月至今年6月通過《手冊》,初步篩查1,037潛在人口販運受害者,其中有63名被確認是人口販運中的受害者。小組希望可以協助政府及非政府機構、醫護人員、前線社工、律師以及其他專業人士,辨別受害者。
小組成員之一職工盟的秘書長李卓人表示,期望《手冊》能提高社會對本港人口販運情況認識,各界能互相合作,加強保護販運行動中的受害者,並為他們提供援助。又指,香港現時並沒有針對人口販賣的法例,移民勞工若被欺騙和被剝削,只能依靠勞工法例,加上政府對受害人支援不足,使他們不敢主動求助,促請政府儘快就人口販賣問題立法。
出席發布會的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表示,本港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有不同法例打擊人口販賣,例如勞工處的受害人識別機制,機制去年評估4,710個懷疑人口販運受害者,只有9人獲確認為受害者,認為販運人口在本港並非普遍或常見。◇
責任編輯:昌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