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名畫欣賞

【文史】青綠山水與名作《江帆樓閣圖》(1)

「青綠山水」「金碧山水」知多少
作者:飛鴻踏雪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3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時光回到唐代,唐玄宗皇帝召見當朝的青綠山水名家李思訓(註),讓他繪製大同殿的壁畫和影壁(在唐代時稱「掩障」)。嗣後,李思訓以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大壁畫。

壁畫完成後,有一天早朝問事時,玄宗皇帝告訴李思訓說:「夜裡,朕從你畫的掩障山水中聽到了流水聲。」(「卿所畫掩障,夜聞水聲」)。這一則《唐朝名畫錄》中的記事,見證了古代「通神佳手」──畫家李思訓「國朝山水第一」的封號,真的不是浪得虛名。

通神佳手李思訓 青綠山水里程碑

李思訓的山水畫筆法遒勁、意境高超,風格奇特,被品為「神品」,尤其在「青綠山水」、「金碧山水」畫作上的成就,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高峰、後代的開山。晚唐書畫家、繪畫理論家張彥遠(公元815—907年)在所著《歷代名畫記》〈論畫山水樹石〉中說:「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二李指的就是李思訓和他的兒子李昭道。

李思訓的畫作盡說了「青綠山水」山水畫的精妙和「金碧山水」的光彩,而且對後世的畫風形成重大又深遠的影響,在有宋一代更是成了師法的範本。

北宋《宣和畫譜.卷十》評李思訓的畫,得筆法又得氣韻,「畫皆超絕,尤工山石林泉」,「今人所畫著色山往往多宗之,然至其妙處不可到也。」宋朝時人的著色山(青綠山水)多師法李思訓,但是遠不及他的妙處。反觀他人畫不出來的境界,像是急湍、潺湲間煙霞縹渺的情狀、氣韻,在李思訓的畫中都能神妙地展現。

這種妙畫神工來自何處?《宣和畫譜》說:「人品甚髙若不可及。」換句話說,人品的高度成就畫的藝術高度。李思訓為「通神之佳手」,乃是「技進乎道而不為富貴所埋沒」才能成就的。

青綠山水

(傳)唐 李思訓《懸圃春深圖》。(公有領域)

「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指的都是同一種畫風的中國山水畫。金碧山水是在青綠山水畫中加上「泥金」。青綠山水流行於隋、唐和北宋末年的宮廷。許多史料都有這樣的記載,隋朝展子虔繪的《遊春圖》,是中國第一幅完整獨立的山水畫,是現存最早的山水畫卷軸,同時也是青綠山水的起源。到了唐代李思訓和李昭道父子形成第一個青綠山水的高峰。

青綠山水的主要特徵是:工筆加上重彩。所謂的工筆就是以寫實的技法勾出整體輪廓,勾出各部位的組織結構,再隨類賦彩,力求畫得越像越逼真越好。青綠的顔料取自礦石,如石青、石綠等,這種顏料色澤沉著亮麗,覆蓋率高,經久不變。(坊間為了便利使用者,業者依顏色的深淺分成頭青、二青、三青,頭綠、二綠、三綠來販售。)

李思訓的山水畫,在青綠之上以金粉或描上金線,產生了「金碧輝煌」的效果,並且形成一種畫風,這樣的畫風,人們把它概括稱為「青綠為質,金碧為紋」,也就成了「金碧山水」的起源。

青綠山水名家

青綠山水在李思訓父子時期,已發展得相當完備。李思訓被尊為山水畫北宗之祖。

除了李思訓父子外,唐朝的閻立德、閻立本兩兄弟,以及以水墨畫聞名的王維也都畫過青綠山水。王維之青綠山水仍以自然風光為主,而李思訓的作品則以宮殿樓閣為主。到宋代青綠山水達到鼎盛的階段,王希孟得到宋徽宗指導,畫出大青綠山水畫《千里江山圖》。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公有領域)

南宋的趙伯駒、趙伯驌兩兄弟也以大青綠為主,並開始加入文人水墨畫的技法,論者讚之為「精工之極,又有士氣」。

之後,隨著文人畫的蓬勃發展,水墨山水也興起了,青綠山水轉而低調發展。雖然如此,元朝畫家錢選和明吳門畫派、吳門四家仍然偶有金碧山水作品,畫風大都淺淡雅致。

中國名畫欣賞】 近看青綠山水名作《江帆樓閣圖》

北宋時御藏李思訓的畫還相當多,《宣和畫譜》記載有十幾幅,今人不得見。現有藏於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江帆樓閣圖》傳為李思訓之畫,但是不見於《宣和畫譜》的記載。《江帆樓閣圖》構圖和樹石與隋展子虔《游春圖》相似,畫上鈐有「緝熙殿寶」的南宋內府藏印。一說也有可能是北宋時的模本。

清代安岐則認為「的確是唐畫無疑,宜命為真跡」。他說,《江帆樓閣圖》「傅色古豔,筆墨超軼,雖千里希遠不能辨其青綠朱墨,傳經久遠,深透絹背,有入木三分之妙,的確是唐畫無疑,宜命為真跡」。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描繪的是江岸上的秀麗景色,包括江水本身。近景是略帶青翠的丘壑,起伏的丘壑上長著各色豐茂的樹木;中段是高大的古松林,林中有若隱若現的青殿朱廊。旅人、訪客點綴於庭園、山徑之中;畫面的上半部、遠景是浩渺的江水,風帆數片,漂浮在波紋粼粼的水面,展現空闊而無限幽渺之感,結合岸邊丘壑上的豐富生態,整幅畫有著一種雄厚綿延的氣象。

青綠山水金碧輝煌 

《江帆樓閣圖》這幅畫的建築物、風帆、山體輪廓等景物大都先勾墨線再以金線勾描,少數山岩直接以泥金敷染。在青綠山水的峰巖間和山石輪廓勾畫金線,是北宗常見的技法之一。而滿江的水紋也都勾繪著細細的金線,勻稱的弧線泛著夕日金波,畫面因此顯得金光閃閃,金碧輝煌。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在泥金和金線的巧妙運作下,《江帆樓閣圖》可說已將山野逸趣與殿宇的富麗完美地結合,既具有裝飾意味,又保有宏偉不凡的氣勢。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蘊蓄動力 彷彿會動的畫

《江帆樓閣圖》有個特點,整幅畫彷彿蘊蓄著動力,畫中很多東西似乎都是活的,都會動。

請看,遠處浩瀚的江水正蕩漾著,幾葉風帆漂搖於萬頃波光之上;近處,江岸邊,錯落有致的桃、古松、竹等鬱鬱蔥蔥,隨風而動;其它生長在岩縫的雜樹也一樣,風來就動。而且它們也以姿態取勝,枝椏穿過來岔過去,本身就動感十足。

特別是占有畫面中央明顯位置的老松,叢叢松葉,像振翅欲飛的羽翼,無數的羽翼正在拍打、鼓動著,無形中,帶動整幅畫彷彿也活了起來、動了起來。

那不會動的岩石呢?畫家把岩石的外形和岩石的層次、肌理都以「類雲頭皴」的線條來勾繪,來表達,岩石的走向又忽左忽右,使這個已營造出完善空間感的岩岸,乍看之下,在靜默中緩緩地動著,似動非動。

註:李思訓生年約在公元651-716年,在唐代開元年中受任左武衛大將軍,人稱「大李將軍」,他的兒子李昭道,官至中書舍人被稱「小李將軍」,父子倆合稱「大小李將軍」。

《宣和畫譜》記載宋朝御藏的李思訓之畫有:山居四皓圖一,春山圖一,江山漁樂圖三,群峰茂林圖三,神女圖一,無量壽佛圖一,四皓圖一,五祚宮女圖一,踏錦圖一,明皇御苑出遊圖一。@*#(本文待續)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二千年前漢宮後宮嬪妃過怎樣的生活?讓五百年前的仇英來引領你進入漢宮春曉……仇英初學畫就得到文徵明父子的讚賞,因此,仇英與文人們、收藏家互動頻繁,得以臨摹唐宋名畫。
  • 《漢宮春曉》描繪了114個人物,在畫家有序的安排下,漢宮嬪妃及侍女次第出場。《漢宮春曉》不是靜態的,展現種種情節,增添了很多歷史想像空間。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 法國藝術家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長畫肖像,他畫了大約5,000幅小幅肖像畫,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數量算少。布瓦伊繪畫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聰明睿智,創作令人賞心悅目的錯視畫(trompe l’oeil,欺瞞眼睛,譯註:一種逼真到能騙過人眼的作畫技巧);有時也創作挖苦人的諷刺畫(scathing caricatures),當中有許多是自畫像。
  • 仙子仙女和他們豐富的傳說故事,久遠以來就讓世人著迷,對英國人來說尤其如此。在維多利亞時代(1830至1900年代),仙子畫(fairy picture或fairy painting,又稱童話畫/精靈畫)成為獨特的藝術流派。這種對童話的迷戀始於19世紀中葉,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變革所推動的。面對科學進步和工業化發展,人們在自然世界之外,對於靈性世界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 17世紀意大利畫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聖母無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稱聖母無原罪始胎、聖母始胎無染原罪)散發著神聖美麗、純潔和光芒,聖母的一顰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誠的心。她微微仰頭,虔誠地凝視著上帝,雙手輕輕合十,做出祈禱的姿態。看著畫作,你彷彿可以聽見天使吟唱的讚美樂音,飄揚於雲層之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