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歐洲分庭抗爭不再 南美足球頹勢漸顯
【大紀元2018年07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本屆世界盃進入尾聲,兩支歐洲球隊——法國和克羅地亞雙雙闖進決賽;而南美球隊盡然沒有一隊晉級四強。這是繼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四強席位再次全部由歐洲球隊占據。國際足壇曾經的南美與歐洲分庭抗爭的局面,明顯在倒向一邊。
南美和歐洲曾分庭抗爭
上世紀90年代末之前,國際足壇一直呈現著南美、歐洲分庭抗禮的局面。歐洲五大聯賽——意大利、英格蘭、西班牙、德國和法國與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聯賽並駕齊驅;歐洲杯與美洲杯、歐洲冠軍杯與南美解放者杯等洲際大賽,在國際影響力和競技水平上,基本不相上下。
代表南美角逐世界盃的巴西、阿根廷等勁旅,其隊內大部分隊員都來自本國或南美其它大聯賽,他們的踢球風格與歐洲球隊的差異相當明顯。阿根廷和巴西當時的華麗球風,讓歐洲人羨慕不已,他們確實稱得上是足球王國。
在南美足球最繁榮時期,南美球星都成名於本國聯賽,或在世俱杯賽上受到全球的關注,再在世界盃上大出風頭,接下來他們會到歐洲去賺錢。濟科、蘇格拉底、法爾考等巴西巨星,都是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後,陸續登陸歐洲淘金;阿根廷球王馬拉多納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一舉成名,然後加盟意甲勁旅那不勒斯,並將這支此前處於意甲中下游的球隊,帶上了聯賽冠軍寶座。
南美成未來之星輸出地
但隨著歐洲職業聯賽日趨發展,其市場化運作越來越規範,歐洲各大豪門不再滿足於像以前那樣等南美球員成名後,才將他們引進到歐洲踢球;而是將選才的機制前置,全面滲透到巴西、阿根廷等南美足球強國的基層,發掘未來之星。這就使得國際足壇格局,由歐洲、南美兩極平行發展的局面,向歐洲方面傾斜,南美足球的生態平衡被打破。
梅西不滿10歲的時候,就被巴薩的球探相中,開始在他身上投資,然後將其帶入自己的拉瑪西亞青訓營。這樣的投資對巴薩來講,比引進成名的南美球星,會省下很大一筆資金。就這樣,大批的南美希望之星在尚未晉升到一線隊,或剛在一線隊嶄露頭角之時,就已成為了歐洲俱樂部的獵物。
其實,不只是歐洲那幾大豪門到南美去發掘青年才俊,就是像葡萄牙勁旅波爾圖和本菲卡這樣的俱樂部也會這樣做,而且已經成為這些俱樂部的生存之道。他們會將那些年輕小將們帶到歐冠這樣的舞台,一旦嶄露頭角,再高價將他們賣給歐洲各大豪門。
甚至,大陸的中超俱樂部也會到南美引進球員。一般來講,在歐洲踢球、處於當打年齡的球星,即使工資翻倍,也不願意到中超發展。而那些無法到歐洲踢球的南美球員,則很難拒絕中超的高薪誘惑。在過去20多年裡,球員轉會國外已經為巴西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約有60%的球員去了歐洲。
南美足球頹勢逐漸顯現
在這種背景下,南美國家成為了世界足壇的人才輸出方,但他們是足球產業鏈的上游產業,並不是品牌的終端。球員在俱樂部和國際大賽的這兩大關鍵環節的鍛鍊,全都被省略掉了;他們的青訓體系也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
而歐洲俱樂部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下訂單的。在他們的戰術板中,歐洲人更加青睞南美的中前場球員。因為阿根廷和巴西等南美球員腳下技術好,身體靈活,非常適合踢7號、9號和10號這樣的位置。而歐洲球隊並不缺少中後場球員,歐洲人自己完全可以勝任。球迷們可以看到,本屆世界盃賽上,阿根廷隊的前場球星非常擁擠,而後場則缺少明星球員壓陣,造成攻守不夠平衡。
自1998年法國世界盃至今的六屆世界盃,歐洲球隊總共四次奪冠,南美只有1冠——巴西2002年奪冠;另外,六次世界盃24個四強席位,南美球隊只占五席,2006年和今年南美球隊均無緣四強。南美足球的頹勢漸漸呈現出來了。
由於人才的大量流失,南美各國聯賽的競技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劇降,球市低迷,贊助商的投資自然也在減少。要想改變南美與歐洲足壇的失衡局面,南美國家就要想辦法把優秀球員,留在自己國家的聯賽踢球。但面對世界商業化的浪潮,想要做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責任編輯:鄭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