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為提升科技創新決策支援能量,強化與亞洲各國創新體系之連結,國研院舉辦亞洲創新論壇,邀請逾10國智庫首長參與,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創新就是要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並為社會創造價值,希望與各國建立夥伴關係,讓資源分配更加完善,改革台灣科技政策與計畫評估,朝向先進國家所推動具實證基礎的「科技政策科學」的新決策典範邁進。
陳良基表示,近年持續推動前瞻技術策略性研發計畫如人工智慧、量子電腦等,同時強化產學合作,並以「開放與協作式創新」,發揮「以小搏大」的槓桿效應,讓台灣能在世界地圖上被看見。
陳良基說,科技部目前正致力於檢討、革新科技計畫之審議、管考與中長期效益追蹤與評估機制,但過程中必須克服一些障礙挑戰,就需要投入資源克服,對於政府來說,資源分配是一個大學問,希望透過論壇提供政府指導方針和寶貴建議。
陳良基期盼,透過舉辦「科技創新評估國際研討會」,將有助於改革台灣科
技政策與計畫評估,朝向先進國家所推動具實證基礎的「科技政策科學」(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的新決策典範邁進。
亞洲創新論壇上,國研院科政中心說明科技決策之願景與技術路徑圖建立等科技決策規劃機制;日本GRIPS的講者針對東協國家之企業創新能量來源、研發投入與創新模式進行個案調查分析,呈現東協國家創新系統中之產業創新特性。
日本NISTEP與韓國KISTEP則分別針對其科技基本計畫中的科技前瞻之規劃機制與內容進行說明;其它智庫機構也探討智慧城市等科技創新主題,說明智慧城市之規劃是如何透過探索智慧城市情境下的科技需求,有效解決都市問題,同時開啟科技研發與應用之新方向。
「科技創新評估國際研討會」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Edler教授將說明OECD國家之需求面政策工具(研發採購、管制政策、使用者驅動研發等)的實踐與評估方法;清華大學簡禎富教授以科技部推動人工智慧產學計畫為例,說明如何藉由評估加速技術商業化;美國商業部NIST前主任Ruegg介紹科技計畫之效益評估、過程評估與效益追蹤機制。◇
責任編輯:韻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