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中和台聯演講 細述台灣歷史及未來
【大紀元2018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溫文清報導)芝加哥區台灣同鄉聯誼會6月16日在僑教中心舉辦專題演講,邀請芝城政論家廖中和主講,題目為「美麗的台灣,光明的國土,中華民國的前途?」
僑教中心副主任賴貞利感謝台聯會舉辦很多活動凝聚僑胞感情,讓大家有機會從歷史或各方面的角度了解美麗的台灣,認識中華民國,她並代表辦事處及僑委會感謝台聯會及廖中和先生。
台聯會會長徐曙明表示,台聯會的宗旨是「處處服務同鄉、時時關心台灣」,希望當天的演講能為關心台灣關心中華民國前途的人提供一些視角。
當天廖中和先生進行近三個小時的精采演講兼回答提問。廖先生腳踏中西文化,閱歷豐富,視角獨特清晰。演講中他引經據典,並加入個人經歷及小故事舉例說明,觀眾們聽的津津有味。
廖中和在演講最開始提出三個基本的觀念,第一是「Truth Hurts」即真相是很傷人的,在他看來,近一二十年來台灣一些活動、言論、運動等所追求的只是自己想要的真相而已,而實際的真相本身是很傷人的。
第二是「Out of the box thinking」跳出思維框框思考。他舉例說,從中國大陸來的朋友常常接受到「自古以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教育,但如果查看歷史資料會發現,中國從來沒有一個朝代版圖是一樣的,「你這個自古『古』到甚麼時候呢?」,他表示自己絕對不是想證明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如果講歷史就要準確一點。
第三個是他希望知識分子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所受的教育也可能是限制,對於不同階層包括勞動階層的人也要尊重他們的感受、分析和結論。
演講進入正題,廖中和首先講到台灣早期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他表示這方面記載非常少,並且很多都是傳說,並不可靠。從設立官府方面,能找到的資料是1171年南宋泉州知府汪大猷派兵駐在平湖,就是今天的澎湖,此後元朝大概1335年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所以可以說1335年以後真正是有中國的中央政府在台灣設立機構。
而同時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多次為外國人包括荷蘭人、西班牙人占領和統治,事實上荷蘭人統治台灣比鄭成功還要久,有38年,不止留下安平古堡,也留下血緣上的痕跡。他強調,因為有西洋列強在台灣的經驗,讓今天很多主張台獨的人士很喜歡講台灣人是不同於中國的族裔,如南島語族或者是麥克羅尼西亞族,「這一類在我都不太贊同的,」「我們在評斷一個人或一個族群的時候,千萬不要只以幾分之一的血統作為論斷的標準,他的價值系統、他的風俗習慣,他的崇拜、他的信仰這些才是重點。」「台灣的歷史上是有這麼一段經歷,但是我們不足以說台灣人就不是中國人。」
隨後他提到,1683年,施琅將軍作為清朝的水師提督攻占台灣,台灣正式劃入清朝版圖。1887年,劉銘傳任首位巡撫,台灣正式建省。短短十幾年後的1895年清政府甲午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期。
提到日本統治時期,廖中和講到台灣各地的抗爭是很強烈的,包括他自己的家鄉在內,在他家鄉附近就有一座「火燒莊」。當然日本因為明治維新的關係,現代化早於中國,也因此對台灣的基礎建設起到提升,但是像今天有一些美日派,「天天喊『天皇萬歲』那種,這個我是完全不贊同了。」比如在日據時代,台灣人和日本人的教育機會就是不平等的。
他引用台灣近代歷史學家戴國輝教授的觀點,日本在台灣是有很多建樹,但其目的是把台灣建設成最合乎日本利益的殖民地。「日本治台五十又半年,有哪一個台灣人做到日本的將軍?一個都沒有。」
講到二二八事件這個「台灣歷史很難抹去的傷痕」,廖中和表示他在這方面很欣賞戴國輝教授的態度——「可恕不可忘」、「恨事不恨人」,他表示,這是台灣社會走要融合必然要經過的歷程,也是必然要具備的心態,也是當天他想傳達給各位的很重要一點。
他還分享學生時代的小故事,因為當時他家鄉在海邊很容易聽到大陸廣播,所以一天到晚就在聽,「聽的結果就是,我就是『統戰失敗』的一個例子。原因非常簡單,每次聽蔣總統演講,『全國軍民同胞們』,這個『軍』老在前面我就已經很不愉快了,結果啊聽大陸的廣播,大陸的廣播很激昂,但是他的稱呼一定是這樣『我黨我軍全國各族人民』,我一聽這個比蔣介石還要惡劣,從此反共到底」,「我講這個小故事只是說,今天台灣很多政治人物,動不動就怕大陸統戰,沒這樣容易啦。」
最後廖中和提到,他曾經建議以「美麗的台灣、光明的國土」作為台聯會的會歌,當天他把歌詞稍作修改,帶領大家一齊念出。他表示,海外僑胞都希望台灣越來越好,但還是有批評的權利的。
當天現場觀眾積極發問,廖中和一一給予回答,現場互動十分熱烈。觀眾們紛紛感謝台聯會舉辦講座,為大家拓展眼界,以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和分析台灣的歷史和未來。◇#
責任編輯:唐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