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經濟

大陸企業債違約頻現 去槓桿出現不同聲音

有業界人士認為,中共債台高築,終究要以多印人民幣來稀釋,讓全民買單。(ChinaFotoPress/ChinaFotoPress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8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隨著近來大陸企業債違約的現象越來越嚴峻,大陸經濟界對當局去槓桿出現了兩種聲音。有觀點認為隨著企業違約越來越多,會影響大陸去槓桿的宏觀調控。

隨著大陸企業債違約增加,中共當局是否應該堅持去槓桿再次引發經濟界人士的爭論。業界普遍認為,雖然企業違約各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中共在金融領域去槓桿,造成市場資金緊張,另外,當局嚴管影子銀行,使融資渠道縮小,融資成本上升。

有經濟界人士認為,目前已不止是一間兩間企業,也不止是一個兩個地方違約,違約蔓延非常廣,從原本信用度極高的上市公司,擴展到隱形的地方融資平台。

違約潮蔓延引發了對中共去槓桿的爭論。

5月31日,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安信證券2018年中期報告會上做了《去槓桿之殤》的演講,正式引發了要不要對去槓桿政策作出調整的爭論。

高善文認為,社會融資大幅下降,利率在大幅上升,表明政府在實施一種緊縮性的政策,是在緊縮的貨幣信貸環境下去槓桿。去槓桿要避免出現通縮和經濟下行的負面影響,去槓桿時應該借鑑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思路,美國被認為已經成功地去槓桿,美國的背景是建立在比較寬鬆的貨幣環境上、低利率的貨幣環境裡。

高善文的言論引起廣泛議論,有財經媒體載文直接批高,指其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公共利益和政府利益之上,因為去槓桿是中央重要經濟決策,中共去槓桿是主動去,不能與美國類比。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同高善文的觀點,但表示去槓桿時應該採取「緊信用、鬆貨幣、寬財政」的組合思路,鬆緊結合才能在去槓桿的同時,對衝去槓桿帶來的負面影響。

據《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官方部門的消息說,中共國務院主管部門也高度關注這場爭論,特別關注債務違約會否擴大化,一時不會表態,也不會立即著手調控政策的轉向。

海外評論人士文小剛認為,企業違約大幅發生令中共去槓桿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若停止去槓桿調控,央行再次放水,會導致金融泡沫越來越大,按照中共的說法會發生系統性風險,導致違約骨牌效應;堅持去槓桿,緊縮銀根,會造成違約的企業越來越多,會蔓延至國企,而國企是中共的造血、輸血機器,長此以往會動搖中共統治的基石,這也是中共不樂意見到的。估計最後中共會開動印鈔機,將這些債務稀釋,轉化到民眾身上。

據大陸資訊服務商Wind統計顯示,截至5月7日,大陸今年已有19隻債券出現違約,較上年同期增長19%;涉及債券規模高達143.5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20%。違約主體增至10家。債券違約的企業不乏上市公司及大型企業,其中既有四川煤炭、大連機床、丹東港、中城建等違約「老面孔」,也有富貴鳥、神霧環保、凱迪生態、中安消等違約「新面孔」。令業界擔憂的是違約企業中不乏國有企業。

大陸國企債務違約甚至引發國際債權人上門討債。6月4日,7個韓國金融機構的代表訪問了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商討國儲能源償還拖欠的3.5億美元的債務問題。

而2018年是公司債到期的一個高峰期。據《證券時報》統計,2018年公司債償還量快速增加,存續公司債到期規模為4,233億,還有9,886億進入回售期,總償還量或較2017年翻倍。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期的一份數據透露,2018年私募公司債的到期規模約7,585億元,相當於2017年的2.37倍。而且,未來三年這類債券的到期規模還將繼續攀升,至少達到8,000億元,2021年將達到峰值。

目前,由於企業借貸難度增加,等待「借新還舊」續命的企業面臨現金流斷裂的危機,在骨牌效應下,債市風險恐會傳導至股市和樓市,給金融市場帶來衝擊。#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