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懿勝高雄報導)為奠定海洋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的基石,科技部耗資8.9億元打造建置海洋研究船隊,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勵進號經過2年多建造,終於正式啟用,勵進號每次出航都可以在海上待上3、4個禮拜,期盼這艘2,629噸的研究船每次出航,都能夠帶回更好的研究成果,提升台灣海洋科技研發成就。
「勵進號」為繼「海研五號」最新、噸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英文名為「LEGEND」,意為傳奇,意指該船能購置成功,除仰賴關鍵性睿智決策之外,還蒙一連串國際局勢變化,及奇蹟巧合而成;中文名「勵進」,寓意為「越挫越勇、精益求精、進步」,象徵科技部在「海研五號」的挫敗後,持續為國家海洋科學研究持續努力。
陳良基表示,經過2年多建造,這艘2,629噸的勵進號終於正式啟用,整個建造的過程相當驚險,當初還差點還要去越南接船。勵進號每次出航都可以在海上待上3、4個禮拜,期待能藉此提升台灣遠洋研究,不論在研究或探勘的工作上,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良基說,繼勵進研究船之後,未來也打算建造3千噸級以上研究船,協助研究團隊進行長中短期研究,期盼藉由研究船資源的整合,進一步強化海洋探測能力,全面提升海洋科技研發,以創新的科技開發海洋資源、保育海洋環境、永續守護台灣,開創國家新世代的契機。
國研院海研船上首位女船長黃久倖表示,自己從海洋大學航海系畢業後就進入陽明海運,從見習一直做到大副,船員生涯約10年,去年11月獲得國研院聘認為勵進號船長。過去有禁忌女生不能上船,但女生也比較細心,女生在船上當船員已經不會再是問題,反而比例越來越高。
黃久倖說,當年海研五號觸礁沈沒,外界認為單層船殼為原因之一,因此勵進號的船身、船底以雙層船殼打造;在求生滅火設備則採用最高規格,且左右船舷各配有高乘載的救生艇與救生筏,且逃生艇為「全密式救難艇」,任何一艘可容納整船40餘人逃生。
黃久倖也補充,勵進號有5道水密門,遠高於包含海研五號或一般商船的一、二道水密門,讓勵進號的擁有更高的安全保障;勵進號接下來將進行為期4個月的試營運,9月舉行科學首航,投入海洋科學研究行列。
觀看完整影片»
勵進號在結構安全上採高標準的雙層船殼打造及更高航行穩定度的減搖水櫃、可原地迴轉的全迴轉式推進器、適合海上研究作業的電力推進系統、搭載3千公尺工作級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全方位的岩心採樣設備、高精度與全深度海底地形測繪聲納系統等,是一艘集先進功能於一身的海洋科學研究利器。
勵進號將由海洋中心管理營運,估計每年可提供250天作業船期,以支援基礎學術研究及培育海洋科技人才,精進海洋科研實力。
勵進號基本資料
船身長 | 75.97公尺 |
船身寬 | 16公尺 |
總噸位 | 2,629噸 |
巡航船速 | 10節 |
最大船速 | 12節 |
可搭載人數 | 43人(船員19人,科學家24人) |
可航行天數 | 30天 |
(資料來源:科技部/製表:記者陳懿勝)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