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蛛絲馬跡」和駿馬有關嗎

作者:杜若

蛛絲馬跡,本義是不明顯的痕跡,通過蛛絲和馬跡留下的細微痕跡,從而找到解決事情的線索和關鍵處。

「馬跡」令人生疑

蜘蛛吐的絲很纖細,結成的蜘蛛網,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的存在。(pixabay)

蜘蛛吐的絲很纖細,結成的蜘蛛網,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而馬蹄留下的痕跡可是一點都不纖細,比起蛛絲,可謂是「龐然大物」。

「蛛絲」和「馬跡」,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為什麼會組合在一起呢?而且,如果「馬跡」真的是指馬蹄印,就有違「蛛絲馬跡」這句成語的本義了。

是古人詞彙搭配失誤?還是古人眼中的「馬跡」另有所指?

「馬跡」之源

「蛛絲馬跡」最早出自於清朝王家賁撰寫的《別雅序》,文中說:「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疑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大意是,儘管大開通假、假借之門,造成文字通用現象,泛濫成災。但最終都會留下蛛絲馬跡,漢字的本源本義都在古書中保存著,還是有跡可循,能够查出字的本源。

作者王家賁所說的馬跡中的「馬」,是指一種昆蟲,名叫灶馬。

中國古代,家家戶戶使用灶台燒火煮飯。天氣暖和時,灶馬生活在野外草叢中;天氣轉冷時,就回到灶台附近穴居。

唐朝《酉陽雜俎》卷十七《廣動植之二.蟲篇》記載:「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脚長,好穴於灶側。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也。」灶馬的體形很像蟋蟀,生活在灶台附近。人們常說,灶台中有灶馬的蹤跡,是食物充足的徵兆。百姓常把灶馬稱為「馬」。

灶馬是一種昆蟲,體形很像蟋蟀(Thegreenj/維基百科)

蜘蛛和灶馬 伙房的搭檔

灶馬在灶台上爬行時,會留下不易察覺的痕跡,它的痕跡就被稱為「馬跡」。在古代,燒火做飯的伙房也常會出現蛛網。當時人們的眼中,「蜘蛛」和「灶馬」是一對常客,是經常出沒於伙房的一對搭檔。

灶馬的馬跡和蛛絲一樣,細微纖小讓人難以辨認,於是睿智的華夏先祖將生活中的觀察,溶進使用的語言中,進而演變為一句成語。「蛛絲馬跡」儘管細微,但只要人們認真仔細辨識,還是能够找出一些線索,作為解開難題的關鍵點。

因爲灶馬是昆蟲,所以清人夏敬渠在《野雯曝言》七十九回中,曾寫作「蛛絲蟲跡」。

探尋一番「蛛絲馬跡」這句成語,竟然發現有如此豐富的典故。先人細緻入微的觀察態度,成就了這句使用頻率很高的成語,不得不令人感佩,由衷點讚。@*#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