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考試分校扼殺多元化?紐約華人家長另有看法

公校多元化議題愈演愈烈 家長憂「1/4預留位」致孩子擠不上理想校 華人家長幫兒轉私校

圖為曼哈頓上東城亨特高中去年舉行入學考試,大量考生在現場排隊等候。(大紀元資料圖片)
人氣: 3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最近紐約市民關於教育問題正在熱烈討論一件事情,即高分學生和低分學生能不能在同一個教室裡學習的問題。新上任的教育局長關於此事的一則推特也受到批評。

據「原始故事」(Raw Story)報導,曼哈頓上西區和哈林區連結的第三學區最近開家長會,會上家長們對教育局提出的計劃表示憤慨。教育局為了減少「隔離」(Segreation)以及擴大「多元化」(Diversity),要求在17個當地中學入學時,給那些英語和數學分數在州考年級水平以下的學生預留出四分之一的座位。

PS199學校的家長們不高興了。據說這個學校中的白人學生占多數,只有少數非裔學生。在社區的會議上家長們表達了不滿,他們擔心這樣會讓高分的孩子反而進不到理想的學校。其中一位媽媽說:「你們是想告訴11歲的孩子『你儘力學習了你卻進不去你需要和想要的學校』嗎?你想告訴他們『你要進入一個和你以前的學校教學不一樣的學校』嗎?生活就毀了!」

新上任的教育局長卡蘭薩(Richard Carranza)推送了這則新聞,題目標為:「富有的白人曼哈頓家長憤怒地反對黑人孩子進入他們孩子的學校」。他的推文在紐約人中引起爭論,有人認為他的說法「勇敢而必要」;有人認為這種說法不合適,容易挑起種族的矛盾。

市長白思豪為教育局長辯護。他在每週一NY1電視台的「市政廳內」採訪中表示,這種社區的討論很「健康」,並承認,家長們選擇某些學校的要求「很人性化、很自然」。

當然,市長還是主張公校的「多元化」,並推崇公校制度。「不同能力水平、不同背景的孩子(在一起)是健康的。」他說,「當然,給教室帶來天才的孩子們會幫助所有人。」「孩子們互相學習。」

華人家長的「學校多元化」概念

華人是最重視孩子教育的族裔。對於分班、分校以及學校「多元化」的問題,華人家長有自己的看法。

「我建議不同分數或者不同能力、特長的孩子不混合。」一位有個11歲的上五年級孩子的家長趙女士說:「我認為,應該讓每個學校保持自己的特點,不要人為地干涉,這才是我認為的學校多元化。」

她舉例說,比如:有的學校班級數學好、英語好,那有這方面愛好的孩子家長可以有目的地選擇;「正因為孩子有不同的特點,就應該有不同特點的學校供他們選擇。」她舉例:「華人社區附近的學校可以開雙語課堂,那西語裔社區附近的有西語的雙語課堂,別的族裔的人你想學漢語或者西班牙語的你可以選擇去這些學校。」

「現在市裡強調了表面的多元化,好像把不同分數、不同愛好的孩子放在一起就是多元化了,我認為反而是一種死板的方式,是單調、平均而不是真正的多元化。」她說,「有的孩子就是不願意學數學,他(她)喜歡地理或者畫畫,你非把他(她)放在數學高分班好嗎?」

重視孩子教育的趙女士半年前剛剛把兒子從公立學校轉到了私立學校,原因是她感覺私立學校教學質量好,老師對學生管得嚴。

「公校老師不考評,私立學校老師要定期考核的,這樣我認為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她說,「另外,私立學校嚴格。孩子做得不好,老師真罰,下一次他就不敢了,這樣對於教育孩子非常有效。」

「公校就散漫得多,老師不太管學生,學習上也不強制聽寫單詞,我兒子剛從大陸來,英語不好,老師就讓他跟華人小孩在一起學,進步不大。」她說,「可是一到私立學校,老師要求高,孩子的英語水平馬上就提高上來了。」◇#

責任編輯:文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