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虧了三萬塊 @中美貿易戰
「這麼一下,我虧了三萬多。」岳父在魚塘邊和我視頻。
我岳父住在洞庭湖中心一個大島上,世代漁民。他以前管理過一個蠻大的漁場,如今年紀雖然大了,仍不甘寂寞,繼續在幾個魚塘折騰。
最近,魚飼料價格每噸增加了150元,而他的用量是200噸。漲價的原因很多,比如,環保檢查以及春季檢修讓部分油廠停機或者開小線生產,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豆粕漲價。「養魚啊,天天都得看國際新聞,關心國家大事,不然沒飯吃。」岳父說。
最近,美國特朗普(川普)發起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計劃,中國政府立即針鋒相對,一個500億美元,另一個也500億美元,然後一個又說要1000億美元……中國對美國的加征關稅商品名單中,包括了美國大豆。
魚飼料最主要的原料,是來自大豆的豆粕。大豆的功用有二:第一,壓榨產生食用豆油,也就是我們家家戶戶廚房在用的那些;第二,生產豆粕,主要用作飼料,還可以用於糕點,健康食品、化妝品和抗菌素原料。豆粕的高蛋白質讓它成為其它蛋白源比較的基準品,成為所有養殖用飼料的基礎原料。除了牛飼料、豬飼料,豆粕也被廣泛地應用於我岳父所在的水產業中,豆粕中的多種胺基酸能夠充分滿足魚類的特殊需要。
所以,粗略一看,150*200=30000。三萬塊大洋就這樣沒了。那麼,能不能提高魚價呢?這樣不就轉移了成本?「不行的。賣魚是充分競爭,隨行就市,魚還是那麼多魚,競爭還是一樣。」換言之,魚價與市場供需總量變動有關,與豆粕無關或者關係比較遠。魚養到了一定重量,就要起塘,不然繼續投餵效益很低。早點和晚點賣,都需要慎重考慮。
理論上說,如果原料成本大幅提高,導致漁民破產或者減少養殖量,那麼,下一個養殖周期,魚的供應量減少,魚價可能提高,但,那是以大量漁民的損失為前提的。另一方面,也從理論上說,如果美國方面將中國生產的魚列入增加關稅名單,則中國產的魚將沒有價格優勢,中國漁民失去美國訂單後將倒過來參與國內競爭,國內供應量增加,進而促使魚價反而下跌。那就不是虧一點兩點了。漁民失業也在這裡產生。舉個例子:中國是美國進口羅非魚第一大國,2017年美國進口中國冷凍羅非魚切片108680噸,進口額3.83億美元。
其實,現在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並沒有真正開打。美國方面,只是列出一個時間表,而中國政府方面的清單,也是等待時機中。但是,考慮到雙方政府的強硬態度,市場快速做出反應:
美國方面:3月30日,美國農業部發布本年大豆種植報告,預計新作大豆種植面積8898.2萬英畝,低於去年的實際面積9014.2萬英畝,也低於預期的9105.6萬英畝。這是因為豆農擔心中美貿易戰後中國不買美國大豆。
中國方面:4月1日,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隨即,4月2日,全國豆粕漲破3410元/噸,北方九三工廠率先領漲70元/噸,沿海地區主流漲幅50-80元/噸不等,河南個別地區最高漲幅高達100元左右。
那麼,既然是和美國打,我們能不能從其他國家進口或者使用國產大豆替代美國大豆呢?我蒐集了一下資料,答案是:不可能。
說幾個數字:
第一、國產大豆撐不住國人需求:2017/18年度中國大豆消費量為1.1億噸,占全球總消費量的32%,但是中國大豆的產量卻只有1420萬噸,產量只能滿足消費量的13%,剩下的87%全部依賴進口。
第二、其他國家大豆取代不了美國大豆:據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報告顯示,2017/18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預估為9700萬噸,巴西2017/18年度大豆出口量預估為7050萬噸,阿根廷2017/18年度大豆出口量預估為680萬噸,二者加起來的出口量為7130萬噸,即使二者全部出口到中國依然不夠用,況且南美大豆並不會全部出口到中國。而且,誰能擋住巴西人不漲價呢?
好吧,那麼,能不能用其他原料替代大豆呢?我了解了一下,答案也是:不可能。
前面說了,豆粕是蛋白質的一個基準品,無可匹敵,天下糧倉數據顯示,2017/18年度國內豆粕產量為7598萬噸,年度消費量為7400萬噸,而排在第二的菜粕年產量只有480萬噸,因此也沒有其他粕類能夠補上豆粕的消費量。這還沒說大豆的主要功用:榨取食用油。
所以,中國吃瓜群眾,真離不開美國大豆。否則,將付出不小的代價,比如,我岳父已經先損失了3萬塊。
因為豆粕也是豬飼料的主要原料,所以,養豬的同學們也將面臨同樣的困境。當然,雙匯這樣的大廠,面對的困難要多一些。雙匯近兩年利潤明顯好於同業,主要是因成本低。火腿、香腸這些競爭激烈的高附加值產品,誰的成本低誰就賺錢。以往,雙匯用美國豬肉原料,大量低價優質肉類原材料來自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和中國豬肉成本差30-50%,而一旦加收25%關稅,就把原有成本優勢大幅度壓縮了。
或者這麼說吧,吃瓜群眾們在超市買的火腿腸,恐怕在貿易戰後要漲價了。朋友們,你們開心嗎?
(來源:互聯網)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