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以史為鑒

劉白:晚清張謇的幻想

【大紀元2018年04月28日訊】張謇幻想實業救國而忽視政治變革,幻想清廷立憲而忽視革命選擇,幻想政治形勢而忽視自身立場,幻想袁世凱維護共和而忽視復辟帝制,幻想以名求利而忽視壯大實力。他依附於強勢集團,沒有自立自強的勇氣,沒有實現實業救國的願望,也無法推動政治轉型。以張謇為代表的晚清商人在企業經營、商人參政上有一定成就,但不是成熟的企業家和有遠見的政治家。

一、幻想實業救國,忽視政治變革

在政治專制下,張謇希望實業救國,這很難實現;如果沒有民主政治來保障市場經濟,實業救國是不可能的。他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這是短視。

第一,幻想實業救國。19世紀末,張謇等人希望以發展農、工、商、交通等實業來救國救民。張謇提出:「中國人數甲於五洲,但能於工藝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憂貧之事哉!此則養民之大經,富國之妙術」,「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中國須振興實業,其責任須 在士大夫」。的確,商人舉辦實業對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消費產品有一定作用,但所能幫助的人是有限的,認為實業能救國更是幼稚。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的根源是專 制,不解決此問題,不可能讓民眾生活更好。而且,商人在蠻橫專制者面前是弱者,不但救不了國,反而自身難保。

作為商人,張謇「務實」,「做一分是一分」,缺乏全盤思考。在1898年義和團事件中,張謇是東南互保促成者之一,使東南免遭戰火。清政府向其他國家宣戰, 是錯誤的;而其他國家是應戰,是正確的。而且,清政府弱,其他國家強,所以東南互保是務實好選擇。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你不能無條件把「務實」推到其他領 域。由於清政府是專制政權,蠻不講理,你不能把維持專制當做務實好選擇,幻想清政府能很好地保護商人利益。清政府壓榨普通民眾,使國內市場凋敝,不利於商 業發展。而且,清政府也無法保護中國商人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正當權益。商業邏輯講究一分錢一份貨,但政治邏輯講究全局與策略。

「務實」的張謇不喜歡「務虛」的孫中山。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任命張謇為實業部長。到任後,張謇與孫中山第一次見面。在當天日記裡,張謇對孫中山的評價是「不知崖畔」,認為孫中山太過浪漫、不知分際。其實,孫中山雖未曾躬身實業,但也為革命孜孜追求,在困難中前進。先不論孫中山的行為是否正確,但起碼他認識到了政治變革的重要性,在眼界上高於張謇。

第二,忽視政治變革。張謇等人是既得利益群體,比如大生紡織公司從商部取得了「百里之內二十年不准別家設立紡廠」的特權。所以,他們認為從專制到民主的革命 代價太大,將破壞市場秩序與社會穩定,損害商人利益。其實,革命在短期內會帶來陣痛,會暫時衝擊商人利益,但從長期來看,民主政治會帶來更穩定的社會秩 序、更發達的市場,也能保護商人財產,這些都有利於商人。

張謇忽視政治變革,就較少去累積政治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因此,張謇寧要幫助他人軍隊,也不會自己去組織民兵或軍隊。1911年11月,江浙聯軍攻下南京 後,張謇派人送去50頭牛、1000瓶酒、600塊銀元、1000袋麵粉和1000匹布。在這點上,張謇不如同時代的廣東商人陳廉伯有膽識。當時,北洋軍閥、滇桂軍閥輪番據粵,軍隊滋擾,匪患猖獗。陳廉伯看到了政治、軍事對經濟、財產的重大影響,所以他聯合其他商人來組織商團,以軍事來保護利益,參與政 治。1919年3月,陳廉伯出任商團團長,主張「寓兵於商」,宣布商團四大宗旨:一、實力保衛地方;二、認定本團為獨立性質,無論如何不為政潮所左右; 三、聯絡團軍,親愛感意;四、力謀擴張及進步。他在任內迅速發展商團實力,操練實彈射擊、巷戰等。1922年,陳炯明與孫中山政爭,商團維持治安,很得商民擁護。後來,陳廉伯的商團武裝被國民黨軍隊擊敗,但的確比張謇更有膽識。

張謇忽視政治變革,甚至反對政治變革。在武昌起義爆發後,張謇曾經找到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人駿,希望派兵把革命鎮壓下去。張謇敵我不分,當然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在1926年日記中,張謇說「時局又變,翻覆甚矣」。當時,社會依然動盪,市場依然凋敝,張謇的設想沒實現。

幻想清廷立憲,忽視革命選擇

當然,張謇也沒有完全忽視政治變革,但只有清廷立憲一種選擇,而忽視、排斥孫中山的革命。這是狹隘。

第一,幻想清廷立憲。1906年,鄭孝胥與張謇等人在上海發起立憲團體———預備立憲公會,鄭孝胥是會長,張謇、湯壽潛是副會長,會員主要為江蘇、浙江、福 建的商人,其中很多曾任過政府官職或具有官銜。預備立憲公會以「奉戴上諭立憲,開發地方紳民政治知識」為宗旨,公會印報刊,還開辦法政講習所以培育立憲人才,致力於商法的編纂頒行。

1910年,張謇等人連續三次在北京發起請願活動,要求清廷縮短九年籌備期,速開國會。清廷從最初婉拒,到後來制止,再到最後決定將「國會定限縮短三年」,為國會 大請願運動畫下句點。這引起了立憲派內部的分裂,張謇任議長的江蘇咨議局為此致電咨政院,對國會提前成立表示祝賀,而如咨政院議員李素就說,「速開國會的 目的不能達,人民失望,而江浙獨爭先電賀,以懈怠民氣,本員甚覺痛心。」顯然,張謇的立場比較偏向清廷。

儘管張謇等人對清政府的新政,特別是君主立憲抱有很大希望,但清政府並不理睬。1911年5月,清廷宣布了「皇族內閣」名單,讓立憲新政成為泡影,輿論失望。此時,張謇還決定赴京直諫攝政王,並請求批准他的中美合作投資計劃。既然清政府已決定不再走君主立憲道路,張謇還一再對清政府抱有幻想,就有點愚忠 了。在個人情感與國家前途面前,張謇選擇了個人情感,顯得意氣用事。

第二,忽視革命選擇。其實,立憲、革命沒有優劣之別,都是一種選擇。你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一個人或一種手段,持開放性態度才是明智之舉,而不能在一棵樹上吊 死。如果選擇革命,犧牲會更大一些,但更徹底一些;如果選擇立憲,犧牲會小一些,還會保留君主,但君主權力受限制。就像現在的美國共和、英國君主立憲都是 民主制,沒有誰優於誰的問題。

即使孫中山等革命派有缺陷,張謇也可以接觸,對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主張提出異議,促使其改變綱領,探討合作可能性。當雙方合作,實力才能壯大,建立民主政 權,但他從來沒這樣做。的確,當時孫中山實力還不強大,但實力不是一成不變的,革命派可能會壯大強大,何況張謇也可以幫助孫中山壯大實力,但張謇也沒這樣 做。即使革命派實力不強,但清政府自身失誤也可能導致革命。後來,清政府實施鐵路國有政策,製造社會對立,引發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

張謇等人是既得利益群體,沒有勇氣成為革命者,也抵製革命,而只認定君主立憲。辛亥革命的爆發證明這種策略或想法是失敗的。

三、幻想政治形勢,忽視自身立場

形勢千變萬化,個人也可以據形勢調整立場,但調整不等於沒有立場,不等於完全跟著形勢走。張謇等人只是跟著形勢走,而沒有自身立場。這是無原則。

第一,幻想政治形勢。張謇等人請求清政府君主立憲,寄託於他人,不可能引導形勢,只能跟著形勢走。所以,當武昌革命爆發,張謇等人反應就有些措手不及,比如革命會不會成功。在多變政治環境中,張謇等人沒有預計、沒有準備。

1911年5月,清廷宣布「皇族內閣」名單。6月,「四川保路同志會」在成都成立。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爆發。10月12日,張謇勸說江寧將軍鐵良和兩江總 督張人駿派兵「援鄂」,鎮壓革命。10月16日,張謇與江蘇巡撫程德全起草《奏請改組內閣宣布立憲疏》。10月21日,張謇以江蘇咨議局名義發出致內閣 電。可見,張謇還想挽救清王朝,痴心未改。11月3日,陳其美在上海武裝商團協助下,攻下道台衙門、縣署及江南製造局。接著,蘇州、杭州的立憲派宣布脫離 清政府。在此情況下,張謇轉向共和。11月6日,他致電進攻武昌的袁世凱,勸「趨於共和」,與革命派達成協議。

在辛亥革命爆發後一個月,張謇的立場跟著形勢在不斷變化:鎮壓革命到君主立憲再到支持革命。

第二,忽視自身立場。個人可以有手腕,但不能沒有原則,不能成為變色龍。你應該認真學習,努力思考,權衡利弊,明確立場,再根據形勢制定策略,準備各種方 案。如果當初張謇不那麼反對革命,與革命派有所接觸,就不會顯得如此被動。在短時間內從鎮壓革命派到支持革命派,如此變化太過於迅速,顯示政治上的不成 熟。如果說孫中山遊走於南北軍閥之間,那張騫也遊走於清政府、袁世凱、孫中山之間。

而且,張謇曾說: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其實,張謇很熱心仕途。1876年,張謇在淮軍統領吳長慶處任軍幕文書。1894年,張謇 成為狀元,1895年,兩江總督張之洞派張謇舉辦通海團練。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銜。1909年任,江蘇咨議局議長。民國成立後,張謇先後擔任 過孫中山與袁世凱內閣的部長。可以說,張謇與官場有密切聯繫。如果前面還是父命難違,後面就是喜歡權力。商人從政是正常現象,不用遮遮掩掩。

諷刺的是,張謇自己立場可以變來變去,卻不允許他人有靈活性。1912年2月,臨時政府成立後不久,孫中山想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合辦漢冶萍草約》,孫中山 認為「合辦」是在當時具體環境下的靈活之計,是必要讓步和妥協,而張謇認為「合辦」影響「政府利益」而反對。其實,漢冶萍是民國政府財產,所以總統有權決 定與外國政府合辦。你不可能去外國政府借款,又不讓外國政府得到一些利益。在當時財政短缺情況下,即使日本政府所得更多,也要靈活處理,而不能意氣用事。 這是必要、恰當的,從長遠來看也是有利的。

四、幻想袁世凱維護共和,忽視袁世凱復辟帝制

張謇寄希望於清政府立憲,結果清政府成立「皇族內閣」總統人選;又希望於袁世凱維護共和,結果袁世凱復辟帝制,這是錯判。

第一, 幻想袁世凱維護共和。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中經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前後5次應試均未中,直至33歲才考取舉人。在慈禧太后六十之 際,張謇撰寫太后壽誕六十花甲輪流轉返老還童千千歲、佛祖治國二聖臨朝天地應大清江山萬萬年的賀聯,被定為狀元。而且,大生股份中有一半是清政府的官股。 所以,張謇與清政府有密切聯繫。

袁世凱也出身於清政府營壘,還曾經與張謇在吳長慶帳下共事。再者,袁世凱是小站練兵起家,而張謇是經營大生起家,彼此在政治理念上更接近,看重穩定、務實,對社會變革持抵制態度。張謇認為孫中山「不知崖畔」,因此只有擁有軍權的實派力人物袁世凱才能穩定局面,實現自己在穩定中求發展的願望。因此,張謇在南京 臨時政府實業總長任上真正關心的如何儘快把權力移交給袁世凱。1912年1月1日,孫文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月6日,張謇就與袁世凱的代表張紹曾在 南京會晤。1月10日,他打電報給袁世凱:甲日滿退,乙日擁公,東南諸方,一致通過。2月12日,清帝溥儀下詔退位,張謇在此後日記中寫下:此一節大局定矣,來日正難。所謂正難就是如何把權力如何從孫中山轉移到袁世凱。2月15日,南京參議院選出袁世凱為第二屆臨時大總統,並於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職。

第二,忽視袁世凱復辟帝制。袁世凱與張謇早年有交集。袁世凱投奔慶軍統領吳長慶,而張謇也在吳長慶帳下。張謇認為袁世凱年紀輕,應多讀書。後來,張謇考察袁 世凱管理天津,對袁的評價是:「慰廷要是不凡,但氣稍粗狂耳,舉世督撫,誰能及之?」 也就是說,袁世凱雖然文章寫得糟糕,但處理行政事務卻井井有條,是幹事的料。因此,張謇對袁世凱寄於厚望,還在熊希齡內閣中擔任農商總長,希望藉助袁世凱 實現其「實業救國」的理想。

其實,張謇混淆了具體改革舉措與民主憲政理念的區別。也許,袁世凱在一些具體改革上可以做的有聲有色,但始終是有守舊色彩的軍人,可能變為軍事專制,也有可 能復辟帝制,而張謇不願承認或面對這一點。而且,在南北議和談判上,袁世凱沒有自己政治立場。只要能滿足權力慾望、登上高位,他可以任意改變,從反對立憲 到支持立憲,從支持立憲到贊同共和。因此,張謇把希望寄託在袁世凱上是危險的,後來袁世凱復辟帝制。張謇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講到張謇與袁世凱的關係,就不能不提到他與孫中山的關係。1925年3月,孫中山去世,張謇在南通追悼會上稱:孫中山不但為手創民國之元勛,且為中國及亞東歷史上第一大人物。……對孫中山,勿愛其長而因鏟其短,勿恨其過而並沒其功,為天下惜人才,為萬世存正論。雖然張謇這樣說,但他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往往不利 孫中山:起初,他反對孫中山革命;後來,他反對孫中山借款;再後來,他反對孫中山當總統。可說,張謇對自己、孫中山、袁世凱都缺乏清晰認識。

五、幻想以名求利,忽視壯大實力

在不成熟社會中,名氣往往意味著背景,能在商業競爭中占據先機。所以,張謇以名求利,在一段時間內取得了效果,但張謇疏於企業經營,沒有壯大實力,而市場競爭是激烈的,大生公司走向衰落。這是混淆。

第一,幻想以名求利。1895年,張謇以恩科狀元的名氣與「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奏派」的名義籌劃在南通創設紗廠。1898年,紗廠動工興建。1899年,紗 廠建成投產。在大生創業階段,張謇辦事踏實,所以能克服困難,創立紗廠。但在大生有所起色後,由於張謇的高知名度,上海等地的銀行、錢莊爭相給大生提供貸 款,大生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大生以45萬兩銀子的資本成立,後來發展成總資本達3400萬元的企業集團,其實是建立借貸基礎上,給企業埋下隱患。

張謇嘗到了高知名度帶來的甜頭,所以在南通做慈善一方面是為了建設地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商業運作。只有企業具有高知名度,債權人才不會懷疑企業實力, 才能借新款還舊債。張謇自稱:「南通教育慈善之發端,皆由實業。……凡專門之校六:曰男初級師範學校;曰女初級師範學校,女工傳習所附焉;曰甲乙種農業學 校;曰甲乙種商業學校;曰紡織染學校;曰醫學校。……凡特設之事六:曰新育嬰堂,曰養老院,曰醫院,曰貧民工場,曰殘廢院,曰盲啞學校。總凡十有六所。」

時人見識「南通模式」後,說:「在此舉世混濁之中國社會中……惟張公所懷之理想,數十年始終一貫。表面分頭於實業、交通、水利之標榜,裡面則醉心於教育及慈 善事業之振興。惟一主新中國之創造者,誠可謂治現今中國社會良藥,而非過言者也。」筆者不同意這樣觀點。從短期看,大生對社會有很多貢獻;但從長期來看, 當企業經營困難,甚至破產,也無法對社會有長久貢獻。

後來,當大生公司沒落,張謇尋求國外資金的支持,但到1924年日本資金沒來,美國銀行借款也不成。日本與美國銀行當然不會看張謇的名氣,而看企業經營狀況,考慮能不能收回貸款。

第二,忽視壯大實力。大生紗廠不但投注大量資金到慈善,而且在經營上「本小事大」、「急進務廣」。比如,擬定了一個龐大的紗廠擴張計劃,要把棉紡廠從兩個擴 展到9個。再如,把企業集團辦成封閉小社會。其實,多數企業缺乏競爭力,盈利困難。特別是,大生先後辦起了40多個墾殖公司,而墾殖占據大量資金,且受海 潮等自然因素影響大,多數效果差。大生公司本來就建立在借債基礎上,在短期內辦如此多企業,更造成資金困難。

大生公司股本有一半是英國紗機折算過來的官股。長期以來,官股只拿分紅,不參與廠務。後來,民國政府成立,依然沒有參與企業經營。張謇也是大生股東,但所占 股份並不多。由於張騫是公司創辦人,也具有高知名度,因此大權獨攬,可以單獨決定公司經營戰略,可以任意抽調資金,股份制下的權力制約機制形同虛設。而 且,張謇花費很多精力在政治上,對企業經營狀況並不熟悉,因此管理弊端叢生。由於張謇大權獨攬,引起股東責難,張謇拔高股東紅利率以換取支持。大生公司要 擴展企業,要辦慈善,還要給股東高回報率,資金鍊很容易斷裂。

在市場好時,大生公司還能維持;當市場變差,大生公司就會走向衰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西方各國忙於戰爭,這使大生公司有了廣闊市場,帶來了 「黃金時代」,贏利頗豐。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政府為各行業提供經濟貸款援助,使日本企業、銀行擺脫困境。其後,日本紗廠在中國大量傾銷,中國市場 棉貴紗賤。而當時張謇在政治上已失意,北洋政府不可能給張謇大規模援助,所以大生在競爭中失敗。1925年,大生交由債權人上海銀行團接管經營。

張謇科舉出身,對企業經營管理並不熟悉,任意擴張,還大權獨攬,不是成熟企業家。雖然,他一時能從名氣中獲利,但長期很難在市場競爭中立足。其實,其他晚清商人在企業經營中也有各種弊端。

六、結論

有 人認為,倘若張謇生活在政治昌明民主、經濟開放自由、競爭公平有序的社會裡,生活在「國家像個國家,政府像個政府」的社會裡,會減少一些不太光彩或不得已 而為之的人生片段,會發揮聰明才智。筆者認為,晚清不良社會環境的確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張謇等人才幹的發揮,但其實晚清環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糟。就政治變 革可能性來說,晚清走向民主憲政的可能性並不小。所以,對政治與社會轉型的失敗,歷史人物要負很大責任,而不能只是歸結為外部環境。

還有人認為,張謇為近代傑出實業家以及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慈善家,在社會轉型中居功甚偉,無出其右。筆者不同意這樣觀點。的確,張謇對扭轉對商人歧視、商人參政、企業經營有一定貢獻,但在商業上不是成熟企業家,在政治上充滿各種幻想,沒有實現自己的實業救國的願望,更無法有效推動社會進步。張謇等晚清商人本身實力不強,而且更缺乏自立自強的勇氣,總是把希望寄託於某個強勢集團上。張騫具有很大局限性,不宜高估,更不應神話。

在創辦大生時,張謇撰寫《廠約》規定飲食,平常飯菜二葷二素,休息天加四碟,二斤酒,另外每月犒勞兩次;逢節日或招待來客,「八碟」、「五簋」、「四小碗」、「一點」。這就是張謇一生的寫照:小節出色,大節糊塗,也是很多晚清商人的素描。

——轉自《議報》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