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父親說話不多,在臺(灣)大(學)校長任內,每次典禮演講都精賅簡短,學生最為欣賞。他從不做長篇大論的訓誡,總是用身教來教導我們,」在近日加州聖地亞哥中華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錢思亮先生生平展覽」介紹會上,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錢煦教授充滿尊敬和深情地介紹父親。
錢思亮先生1908年出生於河南新野縣,在北京長大。其父錢鴻業出身杭州錢氏世家,曾任中華民國大法官。
錢思亮26歲時就被聘任為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那時他剛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博士歸國。
1948年12月,時任北大化學系主任的錢思亮帶著一家5口上了停在北京天壇前的國民政府軍用飛機(當時北平機場已被炸毀),南下後抵達臺灣。錢煦說,如果當時沒有離開,命運會完全不同。
後在胡適的推薦下,錢思亮自1951年連續19年擔任國立臺灣大學校長。1970年他被任命為中央研究院院長,直至1983年病逝。錢煦教授說,父親任中研院院長和臺大校長期間,都全力維護學術自由尊嚴不受政治干預。
「說話不多」,錢思亮卻身教出「錢家三傑」:大兒子錢純曾任台灣財政部長和行政院秘書長,二兒子錢煦集美國科學院、工程院、醫學院、文學院四院院士於一身,並是美國國家獎章獲得者,三兒子錢復曾任臺灣外交部長和監察部部長。
錢煦教授回憶了父親的生平點滴和從父親的身教中學到的為人處事的原則。
他說,「父親一生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他從來不用心機,不做計較,所以他的心境每時每分都是安樂平靜有如止水。」
錢煦介紹,在任臺大校長和中研院院長任內,父親住屋的冷暖氣和電費由公家支付,「因此他對家中使用冷暖氣限制極嚴。他每月薪水除了用於理髮外,全數交給母親,他一生擔任主管要職30多年,生活卻極為簡樸,從未置產。」
錢思亮任中研院院長時,錢煦在生物醫學領域已經頗有建樹,但他被提名中研院院士卻幾遭挫折,因為前兩次被提名都遭父親「阻撓」。直至6年後中研院院士王世濬第三次提名錢煦,並請錢思亮迴避,才令錢煦得以當選。台灣各界不僅沒有微詞,更是以父子同為院士傳為美談。錢煦說:「我對父親堅守原則,避免利益衝突,極為感恩。」
既是父子,又是師生。錢煦先生也回憶了從父親那裏學到的教學方法。1947年,年僅16歲的錢煦不經意考入北大醫學預科。二年級時上化學定性分析必修課,授課的正式他的父親。
第一次上父親的課,錢煦回憶:「開始很緊張,但很快就完全被父親深入簡出的講解吸引。」「父親用簡易的比方講解複雜原理,由淺入深,引人入勝,」他說,在他後來半個世紀的教學中,也採用和實踐父親「打比方」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容易領悟。他表示:「飲水思源,這一切要感謝父親的典範和訓誨。」
錢煦說,父親的文學功底也很好。當1981年錢煦獲得首屆法瑞烏斯大獎時,正值他50歲,和胡匡政25年銀婚之時,父親特別高興,親筆揮毫寫詩相贈,其中有「蘭玉庭院看森森」一句,表示對兒輩的滿意。
錢煦並介紹,錢思亮是五代十國時吳越王(諡武肅王)錢鏐第35世後裔。2011年5月,杭州錢王祠祭典,錢思亮晉入名人堂,成為錢氏家族1千多年來第17位名人。
錢煦先生表示,「父親是完人」,他說從父親身上還學到了很多其他的東西,包括堅持不懈,不屈不撓,遇到困難時如何順應情況、苦中取樂,熬過艱難等待更好時候的來臨,等等。
「錢思亮先生生平展覽」係由錢純、錢煦、錢復三兄弟2008年為紀念父親100冥誕而做。展覽包括不少珍貴的家族歷史照片,自2月22日至4月8日在聖地亞哥中華歷史博物館展出。地址:328 J Street, San Diego, CA 92101。
責任編輯:白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