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綜合報導)3月6日中午12時40分左右,台北市罕見的發生芮氏規模2.6級的小區域地震,地震深度7.8公里,震央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其中台北市最大震度達3級。
很少發生地震的台北市,發生地震後引發市民關注。地震後,有PTT鄉民驚呼,「竟然在台北」、「震央居然在台北?!」
據台灣《蘋果日報》報導,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表示,台北盆地北方有山腳斷層通過,山腳斷層在張裂過程中多少會擠壓其他地方,當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釋放,但大多屬於小規模。
他推估地震原因是山腳斷層張裂造成,上次附近有地震已經是20年前的事,故今天雖有小區域地震,累積能量也不大,估計後續不會有餘震,請民眾不必擔心。
花蓮地震滿月 哪個斷層主動錯動成關鍵
此外,花蓮2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6.0級地震,造成重大傷亡。經濟部地調所表示,完整的地震地質調查報告預定在3月下旬完成。
據中央社報導,地調所代理所長曹恕中3月5日表示,花蓮地區的米崙斷層及南邊的嶺頂斷層,判斷都是被動式錯動,並非誘發地震的主因;根據中央大學的研究,米崙斷層延伸至海底約有20公里,並未與花蓮地震的震央連成一線。
曹恕中指出,瞭解哪個斷層主動錯動非常重要,可以據此計算週期,對於未來地震預測相當有幫助。而花蓮地震後,現在的地震頻率已經慢慢減少,地調所指出,根據氣象局提供資料,目前花蓮較易產生地震的斷層有兩條,分別是北部的米崙斷層與南邊的池上斷層。
地調所表示,目前已經公布的活動斷層共33條,地質敏感區共15條,像是車籠埔斷層約300至400年釋放一次能量,池上斷層約150至200年,快的話如米崙斷層約50年一次;而雖然米崙斷層能量已經釋放,再度地震的機率較小,但「不代表不會發生」。
曹恕中提醒,台灣發生大地震的機率是有的,只是時間的問題,全國一定要做好防震措施及救災準備。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