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以史為鑒

許茹:迫害宗教或終止迫害 羅馬皇帝不同命

【大紀元2018年04月01日訊】公元前64年至公元前17年,愷撒和屋大維逐步廢除了共和制,建立了古羅馬帝國。公元前33年左右,在猶太教祭司的誣陷和控告下,古羅馬總督被迫刑訊耶穌,並按猶太人的意願將耶穌釘上十字架。羅馬帝國由此開啟了對基督信仰的迫害,且這種壓制和迫害終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持續了300多年,而發動迫害和持續堅持迫害政策的羅馬皇帝的下場是什麼呢?

嫁禍基督徒的尼祿自殺

公元3世紀末,基督教會的建築被摧毀,所有的基督徒被勒令向異教諸神獻祭。而最先掀起第一次大規模迫害基督徒的是嗜血成性的羅馬帝國暴君尼祿(公元37年—68年)。為了奪取權利,他將其母親殺死,對懷孕的妻子則乾脆一劍刺死。除了揮霍和濫殺以外,公元64年,他竟突發奇想的焚燒了整個羅馬,大火連日不絕,建築被大面積燒毀,百姓死亡無數,他卻站在陽台上哈哈大笑。

之後,尼祿將縱火的罪名安在基督徒的身上,大批基督徒因此被殺,被投入鬥獸場,在羅馬人的觀看呼喊聲中,被猛獸撕裂……他還命人把基督徒與乾草捆在一起,並排綁在花園中,作為夜間遊園會的火炬。羅馬史學家塔西圖的記述,也證實是尼祿故意在羅馬城縱火,然後嫁禍於信仰基督的人。

暴行遭到了天譴。公元65年,古羅馬爆發瘟疫。四年後,即公元68年,羅馬城發生暴動,走投無路的尼祿在逃亡中自殺身亡。

堅持迫害的羅馬皇帝結局

在尼祿之後,基督教一直被定為非法。時松時緊的迫害持續近300年,繼續實施迫害的一些羅馬皇帝也均遭到了報應,而籠罩羅馬的瘟疫也陰魂不散。公元125年,羅馬帝國爆發第一場大瘟疫,奪走了一百萬人的生命。

比如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年),雖然是一位性格溫和、博學多才的君王,但是他仍然與同時代的許多羅馬皇帝一樣反對、迫害基督教。根據史學家沙夫(Schaff)的描述,「殉道者的屍首,滿布街頭;那些屍首被肢解後焚燒,餘下的骨灰則散入河中,以免他們所謂的『神的仇敵』沾污大地」。奧利略感染上瘟疫,死於對外征戰中。

而在公元165至180年間,羅馬帝國再度爆發黑死病等瘟疫,每天死亡2,000人,就連皇帝也沒能倖免。這場被稱為「安東尼黑死病」的瘟疫在15年時間裡使三分之一的羅馬人口消失,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則死了一半,據估算約500萬人死去。羅馬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其後於249年至251年統治羅馬帝國的皇帝德西烏斯(Decius,公元201-251年),又一次發起了對基督教的迫害。以前,對教會的迫害往往零星發生,而且只是局部行為。但自從德西烏斯上台後,迫害成了一種遍及帝國全境的系統行為:他授權創建網絡,逐城逐區、挨家挨戶地搜捕基督徒。

他與其他異教徒一樣持有如下看法:基督徒應對帝國的動盪不安負責。他覺得,只有返回傳統的諸神崇拜和皇帝崇拜,羅馬才能復興。他頒布敕令,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須當著特派員的面作一次崇拜--往往只是往皇帝半身像前獻一炷香而已,之後人們才會得到一份證明已獻過祭的證書,顯然這道命令是針對基督徒教的。若有人拒絕獻祭,則會被投入監牢,或被賣作奴隸,或被處以極刑。

同年,羅馬帝國開始了第三次大瘟疫,波及了整個帝國,每天約死亡5,000人,而且一直持續了16年之久。至於希望復興羅馬輝煌的德西烏斯當上皇帝不到三年,和兒子都死於對哥特人的戰事中,這是第一次有羅馬皇帝死於對蠻族的戰爭。

另一個在284年至305統治羅馬帝國的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公元244-312年),於303年,發動了羅馬帝國最後且最大的一次對基督徒的迫害。首先,基督徒士兵需要離開軍隊,其後基督教堂的私產被充公,而且基督教的書籍被燒毀。在戴克里先的宮殿被兩次縱火併被嫁禍給基督徒後,其對基督徒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基督徒要麼放棄信仰,要麼被處死。這樣的迫害持續到君士坦丁發布《米蘭敕令》為止。

戴克里先卸任後,被元老院指責為罪犯。312年,他死於自己的宮殿,而他的女兒和妻子,先是被囚禁在敘利亞,然後在沒有任何罪名的情況下被殺害。

君士坦丁大帝終止迫害 

君士坦丁一世塑像,位於英國約克大教堂廣場。(Charlesdrakew/維基百科)

歷史的拐點發生在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君士坦丁一世的父親是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在公元306年即位一年後的父親病逝後,君士坦丁被尊為「奧古斯都」(註:神聖、至尊的意思)。

公元311年,李錫尼、馬克森提烏斯、馬克西米努斯和君士坦丁四位奧古斯都展開帝位爭奪戰。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結成聯盟,君士坦丁擊敗了馬克森提烏斯,於312年統一了西羅馬帝國;李錫尼打敗了馬克西米努斯,統一了東羅馬帝國。

君士坦丁將勝利歸結為上帝的啟示。因為就在決勝戰役的前一晚,他正感到發愁、眺望星空之際,突然看到蒼茫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四個碩大無比的火紅色的十字架以及如下的文字:依靠此,你將大獲全勝。或許也正是由此,君士坦丁真正地信仰了基督教,不過史書記載的他在離世前才接受洗禮。

君士坦丁繼位後,在局勢尚未穩定之際,即於313年,和東羅馬的帝王李錫尼一起,簽署了《米蘭敕令》,內容包括: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羅馬人有信仰基督的自由,歸還被沒收的教會財產,規定星期天為禮拜日等等。

《米蘭敕令》是基督教歷史上的轉折點,標誌著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對基督教從鎮壓和寬容相結合的政策轉為保護和利用的政策、從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為被承認的宗教。

事實上,君士坦丁統治羅馬之前,基督教就已經發展到令羅馬統治者不能忽視的程度。史書記載,公元3世紀基督教已有信徒600多萬人,羅馬境內已有教堂1,800多座。隨著基督教的發展,教徒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許多大地主、富有工商業者和官吏加入基督教,甚至皇族中也有基督信仰者,而君士坦丁終止迫害正是順應了天意。

至此,古羅馬300年來對信仰的迫害以失敗告終。在此期間,堅忍、善良、無私的基督徒,在謠言和迫害中,傳播真相,播撒正義、正信的種子,使基督教不斷發展壯大,令邪惡的政客和統治者畏懼。而理智開明的君士坦丁順應了歷史的潮流,果斷地結束了迫害,化解了最大的社會矛盾,將以前帝王懼怕不已的「心腹大患」,變成了浩浩蕩蕩的支持力量。

不僅如此,君士坦丁在位期間還大力扶持基督教,公開鼓勵國民成為基督徒。他在支持基督教的同時,也沒有迫害其他宗教,而是在免去基督教會神職人員稅務和兵役的同時,也同樣免去猶太拉比的稅務、兵役。

君士坦丁還興建了多座知名教堂,其中包括在傳說中耶穌誕生地建造的「伯利恆聖誕教堂」及在耶路撒冷耶穌蒙難處修建的「聖墓教堂」。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集基督教第一次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會議最終通過了《西尼亞信經》,確立「三位一體說」為基督教正統教義。

文治武功的君士坦丁終結了對基督教的迫害,以及對基督教的支持,贏得了民心,社會氣象煥然一新,對其在政治、社會方面統治也產生了裨益。

君士坦丁大帝開啟輝煌時代

政治體制上,在廢除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後,君士坦丁任命他的三個兒子為愷撒,與他共同治理帝國。他還完善了戴克里先時代的專制君主禮制(多米那特製),這種制度只是單純的為加強皇權,但作為基督徒,君士坦丁禁止把皇帝作為神來崇拜。

內政方面,君士坦丁則把帝國分為四大行省,進行行省和軍政改革。他頒布新法令,把佃農固定在土地上,終生且後代均不得離開土地。他創建的新法律還規定某些手工業者,如麵包師、屠夫等為世襲職業。

此外,君士坦丁還取消了威脅皇權的近衛軍編制。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的支持,以及在政治、社會方面的舉措,奠定了近代文明的基礎,對後世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君士坦丁大帝不僅獲得了應有的榮耀,也因此被譽為「千古一帝」。

公元323年,君士坦丁打敗了李錫尼,羅馬帝國重歸一統。公元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開始了在西方文化史上輝煌的時代。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在拜占庭(今土耳其境內)興建「新羅馬城」(「第二羅馬」)並遷都於此,後世以興建者名字稱其為「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之後,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帝國,「君士坦丁堡」作為東羅馬的首都,一直延續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源於此,君士坦丁一世被認為是東羅馬帝國的創始者。上天也因他善待基督徒的德政,給予以他名字命名國都的東羅馬帝國1000年的國祚——雖然後來還出現了第四次大瘟疫,而西羅馬帝國則承載著迫害基督徒的罪孽,只延續到476年便滅亡了。

結語

羅馬帝國為何接連遭受可怕的瘟疫的光顧?倖存的《聖徒傳》作者約翰清晰的認識到:這是上帝的懲罰!他寫道:「也許,在我們之後的世界的剩餘歲月裡,我們的後人會為我們因自己的罪行而遭受到的可怕災禍感到恐怖與震驚,並且能因我們這些不幸的人所遭受的懲罰而變得更加明智,從而能將他們自己從上帝的憤怒以及未來的苦難當中解救出來。」而那些迫害和終止迫害的羅馬皇帝的命運也因此早已註定。

羅馬皇帝和羅馬帝國的命運是否可以讓眾多的中國人和北京高層有所警醒呢?面對著迫害法輪功的滔天罪惡,沉默和漠視、放縱都將給自己帶來難以彌補的後果。

責任編輯: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