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陸資蠶食策略!入股鯨吞台企不手軟
【大紀元2018年03月03日訊】陸資進入台灣各大產業,台灣民眾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不過其實陸資在台灣,影響力,比你我想像得更為嚴重,本集陸資追查專題,帶您從電子商務、科技產業聚焦,透視陸資侵台,所產生的各種危機。
手機點一點,拍張照片,就能成為網路賣家!
2015年6月,新加坡商蝦皮購物以拍賣平台進入台灣,主打「免手續費」、「免運費」,打的國內電商措手不及!蝦皮母公司 SEA, 大股東,就是中國騰訊。
PChome商店街市集個人賣場部營運長 黃淑琳:「這一兩年其實,在一方面,陸資進來的狀況之下,包括它挾帶的大資本的一些補貼,一件(運費)大概就是60,可能到130、140左右,那現在可能都透過平台的自行吸收。」
國內最大電商平台PChome(網路家庭),過去兩年,股價下滑55.37%,市值跌到剩下185億,PChome旗下上市公司商店街,去年每股虧掉超過四個股本,淨賠11.08億元。為了力抗蝦皮,以行銷營運策略,重新站回手機平台市佔第一,超商取件突破一千萬件次。
PChome商店街市集個人賣場部營運長 黃淑琳:「PChome集團來講的話,就是由商店街來做代表,然後推出個人賣場的部分,來做這方面的免運的政策,那其實也挺身而出,希望透過這樣的一個方式,來穩固台灣電商業者的一個腳步。」
創業家兄弟總經理 郭家齊:「確實像蝦皮進入台灣市場以後,它在價格的補貼這一塊,給了同業很大的競爭壓力,但是我們一直覺得其實電商其實是非常多元的,最後也不會只有單一的贏家。」
台灣電商業者,感受到產業劇烈競爭,上櫃公司創業家兄弟,也去年營收僅管再創新高,但獲利明顯較2016下滑,業者整合旗下品牌,聚焦B2C領域,力圖避開紅海競爭。
不過業者坦言,這場仗,真的很不好打!因為蝦皮2016到2017上半年,行銷費用,卻高達新台幣68.4億元,是PChome商店街營收的4倍、資本額的25倍,不少電商業者叫苦連天!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去年撰文痛批:「蝦皮背後有中國騰訊,用高調的補貼手法,掠奪台灣市場,政府竟坐視台灣本土業者以有限的資金,面對國際大財團,去打一場完全不對等的戰爭。」
財經專家 徐嶔煌:「蝦皮光是在融資,像到美國去上市,一拿折合台幣都是兩三百億起跳啊,以這樣子的資金背景,你覺得我們的,台灣本土自己的PChome網路家庭,要跟它燒到多久?所以這已經是一個 市場上的不太對等的一個競爭關係。這樣的競爭型態,到底能不能算是公平競爭?它(陸資)已經在影響你的商業生態,同時某種程度這已經是有點擾亂你的商業生態,那所以如果這個狀況,再持續下去,你會看到更多其他的行業,再進到這個市場裡面來 。」
國內KKBOX旗下KKTOWN,黯然撤出市場,恐怕就與陸資競爭有關,與此同時,對岸滴滴打車,進軍台灣,短時間取得大量車隊,國內業者台灣大車隊,猶如芒刺在背。陸資到台灣蠶食鯨吞,各產業都受到衝擊。
記者 趙庭譽:「您知道嗎?去年科技大盜案件數量激增,光是2017年就有多達六件涉及違反營業秘密法,知名上市公司成為鎖定目標。南亞科、台積電、聯發科,驚爆陸續有內鬼、離職員工,挾帶重要商業機密,跳槽對岸。」
記者:「您知道嗎?去年科技大盜案件數量激增,光是2017年就有多達六件涉及違反營業秘密法,知名上市公司成為鎖定目標。南亞科、台積電、聯發科,驚爆陸續有內鬼、離職員工,挾帶重要商業機密,跳槽對岸。」
南亞科總經理 李培瑛:「光是從DRAM產業方面來看的話,現在我們是面對滿大的一個挖角,跟競爭的威脅。長遠對台灣的半導體,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財經媒體整理披露,一系列科技竊密案,手法如出一轍,陸資以高薪誘惑,讓企業重要工程師,非法竊取商業機密,類似案件,防不慎防。此外,近期國內上櫃公司華美電子,股價曾經一度破百,投資人卻怎麼也沒想到,集團高層,涉及與中國普天集團假交易,掏空公司資產,與陸資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關係。
華美電子副總經理 王燦堂:「透過律師,去追討我們應該所得的,該我們的應該還給我們這樣子,(那金額大概還有差多少?)目前普天欠我們大概二十二億。」
專家剖析,陸資進入台灣,可能以雄厚財力,打亂既有市場版圖,進而主導市場;高科技產業,以獵人頭公司,商業間諜,竊取重要技術;針對坐擁土地資產公司,取得主導權後,套利打包出售。
恆達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 賴中強:「在這樣的產業的情況下,中資可能把取得技術人才做為主要的目的,然後裁員,把生產線,移到中國去,這是有可能的。那另外我們要注意是,很多情況下,比如說最近聽到的一些個案,其實中國,中資對我們所謂的「資產股」,就是公司名下,擁有大量的土地、廠房,特別感興趣。」
陸資是否可能帶來失業?對照國外案例,德國照明企業歐司朗(Osram)旗下朗德萬斯(Ledvance),遭陸資收購後,裁減1,300個工作崗位,庫卡(KUKA)工廠,先前也宣布裁員250人,高達僱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學者憂心,一旦陸資挾帶大量資本,鎖定台灣上市櫃公司下手,員工就業、中年失業問題,接踵而至。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 劉梅君:「如果這些是別有居心的這個陸資,或是其他的外資,到台灣來然後大舉併購,併購完之後,顯然它的目的並不是要繼續持續那個本業嘛,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很多員工是會被解聘掉解雇掉的,因為他們就不需要繼續經營這個行業嘛,就像台灣在過去二三十年前,國公營事業,民營化的這一段歷史,就是一個血淋淋、慘烈的一個歷史。」
從2017年下半,到今年1月,短短半年多,國內老字號公司和勤、友旺、榮剛,經營權通通變天,由市場派入主主導,經營權大戰,就發生在你我周遭。下一步更大的席捲浪潮,就要到來,台灣市場,因應國際競爭,市場開放,當然是必然選項,但經濟主體性,不能丟失。
金御集團董事長 康明淵:「如果如果今天在台灣,你不能持續做產業整合,如果台灣產業整合起來,我們到目前為止,應該說還是遠遠超過大陸,但是只要你產業不整合,你是很容易就會被大陸侵蝕掉。」
恆達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 賴中強:「當這些關鍵的經濟產業,都受到中資影響,台灣喪失了經濟的自主性以後,將會進一步喪失政治的自主性。」
陸資侵入台灣,成為進行式,不只官方政府必須拿出辦法,因應不肖業者,侵吞豪奪,國內產業界,面對陸資海嘯,勢必齊心協力加以面對。
——轉自《新唐人亞太台》
責任編輯:任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