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布預算案 議員批經濟大陸化忽視民生
【大紀元2018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日宣讀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的首份《財政預算案》。在巨額盈餘下,陳茂波宣布薪俸稅退稅七成半、擴闊稅階等措施,又向基層學生派錢二千港元。不過政黨和市民都認為政府分享經濟成果不足不均,重富輕貧,派糖新措施料有近百萬人無法受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晨在立法會發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是本屆政府首份預算案。
2017/18年度盈餘高達1,380億元,比原有預計高出8倍,破了歷來紀錄。主要因為地價及印花稅超出預期。財政儲備破萬億,達10,920億。陳茂波表示,將約四成盈餘與市民共享,其餘用於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並會打破過往「公共開支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20%」的準則。又說,今次預算案以多元經濟、投資未來及關愛共享為目標。
薪俸稅增為五級制
今份預算案未有提出不少市民期待的「全民派錢」。至於打工仔關心的薪俸稅,預算案建議薪俸稅稅階擴闊至5萬元,並由4個稅階增至5個,是「九七」以來首次改動為五級制,並增加子女基本及額外免稅額至12萬元,供養父母或祖父母免稅額最多5萬元。並寬減2017/18年度75%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由以往2萬增加至3萬,是十年新高,有188萬人可受益。
做生意的利得稅也有同樣的寬免。並新增傷殘人士免稅額金額7.5萬元。同時建議容許夫婦自行決定是否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法計稅。有物業的差餉繼續寬免四季,每戶每季上限由1,000元增至2,500元。
基層學生派錢二千
福利方面,基層人士和長者,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皆出「三糧」,額外給多兩個月。又向基層學生一次過發放2,000元津貼,向本地中小學生派1萬張海洋公園免費門票,並代繳2019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費。
賣地收益令庫房水浸,但預算案對迫切的住屋問題著墨不多,僅指會透過關愛基金為非領取綜援的非公屋低收入住戶(「N無住戶」)推行短期紓困措施。
派糖不均 憂增社會怨氣
民主派政黨皆對預算案不滿意。民主黨指,預算案的紓困措施未能做到「雨露均霑」。主席胡志偉說,政府雖稱以四成盈餘向市民分享成果,但相當大比例市民都分享不到,例如非「N無人士」或只交少量稅款的市民,有近100萬人。而退稅3萬元措施的受益人為中上階層,只有月薪超過5萬至6萬元的納稅人才有機會完全受惠。
民主黨認為政府應還富於民,建議政府應該以退稅6,000元為基礎,若有納稅人退稅少於6,000元或不用繳稅,政府就應該補貼差額,讓所有市民起碼得到6,000元。他強調任何紓困措施應該針對性回饋基層。
無樓無車青年被遺棄
公民黨以「處富不知貧 投資無民生」形容今次財政預算案,指政府縱有1,380億盈餘,但許多公共開支都未能實際回應社會需要,大部分撥款屬於一次性,經常性開支並無大幅增加。這顯示政府缺乏長遠目光,對民生的承擔不足。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質疑政府在巨大盈餘下未真正援助基層的貧苦人眾,尤其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又指今次派糖措施很多人皆無法受惠,擔憂社會怨氣加深。「對於很多20至40歲左右的青年,沒有汽車沒有物業沒有書讀,他們其實是被遺棄了。如果當中有部分是公屋戶的話,這次公屋是沒有免租的,究竟他們的怨氣如何處理?我相信要留待特區政府自己解答。」
對於是否會支持預算案,民主黨及公民黨未有定案將如何投票,表示需看政府如何回應他們的改善建議及執行細節。
新財爺低估千二億盈餘歷屆之最
前財務司司長曾俊華任內多次計錯盈餘,但新財爺陳茂波,在去年預算案估計2017/18年度將會錄得164億盈餘,但昨日證實高達1,380億元,差逾1,216億元,成為歷來估錯數最嚴重的一次。
人民力量的陳志全直言今次預算案是零分,繼續是「財政預『錯』案」:「曾俊華預錯數最厲害那年是10/11年,預算差額錯了1,003億。這次陳茂波這份財政預算案,他的差額是1,217億,預算錯誤最大的一份財政預算案。」
他指根據當局提供的數字,上次退差餉最多的十個人共退了1億2千5百萬差餉,不滿退差餉安排令富者更富。「一些不是『N無』,他只是拿最低工資多一點的,自食其力的,也不用怎麼交稅,他是甚麼都沒有。」
工黨也認為今次財政預算案是「繼續還富於富、永續貧富懸殊」。指政府以約400億元進行退稅、退差餉,初步估計,在180萬納稅人當中,約100萬納稅人獲退回不多於8,000元稅款,當中75萬人只退回不多於3,000元的稅款,只有極少數高收入的納稅人才能夠取得3萬元的退稅款項。退還差餉亦讓坐擁多個物業的富人愈益受惠。整份預算案著重關顧富人,任由貧富懸殊惡化,而全民受惠的醫療、安老及社區照顧服務供不應求繼續惡化。
工黨張超雄批評,今次預算案八成是惠及中上層,兩成是基層市民,對此種財富分配非常不滿,又認為政府沒有意願應付未來人口老化等問題。
市民不滿「錢用不得其所」
昨日預算案公布後,金鐘海富中心通往政府總部的天橋上大排長龍,許多附近上班的打工仔前來索取預算案文本。從事會計行業的陳先生對預算案不滿意,「因為它沒有針對社會需要的東西落藥,每一次說為民紓困派錢出去,但對社會長遠效益是沒有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整個政府解散也是可以的」。
他表示自己無樓無子女也不需供養父母,幾乎沒有甚麼受惠,減些薪俸稅也得益不大。對於沒有派錢,他倒是無所謂,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錢怎麼花,「如果政府不派但用得其所我們是沒怨氣的,但我們看不到政府那筆錢不派之後而用得其所」。
文員何先生坦言早已看透財政預算案所以沒有感到失望,「早有預料不會派(錢)的,這些政府有甚麼用呢?」他透露自己年薪十多萬元,不用供養父母子女,減薪俸稅也獲益很少,「我們納很少稅,退稅有百多元我想應該有的,比沒有好」。他笑言可能年中的400元交通津貼還好些。
區小姐則認為派錢不是最好的方式,最重要是用得其所。有個人的免稅額加上退稅,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幫助。
議員批經濟大陸化忽視民生
今次預算案中,一開始便強調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500億用在創新及科技方面,當中有200億元用在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教育方面,為促進香港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試辦計劃將會恆常化,參與學校每年會獲發十五萬元津貼。在資助藝術文化方面,撥出1.4億元,支援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在大灣區作文化交流。
議會陣線的毛孟靜議員形容陳茂波的預算案如同「一個珠海、深圳的市委書記用廣東話讀稿」,「一帶一路他起碼講了10次,高端也講了4次⋯⋯還有他在頭半小時,永遠強調中國經濟、中國貢獻,現在所有經濟的大趨勢是西向東移,中國舉足輕重等等,聽到人很錯愕。」她直指預算案證實香港經濟已經大陸化。
毛孟靜又指今次盈餘巨大主要是來自賣地等收入,也脫離不了大陸資本,「賣地最大的買家就是大陸紅色資本」。就連藝術交流也要到大灣區,「我們現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自己本身的身分以及地位,已經盪然無存」。
公民黨也指預算案側重中港融合,而忽視香港本身的發展和市民的訴求,令人失望。
楊岳橋提醒港人不要被500億投資創科所感動,「但不要忘記當中有一半的費用是用在河套區,但實際上在河套區究竟是否一個真正的IT項目,還是一個地產項目,我現在仍然不知道。」◇#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