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2月09日訊】台灣花蓮強震釀重大災情,房屋傾斜增加救災難度,2月9日凌晨3時搜救人員仍在雲門翠堤大樓忙著,爭取黃金72小時救人,他們忍著身體平衡感失調引起的頭暈目眩、甚至想要嘔吐,爬著前進搜救,這些人是地震救災幕後的無名英雄。
花蓮6日深夜發生強震,導致多處建築物傾斜或倒塌。內政部營建署9日表示,災民因地震房屋毀損,內政部將提供房屋租金補貼,每戶最高補助每月新台幣1萬6,000元。
雲門翠堤大樓傾斜35度 專家:搜救人員產生空間扭曲錯覺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六都(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多個縣市特搜隊投入救災行列,雲林縣及嘉義市特搜隊聯手,8日進入嚴重傾斜的雲門翠堤大樓搜救,但是,傾斜的大樓卻給搜救人員帶來一大考驗,失去平衡感,搜救人員忍住頭暈目眩,不時要爬著前進。
雲林縣消防局災害搶救科長吳宏毅說,地震造成雲門翠堤大樓嚴重傾斜,也大大增加搜救的困難度,因為在傾斜空間內,除了不容易站立,更直接的影響是「破壞人體大腦半規管平衡」的空間扭曲錯覺,讓進入的搜救人員是處在頭暈、想吐的狀態下搜救,增加救援危險性。
他指出,人的腦中平衡記憶為正正方方的房屋空間,當空間傾斜時,會造成身體平衡誤差的錯覺,尤其雲門翠堤大樓傾斜角度為35度,產生的暈眩更加明顯,從傳回的現場搜救畫面可以看出,搜救人員本身的處境也非常驚險。
他說,所有搜救人員進入傾斜空間,就必須暫停原地休息一下,因為真的很暈、甚至想要嘔吐,必須讓身體平衡後才能繼續搜索,否則可能會產生更嚴重的嘔吐及暈眩。
同時,吳宏毅表示,花蓮地區餘震持續不斷,對搜救人員又是另一層的危險性,大家都咬緊牙關、忍著頭暈目眩,不放棄任何一絲絲的機會,搜遍每個房間尋找生機。
花蓮地震無名救難英雄 共救出200多人
穿上護膝與護肘、戴上頭盔與防塵口罩,調整無線電,驅趕疲累的濃濃睡意,9日凌晨3時搜救人員把握時間,盼在雲門翠堤大樓救到人讓家屬寬慰。
包括新北市消防特搜隊長鍾世銘等來自全國的特搜人員,帶著搜救犬、搜救與偵測、破壞器材集結後,搭乘俗稱「紅眼班機」的國軍運輸機,或自行駕駛救援車輛,穿越蘇花公路或南迴公路,連夜趕往花蓮災區協助救援。
這些救難英雄與時間競賽,一共在統帥飯店、雲門翠堤等大樓共救出200多人,包括其餘大地震驚恐的受影響民眾,有800多人安置在收容所。
救災人力每3至4小時輪替,一班換過一班,累壞了就回到後勤集結的花蓮市立圖書館生活育樂園區,躺在地板上立即鑽進睡袋,鼾聲四起,一旁的無線電卻不關靜音,持續守候最新動態。
在寒流中,他們的「床」是圖書館長蔡淑香張羅出來的空間,本身就是受災戶的圖書館,這時卻成為救災急先鋒的最前線基地。地震當天深夜蔡淑香恰好還在館內,在圖書館工作22年的她是在地花蓮人。她表示,從沒有遇到過這麼大的天災,倒下的書櫃堵住大門,她是爬窗子逃出來的。
重災區的雲門翠堤大樓就在蔡淑香目視範圍倒下嚴重傾斜,她自己的家也是一片凌亂,根本來不及回家整理,立即釋出圖書館園區成為軍警消的救災基地。熱心民眾與社團捐贈的物資湧入,讓蔡淑香忙得不可開交,兩天來只睡5小時,她說,「救災比復建更急迫。」
受到蔡淑香招呼熱食的消防特搜隊,除了很感動,更重要的任務是把握黃金時間救人。台北市義消特搜隊安和分隊長曾紀興表示,雲門翠堤大樓慘不忍睹,3樓以下整個被擠壓變形,侷限空間增添救災困難度。
曾紀興說,要從3樓地板打穿到2樓搜救旅客,即使出動打石機、軍刀鋸、油壓剪,因為沒有施力點,還是很難發揮功能,只能局部區域破壞障礙物,徒手或小臉盆搬運出來。結構與土木技師則一旁協助人員安全。
更讓搜救人員困擾的是空間變形或擠壓,開挖期間歷經數次餘震,人員數次緊急撤離,新北市府消防特搜隊員受訪表示,8日上午要搜尋一樓旅店員工時,依照研判位置打穿2樓地板,赫然發現下面為地下室,他說,「整個一樓竟然不見了」。
後來搜救人員多次徒手開挖,還找來位於大樓1、2樓的「漂亮生活旅店」人員指認方位,才成功挖出。從找到人至搬運遺體出來,也花了4小時。
花蓮縣政府決定要拆除危樓,搜救行動進入倒數計時,日本東京消防廳、海上保安廳和警視廳組成的日本搜救隊,9日凌晨帶著生命偵測儀進入雲門翠堤大樓災區,與消防署特搜人員編組合作進入現場搜尋。
基地另一頭,凌晨3時鬧鐘響起,接班的人力穿起沾滿混凝土的防護鞋與防護衣,以濕紙巾擦拭滿臉的灰塵,又繼續往災區挺進,這群幕後英雄有的是物流業者、有的是大客車維修技師,投入義消特搜的心卻一致,也都期待奇蹟出現。
屏東義勇特搜大隊戴姓隊員在2年前也參與過台南大地震的救災,他說,「如果犧牲我們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能換得另個家庭的完整擁抱,我願意。」
受災戶謝小姐的心情,應足以說明花蓮人對救災人員的感動,她說,當災民往外衝時,只有辛苦的救災人員在不斷的在餘震中冒著風險往內衝救人,「謝謝你們,救難英雄。」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