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裔上海少年見證的共黨殺人錄(中)
文|徐曼沅
桂鐘徹從香港申請移民到美國的過程出乎意料地順利。起先,因為他會說葡萄牙語,所以也曾考慮移民巴西;當時有些臺灣人擔心中共虎視眈眈,鎮日叫囂「血洗臺灣」,紛紛移民到南美洲巴西、智利和阿根廷;因此桂鐘徹也曾打算移居巴西,因為那是許多久經戰亂華人眼中的樂土。
三等難民艙 飄洋赴美
但鍾桂徹在美籍姊夫建議下,試著申請了移民美國。他出生在中國,使用的是中國難民移民配額,因此在半年等待後,就獲得了批准。
儘管桂鐘徹當空少的薪資在當時不算低,但錢來的快,去得也快。結果他只能像大部分華裔留學生一樣,搭渡輪到美國。他說:「買完船票,我身上只剩50美金。」
兩個禮拜的船程,桂鐘徹都住在環境低劣的三等艙,不能隨意到二等或更好的區域,伙食多半是腐乳或鹹菜。三等艙裡的乘客,有來自中國的難民,還有馬來西亞、印尼的華人,他們的家人在排華暴動中遇害,有幾百人出逃到美國。
靠岸後,桂鐘徹落腳的第一站是舊金山。這個中國移民眼中的「金山」,對他而言不像中國也不像美國;走在唐人街,他找了一家餐館打工,一天薪水一美元,晚上就睡在餐館。但桂鐘徹知道,在餐廳打工不是他到美國的目的,一個月後,他搭上灰狗巴士,風塵僕僕的到了洛杉磯。
從舊金山到紐約
但洛杉磯的大眾運輸極不方便,他每日要花很多時間等公車,工作了一陣子,桂鐘徹又萌生到紐約的念頭,那是國際大都市,也是他一展身手的地方。
存夠了99元美金,桂鐘徹毫不依戀的買了車票,花了四、五天的時間穿越美國中部,由西向東,終於到了紐約。桂鐘徹善用自己的語言優勢,獲得了紐約曼哈頓的華爾道夫大飯店(Waldorf-Astoria Hotel)的工作機會,他說:「在美國社會,東方人的謙虛是行不通的,要善於展現自己,才能有機會。」
儘管只是櫃臺接待,但桂鐘徹在那學習到了各種上流社會的禮儀,也接觸了各式達官、顯富。因為他是整間飯店唯一的亞裔員工,又會說日語,所以負責接待了許多日本旅客。後來,日本人入住率增加,旅館也給他加了薪。
桂鐘徹在森林小丘(Forest Hills)覓得了租處,布置起自己的小天地。他從旅館倉庫搬了些閒置家具;對一般人家來說,那些都還是很豪華的用品,但飯店卻要淘汰了。他說,對過慣苦日子的亞裔來說,美國人在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很浪費。
詹森總統的來信
住到新居沒多久,鍾桂徹接到了「詹森總統」的來信。信上歡迎他來到美國,並要他去辦理美國兵役登記(Selective Service)徵選(Draft)。但桂鐘徹當時並不明白要「徵選」什麼,也搞不清楚美國兵役制度,只是很高興收到總統來信──還將信裱框,掛在牆上。
幾個禮拜過去,某日清晨,桂鐘徹好夢正甜,卻遭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入門逮捕,罪名是逃避兵役。當然,經過解釋,桂鐘徹被無罪釋放了,但他必須接受兵訓:三兩下剃刀給理成光頭後,桂鐘徹就成了美國大兵。
過去好萊塢電影中種種磨人的軍事訓練在桂鐘徹生活中真實上演。他在傑克森堡(Fort Jackson)受訓,每天早上四點半,天沒亮就開始訓練。儘管是簡單的站衛兵、整理內務——被子疊成磚塊般方正、皮鞋擦得雪亮、皮帶銅釦可反光照人——可都不能兒戲對待,因為稍有差錯,就是一頓責罰。
桂鐘徹在兵營裡是少數族群中的少數,他告訴長官自己會「空手道」,因而被選為班長,獲得福利;但晚上有非裔或西裔士兵找他麻煩時,桂鐘徹就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不能申訴上報,否則他會「空手道」的謊言不攻自破。他在部隊接受了蒙眼分解、安裝步槍的訓練,還有各種在叢林中作戰、求生的體能訓練。
桂鐘徹發現猶太裔士兵用宗教理由躲避出操訓練,他也如法泡製獲得三天假期。出了兵營,桂鐘徹打電話回紐約旅館,總經理卻破口大罵,以為他無故曠職。當經理得知桂鐘徹是去服兵役後,也只能安慰他一番,承諾他服完兵役後可回旅館工作。
成為美國情報官
在兵營受訓到第六週,桂鐘徹被連長找去談話;原來軍隊調查他的背景後,發現他會多國語言,且政治經歷很乾淨,所以希望他能簽約受培訓成為情報官。當時桂鐘徹正因嚴酷軍事訓練苦不堪言,他想到可以脫身且待遇豐厚,儘管一簽將是四年,仍然二話不說同意了。於是這個從上海流浪到香港,又從香港移民到美國的韓國人,搖身一變,成了美國情報官。
那天午飯後,桂鐘徹就收拾行李出發到維吉尼亞,去接受中央情報局(CIA)一個月的訓練。
桂鐘徹沒想到的是:軍官訓練比士兵還苦。不過,經過磨礪,他覺得自己更像個男子漢,也升起了對美國的認同感,當他穿上少尉軍銜的軍服,人們都向他投以感謝的目光。他回憶,儘管當時社會「反戰」風氣很盛,但民眾愛國情緒也很感人,到餐廳用餐時,還有店家堅持不收費。受訓結束後,桂鐘徹從紐澤西的空軍基地飛往西雅圖,等待前往越南。
越戰砲火洗禮
桂鐘徹乘坐著專機飛到了越南峴港(Danang)。在空中,他已看見地面上戰火煙硝,到處都是直升機。峴港距北緯17度的南北越分界線不遠,是越戰的軍事要津,但今日則成了觀光勝地。
1950年代初,美國就撥出經費支持法國人在越南抗共,但1954年奠邊府一戰,法軍失利,導致簽訂日內瓦條約,南北越分治。軍事學家分析,此戰因中共援助的大量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構成空中防禦網,造成法軍空投部隊損失慘重;陸地上,法軍坦克在叢林、雨後泥沼中動彈不得,慘遭越共的游擊隊殲滅。
當時中共竊取中國政權不久,且還在打韓戰,國內民生不穩,物資、糧食都不豐足,但因胡志明求援及史達林的干預決定,竟派出由韋國清、陳賡組成的軍事顧問訓練越共,並直接指揮戰役,造成不少中國人因越戰喪命,客死異鄉。在法國勢力完全退出越南後,越戰即成為南北越之戰。
法國退出印度支那後,1955年1月起,美國將「美駐印支軍事顧問團」改為「美駐南越軍事援助顧問團」,1954年至1959年平均派遣軍事顧問650人。1960年增至900人。1963年底,美國在南越的軍事顧問和支援部隊為16,300人,越戰期間,美國對越南一再增兵,最高時達到55萬人。同時美國也提供南韓十億美金援助,使南韓派遣三個師投入越戰,到1973年撤離時,總計有31萬餘南韓人參與越戰。
桂鐘徹所在的美軍情報單位遭受越共打擊嚴重,每日都可聽到砲火和手榴彈爆炸聲,在朝不保夕的狀態下執行任務。
桂鐘徹主要的工作是審訊戰俘,但美軍對逮捕來的這些黑衣人底細一無所知,南越軍官用越南語問答也沒有回應。桂鐘徹爾然聽見他們用華語、韓語竊竊私語,於是走過去冷不防地說一聲:「喂」,中國人會自然的抬頭而被識破身分;同樣的,桂鐘徹也用這個方法,發現了許多北韓戰俘。因這兩種語言都是桂鐘徹的「母語」,於是他成了審訊戰俘不可或缺的人物。
因當時中共及北韓都派遣人員支援北越,美軍透過審訊戰俘,可獲知北越番號、兵力分布及指揮所在位置。
一天晚上,桂鐘徹六人一間的寢室外槍火大作,一顆手榴彈扔進來,頓時轟然爆炸,空氣瀰漫火藥味,一個重物落在桂鐘徹身上,他仔細一摸才發現是人的大腿,而且血腥味刺鼻難忍。那天晚上,他損失了兩個袍澤。像這樣日夜提心吊膽的日子讓他寢食難安,桂鐘徹於是打定主意一定要盡早離開越南。
在越南待了一年多以後,桂鐘徹請調,轉至韓國戰場。◇(待續)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