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平心感天 村夫不會法術 卻祈得三天大雨

宋寶藍 整理
一個人的善行,看似平凡普通,卻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可令全郡百姓蒙受恩惠,可令親女解脫沉疴。原來,為他的善心,最令上天讚賞!(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85
【字號】    
   標籤: tags: , , ,

人們常常聽說「孝感動天」,但是否聽說過「平心感天」?看似平常普通的善心,為什麼能感動天地呢?打開古籍,一頁一頁瀏覽下去,心靈也會變得清澈。讓我們重溫被忘卻的民間傳說,重新領會「平心感天」的意涵。

村夫不懂道術 緣何祈得三天大雨

高安縣調露鄉有一戶陳家,陳父樂善好施,人們稱他「陳仁父」。陳父有田產,有房產,在村裡算是比較富裕的。平日,樂於佛道濟人之事。

每年春天,他都留下二千石糧穀,等到次年五六月,米價上漲時,他就減價賣米。只要買方交錢,他就請對方自己去糧倉內量米取米,希望買方做到斤兩確實。所以村裡人都叫他「陳自量」。

有一年,天降旱災。太守祈雨沒有成果,夜裡城隍託夢給他,說:「調露鄉的『陳自量』有雨。」太守夢醒後,趕緊派人去調露鄉,尋訪陳自量。

陳自量到來後,太守高高興興地命人擺好香燭,請來僧道誦經,一切就緒後,就請陳自量祝禱祈雨。

陳父說:「我就是一個村夫,沒學過祈雨的道術。」太守一聽,也很詫異,就將夢中神明的話告訴了他,催他試一試。

陳父沒有辦法,於是拈香禮拜,對著天空祝禱,懇祈神明降下三天大雨,以救濟焦枯,解除旱災。當天晚上,果然天降大雨,一連下了三天才停。全郡的百姓為之歡呼雀躍。

陳自量是從來沒有學過什麼法術的一介村夫,只因平日減價賣米的善行,感動上天降下甘霖。

從來沒有學過什麼法術的村夫,只因平日減價賣米的善行,感動上天降下甘霖。圖為清 王翬 倣馬和之江村夜雨。(國立故宮博物院)

沈翁誠善 善待生客

沈老翁天目人,名寶家。家境殷實富足,有幾間房屋,用來招待四方旅客。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有一個穿著青褐色衣服的人前來投宿,說:「我來的路上遇到了盜賊,所有的行囊都被劫走了。請可憐我,容我在此借宿。」

沈老翁天性良善,樂而好施,趕緊招呼他進來。為他備好酒菜,沈翁說:「天下雨雪,你穿的衣服太單薄,難道不冷嗎?」說完,為他拿來冬衣,又燃火取暖。

第二天,那名旅客離開之前,給了老翁數貫錢。客人說:「承蒙厚愛厚德,我無以回報。我看到您的氣色不佳,好像哪兒不舒服,是什麼原因呢?」

沈翁說: 「我已經老了,只有一個女兒。如今女兒被鬼祟侵害,一直臥床不起。我請了有道術的巫師,也都不能除掉鬼祟。所以常常為此憂心。」

客人說:「我通曉道術。」於是,那客人開始結壇,施展道術,驅逐了邪祟。沈女的疾病也就痊癒了。

沈翁為此感謝不已,不僅盛情地款待他,又殷切地挽留他一日,才讓他離開。

沈翁心地良善,不以親疏為限,雪天厚待陌生人,待人的誠摯化解了女兒的宿疾。

一個人的善行,看似平凡普通,卻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可令全郡百姓蒙受恩惠,可令親女解脫沉疴。原來,為他的善心,最令上天讚賞!@*#

沈翁心地稱善,不以親疏為限,雪天厚待陌生人,待人的誠摯化解了女兒的宿疾。圖為清 莊瑗《雪中訪友》。(公有領域)

事據《湖海新聞夷堅續誌.平心感天》前集卷二、《鬼董》卷二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那是在兩千零幾年的時候,記不清具體哪年了,反正是南方大水,北方大旱。因為旱得太久了,地方政府想要人工降雨都找不到雲彩...
  • 王義士欽佩許德溥的風節,想搭救他的妻子,但是冥思苦想,卻想不出好辦法...........
  • 在清朝也有一個「周處」,二者所在時間前後相差1,700多年,情節大同小異,都是先為惡,再從善,成為浪子回頭的典範。
  • 許生按照書中的藥方,治好了成百上千的病人。無論所患疾病是輕是重,都能藥到病除,很是靈驗。許生年邁後,依然能就著竹籠中的燈光,看著蠅頭般的字符,他自稱視力比年少時還要好。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