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出口高達四成到中國大陸、香港。經濟部表示,追求市場分散、多元化,是政府長期以來的目標,也希望廠商能進一步擴大全球布局角度。政府會持續進行分散市場、多元市場、全球新興市場的開發,替台灣的廠商打開全球市場的活路。
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台商陸續回流台灣或往新南向國家發展。關於美中貿易戰是否可降低台灣對大陸的依賴,經濟部說,已密切注意美中貿易戰的變化情勢,會不會對在大陸的台商或對在台灣的廠商造成影響。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出口結構國際比較」專題分析,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為大陸及香港。對大陸出口比重自2001年4.0%升至2017年28.0%,2018年前8月占比升至28.3%,如加計香港12.7%,則占41.0%。東協十國為第二大出口市場,由2001年占12.2%升至2017年18.5%,增加6.3個百分點。
統計處分析亦顯示,2017年美國以加拿大為主要出口市場,台灣及韓國以大陸為主,大陸、日本、歐盟則以出口至美國為首。2017年台灣前5大出口市場包括大陸、香港、美國、日本、新加坡占比總計達64.8%,韓國前5大出口市場占比為56.6%、日本為56.8%、美國為50.4%、中國大陸及歐盟均低於50%,台灣出口市場相對集中,且比其它國家更集中於大陸及香港。
此外,根據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九成以上在大陸生產。
經濟部指出,大陸是台灣很重要出、進口市場,也反映過去兩岸產業合作,很大的比重以大陸為生產基地。不過,在台灣可以運用的經營條件包括研發優勢、技術開發優勢、良好地緣位置,還有對智慧財產、法規透明、經商便利度等,廠商可以在台灣更放心的投資、發展,鼓勵所有廠商持續把台灣當作最終的根據地、最重要據點。
經濟部提醒,未來的競爭是全球性的,不走勞力密集、大量生產的方式,廠商找到利基市場、找到技術與產品的突破點,往高階科技做更多系統整合,往高階生產,才能因應全球競爭。而廠商如果接了很多訂單,但獲利很辛苦的話,也該考慮轉型、改變。◇
責任編輯: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