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特色人物

《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序(2)

謝春梅內外看診,費心費時費力,患者病情多樣,全靠他的用心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進修,累積了他豐富的經驗和診斷拿捏準度。(James Steidl /Fotolia)

《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推薦序

醫道人生

張秋台

家鄉人可知家鄉事?頃接來美兄撰寫春梅醫師回憶錄初稿,翻開目錄,每一章節,分別呈現了過往石圍墻人情事故的歷歷影像,內心激動,恍如時光倒流,心神陷入石圍墻舊日時光幻影中。

石圍墻是我表哥春梅醫師呱呱落地的胞衣跡,也是向來養我育我的母土家鄉。表哥和我都是佃農出身,姨媽與母親都是出生兩歲時,因外公吸食鴉片,賣盡田產,難以存活,先後被賣到石圍墻謝、張兩窮苦農家當童養媳。

新妹阿姨與家母六妹,熬過苦澀年歲,轉做大人,先後成為人母,在早年苦困社會,謀生不易,求職困難,窮苦人家,無田可耕,即使求做零工,也得看人情面色,現實環境如此,也莫可奈何。

新妹姨深知兒子墾田耕種無望,坐困不是辦法,唯有讀書學藝,才有出路改變命運,因此省吃儉用,督導表哥讀畢公館公學校後,得緣出外習醫學藝。在歷經諸多困頓變異和忍耐堅持下,苦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終於取得了醫師行醫執照,旋即選擇公館上六庄居中地—福基,開業懸壺濟世。

當年醫療設施不足,需醫孔急,春梅醫師原以為行醫範圍就限公館南六庄,哪知他的醫術與熱忱,很快就醫名遠播,患者擴及銅鑼、大湖、獅潭、泰安等地。遇老弱殘疾行動不便患者,縱使地處偏遠山區,春梅醫師也不辭勞苦,跋山涉水,應急外診,致他行醫是在院看病與外出看診並行,也得到病患的敬重與感謝。他內外看診,費心費時費力,患者病情多樣,全靠他的用心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進修,累積了他豐富的經驗和診斷拿捏準度。

一路走來,外診行走,增強了春梅醫師的體能健康,而不分男女老幼的百樣疑難雜症,也豐富了他的聽看觸壓和察言觀色的整體診斷能力,因此到今天他不愧是全台行路最長,經驗最豐富的醫界長者。

表哥長我十六歲,外出習醫時我還未出生,表哥取得行醫執照開業看診時,我已是稍知人我的少年了。他事親至孝,雖然租屋行醫,卻先在石圍墻北柵門外,父母租耕的公有地上,起造了一座瓦屋供父母安住。課餘閒暇,我常跟母親到阿姨家,她們姐妹情深,相聚閒談家居事物人情,我都在旁,這景像依然清晰,記憶深刻。

猶記當年新居落成,在廳廈門口,謝家寶樹堂號兩側,紅漆點底,黑漆書寫︰「寶燭夜光堪誦讀,樹林春暖可耕田」,字體圓潤端正。數年後,長房姨丈被上吳屋的表哥同學明順慫恿設計,而做五十一歲壽慶,記得當時賀客滿庭,五十桌坐滿。來客都是長者 ,現已復不記憶,但門聯兩側新貼一幅紅紙黑字對聯︰「八月涼秋,宴起北門通北海;五旬衍慶,壽延南極頌南山。」八月涼秋、五旬衍慶、北門北海、南極南山,我不知甚解,只知好念好記,就當歌誦唱,而今竟然還能背誦。

過幾年表哥堂弟謝冬嶽也將庄內老屋改建青堂瓦舍,廳中一幅對聯︰「冬木育成林堅霜耐雪;嶽嶺生瑞色苦盡甘來」。短短十八字,把冬嶽哥窮苦出身到出頭天的歷程,用詞含義,平白又卻富寓意。

而他同學明順村長的伙房門前雕刻門對︰「看階前草綠苔青一門生意,聽墻外蟬琴蛙鼓四境昇平」。以及表哥同業好友,家住公館老市場內的葉錦福均安堂號︰「均然可達生白頭蒼耳千年健,安心能活命益母使君百子仁」。這些他居家周遭出現的妙聯佳句,必定是他知交好友的手筆,也可一窺表哥的交遊對象品味,並不限於病友患者親鄰了。

回味文人雅士情趣,倒也不能忘卻姨媽、母親經常出口成章,生涯體驗的俗語警句,這些句子到今天還能耳熟能詳地銘記在心。如︰「早起三朝當一工」、「茅寮出相公」、「萬丈高樓從底起」、「敢去就一擔樵,毋敢去就屋家愁」、「打田打地,打毋忒手藝」、「看人面毋當(不如)看泥面,求人膝頭毋當求自家肩頭」等,都是刻苦自勵的言詞,出自劬勞備嘗的母、姨口中,我想潛移默化中,在在影響了表哥昆仲充滿力爭上游,刻苦自勵勁度和耐力了。

春梅醫師寒門出身,腳踏實地,居於平凡而安於平凡,凡事但求諸己,行醫是他的天命,也是他的信仰,在他近百年的醫道生涯,看人間事感受得太深太透徹,因此他低調而不出狂言,問世間情他嚐得太濃太澀,因此他冷靜而不形於色。生命歷程的點滴冷暖悲喜,積澱了他寬懷堅毅的人格特質,進而把有限的生命作無限的奉獻。

二○一七年秋,春梅醫師獲頒資深醫師貢獻獎,鄉中熱心人士彭鈺明、劉明猷建議為國之寶的謝老醫師舉辦沐恩晚會,由地方熱心人士黃日華、林瑞英及春梅醫師的姪兒謝其俊醫師資助,以四炆四炒客家菜宴請醫界名流賓客,請來客家名吟唱詩人陳永淘,偕同張秀美、古慧慧、黃文宇等音樂家熱情贊助演出,充分表達了鄉親對醫界長者尊榮敬沐之意誠。熱情過後,感動之餘,多人建議敦請同是出身公館的文史作家何來美,為春梅醫師寫回憶錄,記錄其精彩人生,讓後人效尤。

來美兄是資深媒體人,立論公正,文筆流暢,德行一流,他視覺敏銳,思慮清晰,對人、事、物的洞察透徹明確,對於事物把握重點,直搗核心,而不偏離;經數十次訪談,不但呈現事實,挖掘真相,更旁徵博引,許多幾乎淡忘消失的過往,在他精準拿捏下,又栩栩如生呈現,彷彿時光倒流,豐富了回憶錄的可看性。而謝醫師的記憶力也特強,像本活字典,在來美兄老到採訪經驗配合下,兩人可說一拍即合,不響也難,致這本回憶錄,非但是春梅醫師個人醫道行誼的記錄,更是百年來鄉親鄉情人情事理的史詩,既珍且貴。

秋台學淺才疏,來美兄以春梅醫師是我表哥為藉口,要我寫序,逼我沉淪,情非得已,只好以牛作馬了。藉此,我要道出我真心的感動,這本回憶錄揭開了石圍墻、公館客族開發血淚史詩,也展現了客家人存在的溫情與毅力。

家鄉人可知家鄉事?要知家鄉事,就看這本回憶錄。這本回憶錄來自偶然,卻也意味必然,一百多年前公館尖山劉氏雙舉人(劉獻廷、劉禎父子)祠堂已預言這必然。「讀史仰前徽,正字校書數百載,往古來今追世德,非誇世德;就時談近事,鄉場會院兩三代,登先步後振其裘,克紹箕裘。」拜讀這本回憶錄,賞析雙舉人祠堂棟對,警覺是預言?是啟示?是激勵﹗對謝家、對作者、對家鄉人,平心暗想,世間事真奇妙。@

──節錄自《鄉醫鄉依:謝春梅回憶錄》/聯經出版公司提供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