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功夫‧尋道》片外故事

李有甫說故事──薛顛的功夫

傳奇時代博客

(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575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我們製作《功夫‧尋道》的過程中,李有甫先生給我們說了不少老武術家的故事。我們把這些故事剪輯出來,和大家分享。

李有甫:我的老師呢,他親身的經歷。他講這個故事,這是一個歷史,是事實。

他當初在天津的時候,天津國術館館長是薛顛,是形意拳大師,功夫很高的。有一次,有一個人去踢館了,薛顛不在。

他(李有甫的老師)怎麼知道的呢?就是,他跟薛顛在家裡喝茶,那時電話打過來了,說有人踢館,他的徒弟對付不了,就找薛顛了。

薛顛。(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薛顛。(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薛顛。(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薛顛。(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薛顛。(傳奇時代博客提供)

那我老師就跟著他去了。去之後一進門,這人幹什麼呢?正在拆他的房子,武術館的房子。他那個手啊,一插,就把那個磚給拽出來了,這一插把石頭拽出來。這手,上去就跟那個鐵的一樣,就拆房子呢!那些人一看,這房子要拆倒了那怎麼辦?

薛顛進去了,說:「嗨,朋友啊!你住手。來吧! 進來! 」喝茶! 就把他請進來了,兩個人坐那兒就喝茶,喝水去了。

薛顛拿兩個大玻璃杯,然後那個徒弟呢,拿那個大壺啊,那個涼開水,倒了兩大杯滿滿的。就是坐在那兒看他說什麼。

這人不說話,拆完房子坐那兒也不說話,拿那個手啊,「啪」這麼一按,這個杯子碎了。

薛顛就笑了,他就把手放在這杯子上,一提,這個水柱起來了!然後又一放,那水又回去了,杯子還是滿滿的水。

這人看了看,站起來就走了,也沒說話。從進來到出去沒說一句話。

這踢館的問題就解決了。

這是個功夫吧? 但是你現在聽起來就是,很神奇。但他練的是這個功夫,他有他的練法。那得吃多少苦?心性到什麼標準?當然他這個武術,他是一個層次,他就是這個層次,他是練這種東西的。@#

▼ 相關影片:李有甫說故事──薛顛的功夫

▼ 相關影片:《功夫‧尋道》

──轉自傳奇時代網站: (有刪節)

(點閱【功夫‧尋道》片外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武術大賽評委會主席、知名武術大師、中醫博士李有甫先生。(大紀元)
    (主標)道德與養生
  • 武術大賽評委會主席、知名武術大師、中醫博士李有甫先生。(大紀元)
    自古以來人們在探尋功夫的真諦,種種絕世武功,是歷史的真實,還是虛幻的傳說?在忙碌的現代社會,到哪裡能找尋那一種初心和古意?又如何明瞭紛亂世事之外的真機?
  • 來自山西的李有甫,當年在大陸大名鼎鼎。1993年他來到美國,被聘為中醫和武術教授。雖然功成名就,李有甫一直苦苦尋覓,想找到更高的修煉方法。因為他知道,人不只有一生一世,生命可以提升層次。
  • 1964年開業的美姿華攝影室,距今已一甲子的年華,隱藏在香港仔大道一棟不起眼的唐樓內。老闆陳崑泉老先生(陳師傅)如今已經92歲,只要有客人預約拍攝,他就會從屯門的住家,途經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長途跋涉來到香港仔店面。
  • 「我從來沒有在歐洲見過貔貅,當我第一次在網上看到影片時,就讓我印象深刻,我就嘗試去聯絡冒卓祺師傅,想跟他訂做貔貅,就這樣我跟貔貅聯繫在了一起。」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市唐人街開設武館的武術師傅Ronald Galland(江漢利)說道。去年12月,他專程攜同妻子與7名徒弟赴港拜師,親身學藝,今年8月11日,在他70歲的壽宴上,首次公開舞貔貅,將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貔貅文化帶到歐洲。
  • 中華文化總會今天(20日)發表最新一集《匠人魂》影片,記錄台南黑糖製糖師以柴燒古法煉糖的故事,找回台灣的「甜蜜」記憶。
  • 香港彩瓷業界泰斗徐淼於2月15日辭世,享壽105歲,是港彩輩份最高、最年長的瓷繪名師。徐淼曾任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繪瓷部主任畫師,師從港彩名師謝中吾,擅長繪山水彩瓷,為道風山繪製作品無數,在雲水堂繪製圓形巨幅壁畫時已八十多歲。香港陶瓷研究會會長嚴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該會社交媒體專頁發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顧徐師傅生平。
  • 寧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視攝影師兼燈光師,參與拍攝了多部著名的好萊塢影視作品,包括迪士尼、華納兄弟和網飛旗下的電影。他還擔任過法輪功真相電影的攝影總監,包括《為你而來》和《永恆的五十分鐘》。艾文是一名從小修煉的法輪功學員,他是怎樣成長為才華橫溢的青年的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
  • 清晨6時半,天仍矇矇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隱世小島上,人稱蒲台島「島主」的島民羅金樹(樹哥)已經開始駕著小艇出海捕魚,除了炎熱和惡劣天氣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樹哥是土生土長的島民,一生都不願離開蒲台島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