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嘉淇香港綜合報導)消委會前日點名批評「凱詩美容」涉及多種不良銷售手法。有政黨27日召開記者會指,2016年中至今亦最少收到6宗涉及凱詩美容的投訴,總金額超過20萬,又指凱詩美容涉嫌走《不良醫藥廣告條例》的灰色地帶。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27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凱詩美容前日已主動聯絡消委會,又引述商經局指,對預繳式消費設立冷靜期建議持開放態度。
香港美容監察及民主黨消費者權益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由2016年中至今亦最少收到6宗涉及凱詩美容的投訴,總金額超過20萬。
有投訴人在凱詩美容購買了普通美容面部護理療程套餐。她年中接受面部護理時,因前一日曾飲酒,酒精敏感令面部、眼角出現紅印,職員發現紅印後,不斷指事主面部的是濕疹,需要療程治理。事主拒絕,職員說處理不好,濕疹會擴展。事主受驚,用6萬元購買療程,因超出信用卡限額,只支付了4萬元。事主第二次接受療程後,出現皮膚敏感,面部紅腫、皮膚長出顆粒。事主到公立醫院求診,醫生診斷是療程導致皮膚敏感,不能再做。事主向美容院要求退款被拒。
又有投訴人2018年8月到凱詩美容上水分店接受療程時,詢問兩個療程費用後,同意以48,000元購買。事主之後收到美容產品,美容院職員表示總監「很少對人那麼好、送這麼多東西」,誤導事主有關產品都是購買療程後免費贈送。購買療程後,事主才發現有關產品需要再付32,000元。事主要求退款,但被美容院拒絕。
促政府修改相關法例 保障消費者權益
袁海文質疑凱詩美容涉嫌走《不良醫藥廣告條例》的灰色地帶,他指條例旨在保障公眾避免因聽信廣告而不當地自行用藥或自行治理,延誤求診,以致引起健康或安全問題。但現時美容業界推出聲稱具治療疾病效果的美容療程或產品,不但未受任何特定的守則或法例規管,令市民容易墮入陷阱。近年業內不少業界害群之馬會利用疣和濕疹會蔓延或傳染的說法,刻意挑起欠缺經驗的消費者的憂慮,再透過推銷聲稱具療效的療程或產品,騙取消費者金錢。
他批評,上屆及現屆政府均未對《不良醫藥廣告條例》作修訂。他又呼籲商經局儘快就冷靜期進行立法,及向美容院發牌,改善業界質素,保障消費者權益。衛生署應與海關及警方加強合作,密切監管美容院銷售手法有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或《醫生註冊條例》。
政府對設冷靜期持開放態度
另外,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27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點名批評商戶是消委會做到的範圍中最嚴厲的行動,因毋須經過冗長的法律程序,可做到警惕效果。消委會曾多次接觸凱詩美容,但對方冷漠對待,非常不配合,會面後亦沒有積極處理投訴。點名讉責後,對方已主動聯絡絡消委會,稱公司最近人手有調配,致未能跟進投訴個案。
消委會2018年4月建議健身、美容及時光共享等指定行業,要提供最少7日冷靜期,保障消費者,和減低商戶使用不良營商手法的誘因。黃鳳嫺引述商經局回應指,對建議持開放態度,期望2020年向立法會提交相關條例草案。◇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