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自媒體斂財方式曝光 一公眾號年入千萬
【大紀元2018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樸報導)當下在大陸做自媒體,怎樣最賺錢?陸媒說,不是「炮製」10萬粉絲,吸引粉絲後賣廣告、賣產品、寫軟文,或者線下辦活動,因為這些來錢都太慢了。
微信公眾號「新民週刊」10月22日報導說,很多自知成不了大V的自媒體在不確定何時會被關掉的「鞭策」下,紛紛幹起了「敲詐勒索」企業的營生——他們如同網絡「黑社會」,不僅定期收「保護費」,還隔三差五「組團」精準打擊某家企業,甚至和正規記者或公關公司裡應外合,儘量在短期內儘可能地榨取企業的媒體投放費。
民營房企是自媒體「敲詐勒索」的主要對象,因為國企有中共政府撐腰,誰去寫負面報導都面臨的風險不小。而在自媒體界,房地產是最容易被「敲詐」的行業之一。因為房地產項目的貨值高,營銷費用也比一般企業充足,所以民營房企就成了自媒體人眼中的「肥肉」。
報導說,這些自媒體號瞄準購房者最感興趣的信息,通過微信等網羅了大批購房者及某樓盤的意向客戶,這成為了他們和開發商談價錢的資本。如果開發商沒有向其投放經費,這些自媒體就會推送其負面消息。
如上海某地塊集中開了幾個新樓盤,某自媒體號找到其中一家開發商明說,「其它幾家已經投了我,如果我們不合作,在後期的區位競品對比中,有些話我就不得不說了。」最後這家開發商只得投了這家自媒體。
另一家「XX上海」公眾號也無所不用其極。這個自媒體有大號和小號做配合,小號寫負面,大號收錢發廣告,一邊如此賺錢,一邊還四處吹噓自己的效果如何好。
報導說,前一陣子,「XX上海」以手頭已有成百上千個有意向的客戶,並聯合其它一個號在上海普陀區某個樓盤拿到了30萬元(人民幣,下同)「封口費」。
報導披露,「據說這家自媒體現在已經年收入上千萬了,運營方也從一個人擴張到五六個人的小團隊。」
報導說,現在「XX上海」的頭條文章開價也從最初的幾千元到現在的10萬元,並且價格還每月調整,調價前簽訂的合同一律按調價後執行,態度極其囂張。幾家開發商提到這家自媒體號都表示「幾乎這兩年在上海有開盤的房企,都受到過這家的威脅。」
自媒體人多來自官媒
報導還披露,目前上海幾個自媒體大號的創辦人是由前媒體人及業內人士組成,還有幾個由原先的電視欄目轉型而來,他們熟悉房地產市場。其中,「XX上海」就是由業內人士轉行開辦的公眾號。
對此現象,時政評論員石實表示,開辦公眾號的這些業內人士,他們非常清楚大陸房地產的運作黑幕,因此他們利用這些「黑吃黑」。
石實說,大陸自媒體斂財模式,也應該是從中共官媒那裡學來的,因為他們大多來自官媒媒體人。學到這些斂財方式後,他們就自己開辦公眾號,「照葫蘆畫瓢」,做起了斂財的營生。
中共央視三大斂財模式
而中共央視搞的所謂的「3.15晚會」、「年度經濟人物」、「國家品牌計劃」等活動,一直被外界稱為「大型敲詐勒索活動」。
大陸微博曾爆料,央視「3.15晚會」先有一個包括眾多企業的黑名單,誰給錢誰就可以不上黑名單;而商人要「入圍」央視的「年度經濟人物」、廠家產品要躋身「國家品牌計劃」,也都得用錢買。
報導說,央視的牟利之道就是,左手用「3.15晚會」打壓企業,右手靠「年度經濟人物」、「國家品牌計劃」拉攏企業,形成了獨特的「紅黑」斂財術。
被指是「毒酒」的鴻茅藥酒,在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入選」央視的「國家品牌計劃」。但隨著鴻茅藥酒事件不斷發酵,今年4月,央視不得不把鴻茅藥酒從「國家品牌計劃」官網首頁的「行業領跑者」名單中撤下。
外界質疑鴻茅藥酒入圍「國家品牌計劃」的正當性,因為陸媒披露,近10年來,鴻茅藥酒廣告曾被江蘇、遼寧、山西、湖北等25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2630次,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有評論說,中共央視是鴻茅藥酒公司的「幫凶」,它將鴻茅藥酒作為「行業領跑者」,在央視的黃金時段大力播出其廣告,使眾多民眾上當受騙。
石實表示,其實不只是媒體人靠「發不發文章」吃飯,大陸其它職業也都存在著類似現象,如大陸民眾去看病要給醫生「紅包」,去政府開證明、辦證,要給官員行賄,地產商要能拿到土地,需給中共官員送錢等等,這些例子不勝枚舉。#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