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

【文史】霜楓紅於二月花 楓香坡念帝堯

作者:允嘉徽
記得當年好楓情。(允嘉徽/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16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四季之畫各有勝景,秋的彤顏年年讓人流連眷戀。已經是霜降後的晚秋,秋氣仍然高清,千峰淨出,詩人杜牧懷著詩情逸致往秋山尋楓。那石階堆疊的山徑綿延著遠上天邊接上了白雲,赫然,眼前展開絢爛奪眼、層層疊疊的美景: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霞染出籠山遍野的絢爛,秋天將到盡頭,霜天紅葉卻是喚了春回!

秋天楓葉紅了,層層幽緻的紅葉,讓人著迷。(張榮祥/中央社)

霜葉紅於二月花

今人愛賞丹楓,在紅葉搖曳的楓情外,古人好詩也留人醉:「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唐‧李商隱)、「丹楓黃槲壯秋容」(宋‧王之道)。

元代劇作家王實甫一曲: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

留給了人最多的想像空間,讓人量身訂做自己的相思。帶著這樣的相思,自自然然無痕融入陳年的楓香之中……

曉來誰染霜林醉? (pixabay)

楓木‧楓香

古早華夏文化是在楓聲中開啟對楓樹的印象。乘著西風,楓樹搖曳出風情萬種,散發出「楓香」縷縷,任人怡情。

《爾雅》釋「楓」叫「欇欇」。「欇欇」表達楓樹纖枝善搖的特色。《爾雅郭璞註》欇欇「有脂而香,今之楓香」。《說文》說:「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搖,一名欇,從木風聲。」也就是說古代方言中的「欇欇」就是楓樹,「欇欇」特別表現了楓樹在風中搖曳的風情。有一種會分泌楓脂、散發香氣的楓香樹,東晉的著名學者郭璞認為就是古人所說的「欇欇」、楓樹。

宋代《埤雅》說楓「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在日本稱「唐楓」的就是三脊葉子的楓樹。今人看到的楓樹種類非常多,因地也有別,從葉片分脊來說,三脊、五脊、七脊、九脊的都能見到。

楓古名叫欇、欇欇,楓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 (pixabay)

楓樹的樹幹挺直耐朽,是很好的梁柱、家具用材和車橫木;楓的根、莖、葉、果都可以入藥,葉子也可以飼養天蠶蛾的幼蟲。楓香樹幹上分出膠狀液體,有香味,稱為楓香或楓香脂,是珍貴藥材[*1],古代也常用楓香脂作禮敬的爐香。古人說「楓脂入地千年即成琥珀」[*2],非常珍貴。楓樹的用途多元多功,密切交織著中華文化的物質與精神文明。

楓宸

楓樹受到漢代漢朝宮廷的青睞,宮殿中植有楓樹,漢代稱帝王宮殿為「楓宸」,《說文解字》說楓樹,「漢宮殿中多植之,故稱楓宸」,「楓陛」也代稱皇上。

後代詩中描繪楓之宸,或以「楓宸」代指朝廷的典故也常見。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詠「芸若充庭,槐楓被宸」,宋代王十朋詩句「楓宸唱第冠時英」 ,明代顧大典的戲曲《青衫記》唱詞「想楓宸昔年立仗,效葵忠敢上封章」等等,都傳承了士子效忠「楓宸」的典故。

記取當年楓情好。(允嘉徽/大紀元)

楓香調

楓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楓林欇欇,聲和琴築」,楓的聲、香都入了古琵琶曲調叫「楓香調」。後代都以格調高妙傳記古琵琶曲的楓香調。

明代陳子壯吟誦:「十載西京已腐毫,誰家輕薄鬱輪袍。段師一授崑崙藝,新譜楓香調絕高。」

同是明代人的高啟留下《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詩,記述了聽琵琶彈奏楓香調的場景和情調:「低鬟出拜絳燭前,文絲香絛搭左肩。曲項紫鳳抱半偏,楓香一調妙入玄。」

楓香阪‧念帝堯

清康熙皇帝在常山峪設有行宮(舊址位於今之河北灤平縣東南),馳道緣崖築,行宮傍嶺升。道上有一長段楓景幽緻的「楓香阪」,楓香樹沿著坡道邊遍植,是行宮八景之一。行宮座落前往承德避暑山莊的路上,清乾隆皇帝弘曆駐蹕常山峪行宮幾十次,屢屢留下詠楓香之詩,「清吟歩脩阪,衣袂泛秋涼。金風颯然過,微聞山楓香」(《常山峪行宮八景 其四 楓香阪》)就是其中之一。

京都紅葉 (pixabay)

楓香道上,楓香襲人送金秋,引人幽思漫漫,昔日仙人的傳說也歷歷浮現,前輩帝堯巍巍蕩蕩的仁君風範也矗立在乾隆皇帝眼前:

仙人石室青霞封,偓佺招我相陪從。
琥珀遺堯不曾食,念茲長謝遊仙蹤。

劉向《列仙傳‧偓佺》有記載乾隆皇帝詩中「琥珀遺堯不曽食」的典故。偓佺這位採藥神仙是縱跡槐山中的採藥之父,他好食松實,體健身輕,能飛行趕奔馬。偓佺發現楓香琥珀(一說松子)這種人間寶物,可以使人活到了二、三百歲,那時候吃了這種寶物的人都是這般長壽。偓佺把楓香琥珀送給堯帝,堯帝卻是忙得沒能得空吃它。

乾隆皇帝身為一國之君,心念先聖堯帝的典範,「念茲長謝遊仙蹤」,謝絕遊仙的召喚。
三皇時代,堯的勛業四達,後代讚頌堯帝「允恭克讓、光被四表」,天下間上上下下都非常尊敬愛戴他。堯帝心懷天下、廣施恩惠於民,他的功德巍巍蕩蕩,人民傳頌不盡。帝堯當政,黎民百姓受到感化,處於災變時都能夠安樂和睦相待而不變節損德,因此所以孔子讚頌帝堯是天地間聖君的典範:

大哉堯之為君也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清高宗(公元1711~1799年)年號「乾隆」,滿文的字義是「得到上天的扶佑」的意思。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間,清朝的文治武功、民間的繁榮昌盛達到了有清一朝的巔峰,他效法聖王堯舜,承展先祖康熙盛世,也留待後世子孫繼往開來。乾隆皇帝一生崇敬上天、遵效聖君帝堯,從而締造了「十全」功勳德業,典載於史冊。

由此看來,乾隆深刻明白,離開「天道」,渺小的人就失去了依靠,一國之君更需要上天的扶佑,才能締造十全偉業,俯仰無愧於天、地、人。

西風吹霜千載,楓樹醉霜,總不老。霜楓點染秋色,歙赩喚春回!

楓香尋仙蹤,欇欇問昊天,曉來誰染霜林醉……?

-參註-

*1.《本草綱目木一楓香脂》:「楓香、松脂皆可亂乳香,其功雖次於乳香,而亦仿佛不遠。」
*2. 清代陳淏子《花鏡花木類考‧楓》:「楓脂入地千年,即成琥珀。」;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之四》提到「松、楓諸木沉入土化珀」,又按引「曹昭《格古論》云︰琥珀出西番、南番,乃楓木津液多年所化。」

@*

-點閱花間集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秋天到了,那深深的記憶中「梧桐」的影像颯然對了焦,清晰起來。古人說一葉知秋、鸞鳳非梧桐不棲、梧桐生於朝陽、桐葉封弟、梧桐相待老……那些典故、那些情意,千載同瞬息,穿梭華夏文采,梧桐娓娓道來。
  • 誰將「白露」和「明月」合親?那不就是「白露茶」嗎!白露清潤的茶,喉韻和潤解秋燥,和四月清明採得的黃金芽,各擁春秋。唐人毛文錫《茶譜》也稱讚白露,味美而淸。茶神陸羽的人生之《歌》實踐了茶的精神文化,不羨世間物,就醉心於茶水。竟陵西江一水,淡淡清清,連繫了他的……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仲秋白露沁肌,自古以來蒹葭挺立在那秋水漫迴處,《詩經》說……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含意深厚。蒹葭是厚生資源,一身盡是妙用。歷史有不少感人的「出蒹葭之中」高潔的人生故事!
  • 桂花香、桂花雨、桂花美饌,飄溢著自然甜香氣。八月花盟主桂花高貴雅潔馥馥送香,到了中秋時分,花香已十分。想知道吳剛斫桂、桂子落秋月的故事嗎?桂在中華文化中代表什麼精神?
  • 灼灼有芳豔,臨風輕笑久!小小一蓼吸引了代代華夏子民的青睞,到底蓼草還有什麼美妙精采之用?荀子勸學說青出於藍和蓼有什麼關係?蓼菜成行只能用來吃嗎?看越王勾踐怎樣用蓼克己治國?
  • 九月九日重陽將到,秋山上、綺窗前茱萸結實成熟了,逢寒露清香更芳烈。茱萸的香不同蘭桂,「茱萸自有芳,辛烈獨擅名」!在茱萸女身上展露無遺。每逢九九重陽佳節,茱萸倍流芳,年年伴人細回味!
  • 仙菊遇重陽,「吾家滿山種秋色,黃金為地香為國。」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靖節先生陶淵明與菊共鳴:「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秋天不能沒有菊花,沒有菊花的秋天不僅失色,而是失了正色;九月九日不能不道菊花,重陽無菊就無味了。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