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致英年早逝 亞裔護肝要守住這七點
前段時間,聽聞同事的一位正值事業頂峰的朋友因為肝癌去世了,大吃一驚,因為不久前還看到他的這位朋友參加某個社區活動,滿腔熱情地為社區華人提供免費服務,根本看不出任何癌症跡象……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而且許多得肝癌的人都是英年早逝。
2015年,年僅32歲的男演員安鈞璨罹患肝癌,最後一次露面於《康熙來了》節目,只過了12天就離開了人世。
香港娛樂圈的「開心果」——「肥姐」沈殿霞,當年也是身患肝癌,撇下未成年女兒撒手人寰。
曾主唱《鐵血丹心》、《射鵰英雄傳》等多首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香港「歌王」羅文,因肝癌醫治無效,去世時57歲。
身患肝癌的一代英才的逝去,總是伴隨著人們的無奈嘆息,其實普通人患肝癌又何嘗不讓人難過。近年肝癌患病更有年輕化趨勢,為何不知不覺竟患上不治之症?
身負「將軍之官」 肝臟是最沉默的器官
費城華裔中西醫師楊景端博士說,「如果說我們身體相當於一個國家,中醫認為肝臟是一個將軍之官。」即便從西醫角度講也有道理,因為人體蛋白質的合成、各種營養的輸送、解毒等功能都通過肝臟進行。
具體而言,肝臟是合成蛋白質的器官,儲存來自食物的各種重要營養,比如維生素B12,葉酸等;肝臟承擔著血液、脂肪酸載體,諸如三酸甘油脂,膽固醇等的生成;人體攝入的各種食物都要通過肝臟進行解毒,肝臟就一直和膽囊在不停的工作。
從中醫角度看,楊景端認為肝臟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負責全身能量暢通無阻的運輸,調節大腦功能,執行大腦的決定和判斷,同時具備調節情緒、睡眠與血壓等。
然而,肝臟雖然承擔著如此重任,卻和其它器官截然不同,它在遭受病毒等侵害時一直默默承受。
這是因為肝臟神經分布在表面,肝臟內部少有。當家庭醫生為你體檢時,通常會用手按一下你的右腹下方肋骨邊緣,問你疼不疼,那就是在看你的肝臟有沒有病變,尤其是華人多發的肝炎。而肝炎正是肝臟的主要殺手之一。
長期的慢性肝臟發炎,可能導致肝硬化,讓罹患肝癌概率大增。當肝臟長出小顆腫瘤時,人幾乎不會感到疼痛,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如果沒有定期篩檢,非常容易忽略。
如果腫瘤剛好長在膽管或門脈靜脈附近,才會很快出現症狀。一般情況下等到出現肝癌症狀時,通常已是肝癌晚期。
亞裔得肝癌機率最高
臨床發現,美國所有族裔中,亞裔得肝癌的機率最高。波士頓公共衛生局公布的癌症研究報告顯示,從1999年至2013年,亞裔肝癌的發病指數(每十萬人)從15.6增至23.1,是白人的兩倍多。
乙肝(B肝)是肝癌的風險因素之一。紐約市的一項調查發現,在中國出生、紐約生活的亞裔人口中,有超過20%的人是乙肝病毒帶原者。但有不少人並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直至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對此,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醫學系助理教授帕克(James Park)說,「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1/4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最終將死於肝硬化或肝衰竭或肝癌。亞裔社區的問題是發現癌症時都是晚期。」
西奈山醫院腫瘤外科教授施瓦茨(Myron Schwartz)介紹,在西奈山醫院,僅在2014年共收治400多例肝癌患者,其中1/4都是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亞裔。他分析說,造成亞裔肝癌的最主要原因是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見的是母子傳播,很多感染者無任何症狀可長達幾十年。
預防肝癌7要點
儘管亞裔是肝癌多發族裔,但好消息是,肝癌有較長的潛伏期,從感染肝炎到癌症發作,短則數年,長則甚至高達20年。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仍不可掉以輕心,預防肝癌也是一項持久戰。
綜合專家意見,預防肝癌至少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
1.注射乙肝疫苗,減少得肝癌機會。
2.已經感染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B肝、C肝)者,要及時治療,一旦治好可以避免肝硬化、以及演變成肝癌。
3.有脂肪肝的人,要通過運動、調整飲食、減輕體重來改善脂肪肝,避免發展成肝硬化。
4.糖尿病病人應控制好血糖,因為糖尿病患者中有多種腫瘤發病率較非糖尿病人要高,包括肝癌。有研究發現,二甲雙胍類的糖尿病用藥,可降低肝癌的發生率。
5.定期體檢追蹤肝臟健康,尤其40歲以上的男性、50歲以上的女性,及早發現及早應對,避免肝癌晚期陷入被動。
6.日常飲食留意護肝,至少要避免含黃麴黴素食品以及酒精帶來的肝臟損傷。
7.關注最前沿醫療信息,一旦得了肝癌,也不應灰心喪氣,一些新療法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功效。
請專家解答肝癌問題
為使海外華人獲得最前沿的一手肝癌預防以及治療信息,近期新唐人電視臺健康1+1節目,將邀請康乃爾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王朝陽醫生,對肝癌問題進行現場精采解答,民眾可通過如下途徑參與了解:
觀看+提問:大紀元直播間 /
時間:10月27日(週六)晚9:00-10:00
撥打熱線:855-668-5066
責任編輯:趙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