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吉祥如意 新年看台灣《歲朝清供圖》

作者:梅溪子 整理

台灣《春萌畫院》前輩畫家1947丁亥年元旦的《春窗清供》圖。(台北《沐春堂》拍賣公司提供 梅溪子編輯)

font print 人氣: 56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華夏文化傳統,大年初一人們互道「恭喜」,由來呢?傳說上古時代本來「年」是怪獸,歲末時會出來吃人,劫後餘生而倖存者過了年,親友見了面欣喜互道「恭喜」也。

演變到後來,黃曆元旦大家互相拜年,文人雅士聚會倒不好俗氣地說「恭喜發財」,那就作畫筆談賀歲、懸畫迎新年。於是宋朝以後盛行「歲朝清供」圖。

歲朝清供圖

「清供」又稱清玩,發源起於佛像前的插花、供果。後來金石、書畫、古器、盆景等等一切可供案頭賞玩的文物雅品都包涵在內。在新年新春以「清供」入畫之作,便稱之為「歲朝清供圖」。「歲朝清供圖」意蘊深遠、雅俗共賞,為年節添加祥和喜慶的氣氛,同時討個吉利。

描繪插花藝術的清供圖,花瓶有「器小雅大」的意思,松大夫長青、竹君子亮節入畫,還有梅花清高、蘭花幽香、牡丹花富貴、菊花安逸、水仙花金玉等。另外,佛手柑表福氣,仙桃象徵長壽,這些吉祥物品都是常見入畫的對象。

溥心畬《歲朝清供圖》。(台灣歷史博物館)

林玉山.台灣春萌畫院歲朝圖《春窗清供》

台灣本土前輩畫家,小時大多唸過私塾,因而早有「漢文」底子,年青時又學作詩及參加地方「詩社」,他們也以文人自居。日據時代,日本畫也旁分所謂「南畫」、水墨畫,拜師可以照畫稿臨描「四君子」梅蘭竹菊,來意表「 傲、幽、澹、逸」。

台灣嘉南地區以林玉山畫伯為首,在1932年成立《春萌畫會》,1940年後改名《春萌畫院》,注重寫生寫神題詩。在1947年丁亥,春萌畫院同仁林玉山、黃水文……等七人,在大年初一繪畫了一幅《春窗清供》圖。四十年後玉山伯重見之,欣喜地補了〈詩堂〉題款。

台灣《春萌畫院》前輩畫家林玉山、黃水文……等七人,在1947丁亥年元旦畫的《春窗清供》圖。(台北《沐春堂》拍賣公司提供 梅溪子翻攝/合成)

筆者對此圖的賞析如下:

壺闊量雅日月長,
蕊瓣金玉香滿堂,
壽桃佛手柑如意,
栗子吉利子孫昌。

還有另一詩來讚嘆前輩畫家的詩情畫意:

歲月斑痕逾花甲,台灣文人畫意佳,
吉祥字圖俱風雅,自然緣定傳天涯。

清代的《歲朝清供圖》

往前回溯歲月,欣賞二幅清代的歲朝清供圖,新年「心春」古今同慶:

清 陳書《歲朝麗景 》(公有領域)
清朝書畫家金農所繪《歲朝圖》。(公有領域)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梅待飛雪曠古緣,
    蘭伴幽谷未曾眠。
    竹立月下歎簫泣,
    菊抱枝頭秋雨憐。
    花中君子紅塵埋,
    回天無力獨徘徊。
    聖王濁世喚蓮歸,
    靈瑞跪恩返蓮台。
  • 中國書畫家馬金虎於本月8日至15日,在紐英崙藝術協會舉行個人書畫展,上週六下午舉辦了開幕儀式,馬金虎即席揮毫潑墨,吸引了眾多書畫愛好者前來參觀交流。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霍爾班以肖像畫聞名於後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藝復興畫家,霍爾班是以宗教題材開始他的職業生涯的。霍爾班在巴賽爾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畫,這些早期作品顯示出來自丟勒、格呂內瓦爾德和巴爾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國畫家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