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唐代詩人杜甫這首名詩,娓娓道出了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事蹟。1700多年來,歷代帝王將相、才子們都不斷地讚頌諸葛亮,認為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典範。然而,他死後到底身葬何處卻無人知曉,至今都是未解之謎,這是為什麼呢?
在《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役——「五丈原之戰」有著生動的描寫。
當時魏、蜀兩軍相峙百餘日。入秋之後,諸葛亮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他撐著病體在左右侍衛的扶持下巡視軍營,坐在兵車上對著前線將士們做了最後的慰問。
眾人淚流滿面,他們知道寄託著蜀國百萬軍民希望的丞相即將離開人世,先帝劉備駕崩後諸葛亮一人肩負著復興漢室的重責大任,他事必躬親,食少事繁,多次操勞過度而病倒,他的承受實在太多。
諸葛亮看著在風中飄盪的大旗,凝視著「克復中原」四個大字,心中充滿無限惆悵。秋風吹來,更帶著刺骨的寒意,諸葛亮不禁仰天長嘆:「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其有極!」這最後的喟然一嘆與五丈原的秋風、暮色連成一片,天地也為之感傷。將星殞落,諸葛亮自此走下了歷史舞台。
至於諸葛亮身後如何安排,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大意為:要葬在定軍山這軍事要地,靠山為墳,墓穴大小只容下棺材便可,入殮時僅需當時的衣物便可,不需要任何器物。
然而歷經千餘年,世人皆知位於定軍山的武侯墓只是一個衣冠塚,諸葛亮的肉身則不知下落,所以關於諸葛亮肉身的實際埋葬地點歷來就眾說紛紜,有著幾個傳說。以下是其中兩個。
傳說一
《梁州記》記載,當時前線危急,魏軍的司馬懿虎視眈眈,為了避免主帥死訊外漏,於是命四名士兵在定軍山抬著棺木向南走,直到槓斷繩爛之處便是下葬之地,然而這四人卻貪圖方便在行走一日後謊稱繩已爛去,因而回朝報告皇帝劉禪。
但劉禪聽了後覺得這四人有意隱瞞,怎可能一日就槓斷繩爛呢?於是將四人逮捕審訊,之後他們只好招認欺君。之後劉禪大怒將此四人處死,而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諸葛亮的真正葬地了。
傳說二
諸葛亮並未死去,他只是假「死」歸隱,利用道家的「屍解」之法,化物為己。而真身遁入山林繼續修道,之後收了兩個小童為徒,二人還將諸葛亮的著作《馬前課》廣泛流傳於世。
《馬前課》是一部預言性質的奇書,共有十四課,每課為一首四言詩。按時間順序,每一課都準確地預言了三國時代以後的歷史大事,最後三課更預言了今日中共的宿命和聖人救世的事件。
《馬前課》的第一課這樣寫道:
無力回天 鞠躬盡瘁
陰居陽拂 八千女鬼
這一課就是諸葛亮對他自己的預言,諸葛亮早已知道一切努力都是「無力回天」,但他還是要盡己之力鞠躬盡瘁地輔佐蜀漢。在朝中宦官當道、國事日亂正可謂「陰居陽拂」。
在諸葛亮離世後曹魏大將鍾會大舉南征,一路勢如破竹進入成都,後主劉禪出降,蜀漢至此終結。「八千女鬼」合起來,就是一個「魏」字。
當時在白帝城先帝劉備在臨終之際,對諸葛亮寄予了一切希望與誠摯的信賴:「煩丞相將詔付與太子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之後劉備一手拭淚,一手緊握諸葛亮的手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劉備甚至願意將帝位交付諸葛亮。
諸葛亮不敢接受這大禮,唯有竭忠盡智地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情、託孤之義,即使他早已預知結果如何也要堅持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成就了日後的千秋大義。
在定軍山諸葛亮的衣冠塚上,有幾個楹聯道出了諸葛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的緣由:
故國不歸,山河未遂中原志;忠魂猶在,道路爭瞻漢相墳。
生為興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