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8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銅鑼窯已有50年歷史,已傳承三代,第三代窯主、張維翰夫婦逐步踏上承先啟後的腳步。秉持前輩職人精神,他跟著在家裡服務50年的做陶老師傅徐鑫昌,學習手擠坯。徐師傅高齡81歲,專精福州式製陶技術,手擠坯功夫堪稱一流。他手握陶土動作流暢順手,陶土像是棉花糖一般,揉來揉去很聽話。
張維翰,80年次,從小在窯場長大,卻完全沒有想過未來會接觸這個行業,看著長輩辛苦的生活,心裡想著等出社會工作一定要找個錢多、事少、離宿舍近的工作,當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升高中前的暑假,為了買電吉參加熱音社,第一次踏入工廠接觸陶土,也首度瞭解做陶的辛苦。兩個月不斷搬陶、搬土終於熬過,買到了電吉他,想說就此與這個行業告別。
高中時期,生意清淡家業沒落,但家裡還是支撐他無憂的完成學業,父母陷入家業傳承的困境,但維翰仍想畢業後留在台中當上班族。真正動念回苗栗,是看見父母白了頭還艱辛的抬著出窯的水缸,察覺雙親體力大不如以前,這才讓維翰瞭解到身為獨子的責任與使命。
苗栗地區因有豐富的陶土資源,加上客家人純樸勤奮的精神,曾帶動陶瓷產業蓬勃發展,但是現在需要用大甕、大缸的人口少了,傳統窯場沒落,老師傅也逐漸凋零。家裡現成就有做陶老師傅徐鑫昌,不跟老師傅學本領就可惜了。
傳統大陶甕每個都需要手作,工序繁多,從練土的那一刻開始,到製作、陰乾、修坯、上釉、進窯燒製一直到出窯,陶甕從無到有很『厚工』,維翰發現陶甕製作過程必須細心,只要稍微不注意,都會影響燒成率與價值。
尤其大甕大缸無法拉坏,必須純手工先做一個底、再逐漸以手擠坯方式慢慢接上來,看慣了師傅做覺得應該很輕鬆,哪知道力道不對,土一下子擠多,一下子擠少,陶身變得很不均勻。其次土的乾濕度要掌握好,土半乾時,一手在缸裡、一手在外;一手拍,一手以木槌在土後面擋著,兩方面力氣要剛好互抵,否則就功虧一簣。
維翰希望有更多青年可以返鄉參與客家事業並且尋找愛陶的陶人加入,讓傳統產業和老手藝不失傳,窯業才能繼續蓬勃發展下去。維翰的妻子來到這個家就幫忙陶刻、浮雕,還有處理公司的文書工作。維翰說:很感謝她能體諒也願意接受這個行業,通常女生不太敢嫁到這種傳統產業的家庭。
維翰現在是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的學生,因為來自陶藝界的人士來此聚集,形成砥礪的力量,他想藉由觀摩學習,讓傳統陶業更有藝術之美。他也不斷精進自己,陶藝作品參與2017、2016苗栗陶 <臺灣柴燒藝術節> 柴燒陶藝創作展、2017 陶藝乾坤「苗栗縣陶藝協會第九屆會員聯展」。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於12月「106年補助大專院校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暨106年度客家青年創新發展獎頒獎典禮」就頒獎給5位客家青年,張維翰也名列其中,表彰他熱衷傳承客家事務並有創新成果。
維翰於103年成立「銅鑼億品企業社」,挑下繼承家業的重擔,自己拜老師傅學藝不停歇,加上胞姊回來幫忙,105年結婚後妻子再加入營運團隊,如今寶寶即將出世,又將增加一名生力軍。維翰還希望推展傳統客家文化,讓民眾認識傳統陶缸文化與其實用價值,並且增設展售、展覽區及故事館.是個頗有想法的年輕人。看來「買缸找甕,請到銅鑼窯!」的願景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