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名不為利,公費留奧的音樂教育者曾芋蜻退休後,十年來獨自開車深入部落協助偏遠學校成立音樂社團,只為履行30年前自許的心願:教孩子音樂技能,給孩子表演舞臺,建立自信並回饋社會。
如今孩子們正透過音樂展現臺灣生命力。
透過音樂展現臺灣生命力
「日月潭國際花火音樂嘉年華」於每年秋季舉行,連續三周的大型戶外音樂會與璀燦浪漫的煙火,為風光明媚的風景區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已成為日月潭的年度盛事。
有別於一般大型音樂會,演出者既不是演藝人員,也不是大型樂團,而是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犯保協會)」南投分會合作舉辦,邀請在地國中、小學,包括水里民和國中、埔里宏仁國中、明潭國中、國小等學生社團聯合演出,希望透過音樂表演讓外界「看見臺灣生命力、看見臺灣新希望」。
2017年演出的節目包括戰鼓、獨輪車、布農族合唱、雙鋼琴、舞蹈、室內樂、行進樂旗隊等,兩個多小時充滿活力的精采表演,吸引超過8000名遊客參與。活動現場結合義賣為犯保協會募款,民眾也踴躍響應。這樣深具意義的活動已舉辦多年,幕後推手是一手策劃整個活動的音樂總監、一位默默協助偏鄉學校音樂社團長達十年的退休音樂老師曾芋蜻。
30年的心願水到渠成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藉由音樂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品格,從而翻轉人生。」這是曾芋蜻對偏鄉孩子的期許與信念,而讓她堅持10年、無怨無悔地深入原住民部落,協助偏鄉學校音樂社團的動力,則是埋在內心深處長達30年的一個「心願」。
曾芋蜻從小展露音樂天賦,青少年時期即為南投縣歌編曲,國中時連續三年獲全省鋼琴比賽青少年組前三名,取得「天才兒童」資格,於高一下學期公費保送奧地利深造。出國前,曾芋蜻在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前身),擔任享譽國際的女指揮家郭美貞指定的鋼琴伴奏,是當時創團以來最年輕的鍵盤手;學成回國後再回省交,並兼任教育部的音樂輔導員,負責南投縣。
曾芋蜻回憶輔導員的工作經歷,由於生活方式、語言都格格不入,彼此難以溝通,「每次就是坐著公務車到那邊(原住民部落),然後被當成貴賓,可是輔導員根本就沒做事啊!因為不知道要輔導什麼?」她覺得問心有愧、「無功不受祿」,因此兩年後辭去輔導員工作,回歸學校擔任音樂老師,從此專注於音樂的養成教育。
兩年的音樂輔導員工作,曾芋蜻跑遍南投縣的原住民部落,雖然「沒做什麼事」,卻發現偏鄉資源十分匱乏,原住民孩子缺少良好的教育環境,看不到未來,因此曾芋蜻在心裡發了一個願:「總有一天要再回來,當我有能力、有機會的時候,一定要想什麼辦法(幫他們)。」這個心願埋在內心深處長達30年,直到10年前從教職退休後,她覺得:「時間到了,天時地利人和,就開始做了!」
跳脫名利 協助偏鄉學校音樂社團
「現在的家庭結構很複雜,正常家庭很少,尤其是偏鄉。」曾芋蜻說,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和學校環境,所以他們容易迷惘,一不小心就會隨波逐流。
曾芋蜻說:「音樂是一個美的教育,學音樂能學到的東西太多了。」她決定用音樂陶冶孩子的性情、培育良好的品格,引導他們走向希望的未來。她認為只要給孩子「多一點的關心,讓他覺得人可以依靠,每個孩子都有變得更好的可能」。
於是曾芋蜻開始了協助偏鄉學校音樂社團的工作,她從各種管道獲得需要協助學校的訊息後,就「自告奮勇」地前去毛遂自薦,一開始常會遭到質疑,也有學校覺得很麻煩,不需要這麼辛苦而拒絕,讓她感到很挫折。
但當對方感受到曾芋蜻不拿錢也不想曝光,純粹義務性幫忙的熱誠,就會樂意接受她的協助。「你只要跳脫了名跟利,就會發現能做的事情好多。」曾芋蜻說:「我不會利用這些來獲取名利,一切都是義務,我只是希望能影響孩子跟老師。」
幫學校發展特色 成熟就放手
獲得學校信任後,曾芋蜻會先了解學校的特色,找出能夠發展的項目,如合唱團、管弦樂、戰鼓、行進樂旗隊等,幫忙募集樂器、找資源,與在地的老師一起指導孩子練習,她說:「在地的老師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能帶動他們,因為要生根,那就一定要在地的人去做。」
當一個學校成熟了,曾芋蜻就放手,再找下一個學校。她說:「例如我覺得資源都夠了,也有人接手可以去做這件事情,我就可以去找下一個需要幫助的學校。」
曾芋蜻說「人要走正向、有善念」,想做的事就自然水到渠成,當她想找協助的學校時,相關的訊息就會出現,包括廣播、報紙或熱心人士的推介。看似偶然,其實是:「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我只是有一個想法。」
給孩子舞臺建立自信
只要得知哪裡需要協助,曾芋蜻即毫不考慮地前往義務指導。當她偶然從廣播中聽到阿里山的山美部落缺乏教育資源,她就發願要用音樂培養孩子的品格,每周開車往返臺中、阿里山,指導部落孩子彈鋼琴、爵士鼓和歌唱。
了幫山美國小孩子學習小提琴圓夢,曾芋蜻不但幫他們募琴,還找來和她一樣有熱忱的教師謝淙硯義務教琴,並帶領他們到清境風車節、日月潭花火節演出。
雖然原鄉孩子比較封閉、排外,曾芋蜻總能很快地獲得孩子的信任,她說:「我覺得我有孩子緣。一進去學校很容易讓孩子願意跟我說話。」良好的師生關係讓孩子樂於學習。
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學習一段時間後,曾芋蜻會安排參加比賽、辦成果發表會或參與活動,她說:「孩子自信的來源要在舞臺上呈現,在演練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他體會不到。可是站在舞臺上之後就不一樣了,他們就會知道說原來我可以這樣做、原來我可以站上舞臺被大家看到。這很重要。」
孩子的成長改變了家庭
有了展現才華的舞臺,孩子的學習變得積極、進步神速。如水里鄉民和國中濁岸合唱團2017年參加全國合唱比賽獲國中組三冠王,埔里宏仁國中行進管樂團獲得2017年全國音樂比賽行進管樂特優、臺灣國際行進樂旗隊公開賽國中組第一名,成績斐然。曾芋蜻第一個協助的仁愛鄉親愛愛樂弦樂團,2017年在「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大放異彩、獲得優勝。
孩子們的成長與改變觸動家長,家庭生活也跟著改變。曾芋蜻常鼓勵學生:「你們不要羨慕任何人的出身比你好,沒有『比你好』這件事情,而是你能夠用你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你的家庭。」
重視品德養成 回饋社會
曾芋蜻希望孩子不只學音樂,更重要的是品德的養成,讓他們能夠看到未來的希望,所以除了要求孩子扎實的基本功,她盡可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以身教引導孩子正向發展。多年來每逢周休,會將孩子分批接到家裡住宿,讓他們享受家庭般的溫暖,自由自在地彈琴、唱歌或寫功課。
她希望孩子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並懂得感恩圖報、回饋社會。她說:「我希望我的孩子學音樂可以學到更深一層,就是讓孩子思考從音樂裡面能得到什麼,又能夠給別人什麼?」
一個偶然的機會,曾芋蜻與一位在地方法院檢察署當法醫的家長交談,希望孩子不只是普通的發表會,而是讓他們可以去幫助他人。正好當時朋友的親戚發生一個重大的社會案件,當事人求助無門,「我就問這位家長,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忙這個當事人?他建議可以來犯保協會。」
「我覺得感恩不是放在嘴邊,而是行動。」於是曾芋蜻積極媒合日月潭風管處與犯保協會南投分會合作,從2010年開始,每年舉辦募款音樂會,2015年起更與日月國際潭花火節結合,將義賣所得捐給犯保協會,她說:「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這樣子能夠站上國際舞臺,也能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同時也邀請受害人家屬觀賞音樂會,「讓他們來看別人在為他們做什麼」。
十年來,家住臺中的曾芋蜻像獨行俠般,獨自開著車前往偏鄉履行她的「心願」,默默守在幕後,幫助無數學校,從不居功,背後沒有任何組織支持,只有一群忠實的家長跟隨,提供資源、幫忙募集樂器。每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都很辛苦,曾芋蜻無怨無悔、甘之如飴。
她希望孩子畢業之後,「在未來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在他的心中都會有音樂,或者他會記得曾經有這麼一個老師站在他這邊,將來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這就是最重要的。」
曾芋蜻說自己的生命因這些孩子而精采,不但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很幸運;看到孩子能夠展現自信、改變自己「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對未來的期許和規劃,「一切看因緣,凡事不要設限。」
──轉自新紀元周刊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