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製糖第六卷──飴糖(麥芽糖)
飴餳(讀怡行,麥芽糖或穀芽糖)用稻、麥、黍、粟都可以製造。《尚書.洪範篇》云:「稼穡作甘」(稼穡讀架色。句意:糧食可以產生甜味),從這裡可知其中的道理。方法是將稻、麥之類浸濕,生芽後晒乾,然後煎煉調化而成。白色的是上等品。赤色的叫膠飴,一時在宮中受到重視,含在口中即溶化,形狀像琥珀。南方製造糕點的人,把飴糖叫作小糖,這是針對蔗糖而取的名。人通過技巧將飴糖製成很多甜食,不勝枚舉。惟有宮內食用的名為「一窩絲」的品種,是否流傳下來便不知道了。
原文
《天工開物》甘嗜第六卷──飴餳
凡飴餳,稻、麥、黍、粟、皆可為之。《洪範》云:「稼穡作甘」。及此乃窮其理。其法用稻麥之類浸濕,生芽,暴乾,然後煎煉調化而成,色以白者為上。赤色者名曰膠飴,一時宮中尚之,含於口內即溶化,形如琥珀。南方造餅餌者謂飴餳為小糖,蓋對蔗漿而得名也。飴餳,人巧千方,以供甘旨,不可枚述。惟尚方用者名「一窩絲」,或流傳後代,不可知也。 #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