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春引水種池鹽 南風起一宵結成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食鹽──池鹽
(中國)國內有兩個池鹽產地:一處在寧夏,供邊鎮食用。另一處在山西解池,供應山西、河南諸郡縣。
解池位於安邑、猗氏、臨晉之間,池外有城牆護衛。池水深處,其色暗綠。當地製鹽者在池旁將地犁成畦壟,將池內清水引入所犁的畦中,切忌濁水混入,否則就會淤塞鹽脈。
池水種鹽在春季進行,遲則水成紅色。待夏秋之交,南風大起,則一夜之間即結成鹽,名曰「顆鹽」,即古書所謂「大鹽」。因為從海水熬出的鹽細碎,而池鹽顆粒較大,故名「大鹽」。此鹽凝結之後,掃起之後即可食用,種鹽的人要將掃的一石鹽交官府,自己只得幾十個銅錢而已。
海豐(今河北鹽山)、深州(今河北深縣)引海水入池,曬成的鹽不用煎煉,凝結之時,掃取即食,與解鹽同。但成鹽時間不靠南風,則與解鹽大不相同。
原文
《天工開物》作鹹第五卷
池鹽
凡池鹽,宇內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池,供晉豫諸郡縣。解池界安邑、猗氏、臨晉之間,其池外有城堞,周遭禁禦。池水深聚處,其色綠沉。土人種鹽者,池傍耕地為畦隴,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濁水參入,即淤澱鹽脈。
凡引水種鹽,春間即為之,久則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風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即古志所謂大鹽也。以海水煎者細碎,而此成粒顆,故得大名。其鹽凝結之後,掃起即成食味。種鹽之人,積掃一石交官,得錢數十文而已。其海豐、深州,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也。#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