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天工開物》作鹹第五卷 食鹽

《天工開物》造物賜美味 無所不「鹽」

作者:宋應星 譯者:李淑芬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食鹽第五卷

宋子說,大自然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之氣,由此又產生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行中的水潤濕而流動.具有鹽的鹹味。周武王訪問箕子時,才得知這個關於五行的道理。人們吃的酸、甜、苦、辣四種味道的食物,經年缺少其中之一都平安無事,唯獨食鹽,十日不吃,便身無縛雞之力、疲倦不振。這不正好說明大自然產生水,而水中的鹽質是人體活力的源泉嗎?四海之內、邊荒以外,都有不能種植蔬菜五榖的不毛之地,但食鹽卻巧妙地到處都出產,以待人取用,其原因何在呢?

鹽的出產

鹽的出產來源不一,大約可分為海鹽、池鹽、井鹽、土鹽、崖鹽、砂石鹽六種。這還不包括東北少數民族地區的樹葉鹽(例如吉林的西河柳)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光明鹽。中國境內的海鹽產量占十分之八,而井鹽、池鹽、土鹽等占十分之二。這些鹽有的是靠人力萃取,有的是靠天然產出。總之,那些舟車不通、運不到鹽的地方,大自然也會提供鹽產。

原文

《天工開物》作鹹第五卷

宋子曰:天有五氣,是生五味。潤下作鹹,王訪箕子而首聞其義焉。口之於味也,辛、酸、甘、苦,經年絕一無恙。獨食鹽,禁戒旬日,則縛雞勝匹,倦怠懨然。豈非天一生水,而此味為生人生氣之源哉?四海之中,五服而外,為蔬為穀,皆有寂滅之鄉,而斥鹵則巧生以待。敦知其以然?

鹽產

凡鹽產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種,而東夷樹葉、西戎光明不與焉。赤縣之內,海鹵居十之八,而其二為井、池、土鹼。或假人力,或由天造。總之,一經舟車窮窘,則造物應付出焉。#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紅色。(其質紅花餅一味,用烏梅水煎出,又用鹼水澄數次。或稻稿灰代鹼,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則鮮甚。染房計便宜者先染蘆木打腳。凡紅花最忌沉、麝,袍服與衣香共收,旬月之間,其色即毀。凡紅花染帛之後,若欲退轉,但浸濕所染帛,以鹼水、稻灰水滴上數十點,其紅一毫收傳,仍還原質。所收之水藏於綠豆粉內,放出染紅,半滴不耗。染家以為秘訣,不以告人。)
  • 造藍澱時,要是葉與莖很多,便放在窖裡,少的放入桶內或缸內。用水浸泡七天,自然會浸出藍液。每一石藍液放入石灰五升,攪動數十下,藍澱很快就會結成。靜放後,藍澱便沉於底部。近來所生產的藍澱,多是用福建人在山上遍種的茶藍製得,其數量比其他各種藍的總和還要多好幾倍。他們在山上將茶藍裝入竹簍內,由船運到外地出售。製造藍澱時,將漂在上面的浮沫取出曬乾,名為「靛花」。放在缸內的藍澱,必須先和以稻灰水,每天手持竹棍不計次數地攪動,其中最好的叫作「標缸」。
  • 紅花是在園圃中用種子種的,二月初下種。如果種得太早,待苗高一尺時,就會有黑螞蟻般的蟲子將根吃掉,使苗死亡。種紅花的土地肥沃時,苗可長到二、三尺高。這就要在每行打樁,綁上繩子,將苗橫攔起來,以防狂風折斷。如土地不肥沃,苗只長到一尺五寸以下時,就不必這樣作了。
  • 宋子說,自然界生長五穀以養育人類,穀粒包藏在黃色的穀殼裡,像身披「黃裳」一樣美。稻以糠為殼,麥以麩為皮,粟、粱、黍、稷的籽實也都隱藏在帶毛的硬殼裡面。去掉雜物取得其精華來食用,這種道理是顯而易見的。講求飲食美味的人,食不嫌精緻。加工穀物所用的杵臼,有益於萬民,系取自「小過」(上雷下山)上動下靜的卦形而製造。發明這類技術的人,怎能是一般人而不是天才呢?
  • 將帶着露水摘取的紅花搗爛,放入布袋中用水淘洗,絞去黃色液體,然後取出來再搗,放入布袋中用發酸的淘米水再次淘冼,再絞去汁液。用青蒿(菊科)在上面蓋一夜,捏成薄餅,陰乾後收藏起來。
  • 水稻收割之後,要脫稈取粒。手握一把稻稈擊取稻粒的佔一半,將稻都放在場上以牛拉石磙(讀滾)碾取稻粒的也佔一半。以手擊取稻粒,被擊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穫時如雨天多晴天少,田間和水稻都濕,則不可上場,便用木桶在田間就地擊取。晴天稻乾,則用石板擊稻更為方便。
  • 隱世2000年,在特殊的時代被重新發現,神祕的羊皮古卷,記載的是神的預言?為什麼教廷卻不敢承認它的存在?
  • 至今無解的神奇傳承,目不識丁卻能唱頌數百萬文字的英雄史詩。西藏說唱藝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神力相助?
  • 蔓延中的疫情方興未艾,人類在力尋出路之餘,其實,還得回歸原點,重新審思自古以來瘟疫的真實面貌,才能找到正解良方。
  • 江浙一帶有一個人叫鄭夷甫。他少年有為,令人羡慕。嘉祐年間,在高郵做官。后來遇到了一個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時間,沒有不準的。鄭夷甫叫他一算,原來自己只能活35歲。他一下子就開始感傷起來。有人勸他學一學《老子》或是《庄子》來給自己寬寬心。后來听說有一個和尚,坐在那里和別人談笑中而圓寂。鄭夷甫听了感嘆說:「我不能長命百歲,那也要象這個和尚一樣,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到了那個日子前十天,他四處走親訪友道別。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來到屋外的一個亭子里,親自叫人打掃燒香。就在揮手指畫之中,突然就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