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升學規劃專家馬振翼(Steven Ma)被稱為「破解籐校招生密碼的人」,他24日於法拉盛市政廳舉辦的教育講座中指出,GPA、SAT分數只是進入長青籐名校的門檻,並非全部。在同等水平下,要想敲籐校門,課外活動的「獨特性」能顯示與眾不同的優勢,但這點又往往不為華人家長所知。
馬振翼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入華爾街在摩根丹士利擔任對沖基金分析師,當過高中數學老師,後又創辦了美國智勝教育集團 (ThinkTank Learning),曾任加州亞太裔事務委員會委員兩屆,是當時唯一的華裔委員,今年4月被任命為加州大學董事會董事遴選委員會委員。
他認為影響大學申請有12個因素,他創編了一套大學申請評估模型,把這12個因素列入該數學模型,為「運用數學方式去破解大學升學密碼」的第一人,這些因素包括:GPA(高中平均成績)、SAT成績、GPA的趨勢(是上揚還是下走)、課外活動、獲得的獎項等等。
課外活動「獨特性」顯優勢
他表示,學業成績不是全部,當兩個學生在GPA一樣的情況下,課外活動時間多的那個學生,占有優勢。尤其是課外活動的「獨特性」非常重要。
他說:「美國的大學升學體系是『互相競爭的體系』,不像大陸和臺灣,三個同學都考高分,三個人都可以進清華、北大,但美國不同,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他』」。
美國有3.7萬所高中,每個高中都有第一名,即美國每年都有3.7萬個第一名的學生高中畢業,但八所長青籐大學加上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頂尖大學,所有招生人數加起來也容納不了3.7萬個第一名,「在一所學校中,我進了,你就比較難進了,你進了,他就比較難進。這時,課外活動的獨特性就體現出來了。」
美國大學申請是「少數者贏」
他說,大學申請永遠都是「少數者贏」(minority always win)的遊戲。這種「少數」包括人種(如申請哈佛的非裔少,若非裔申請哈佛,他們的機會就大)、地域、背景、個人故事、參與的社會活動等,要「越少數越好」,因為美國的大學都想均衡他們學生的代表。從大學申請的角度講,要「儘量做少數的事情」,「儘量做與你的故事有關的事情」,人無我有,顯示出獨特性。
他舉例,曾有一個學生GPA、SAT中下,馬振翼建議他去殯儀館做義工,這個學生在大學申請中說,通過這項工作他明白了生命的可貴,後考入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醫學院;又有一個學生痴迷打電動遊戲,學習成績只有F,馬振翼跟他母親講,不如鼓勵孩子在電動遊戲上去做一點事情,這個孩子後來花了8個月時間寫了一款電動遊戲,以2萬多美元賣給了一家電玩開發公司,這件事情給予他自信,他把自己的故事寫進大學申請自述,後被康奈爾大學破格錄取。
18歲前找到興趣所在
但華人家長往往喜歡跟風,而且大陸、臺灣的教育比較抹殺個性,強調統一,這個觀念根深蒂固,到了美國也改變不了,「只盯著GPA、SAT,很難進頂尖大學,而且孩子也很難成為『大師』」。
馬振翼還強調說,世界級的大家,愛因斯坦、喬布斯、比爾蓋茨、馬雲等,「決定他們成為世界級大家的一個共同點,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在18歲之前,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為了興趣,他們可以如痴如醉,最終成為大家。他建議學生,「在18歲之前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是最重要的」。◇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