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三)
問:美國對繪畫教師有嚴格要求,除了技法的傳授,教師還應該有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是嗎?
曹醉夢:是這樣,每個人的心理差異很大,學畫畫也是美育的過程。只會畫畫的人不一定會分析兒童的心理特點,這些專業的訓練大有必要。
人來到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一開始是從嘴的觸碰感知開始,嬰幼兒對物體冷熱、軟硬等認識和記憶積累漸漸有了自己的經驗,有了語言能力後,用語言與動作和大人溝通所思所想,但是語言和動作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好地讓孩子滿意。比如5歲以前的孩子們往往習慣用線條和色彩抒發思想,這是孩子形象藝術思維的萌芽,這個期間孩子的「作品」被稱為塗鴉期。
塗鴉期的孩子對線條的粗、細、直、曲、圓潤、密集度都會有自己的目的,對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極為敏感,此時我們建議家長能給孩子色彩純度較高的顏色,如油畫棒,孩子會很「過癮」,而彩色鉛筆顏色不鮮豔、馬克筆的水性顏色易弄髒畫面以外的地方不建議使用。
對新入繪畫班的孩子我們都會考察一下孩子的繪畫能力,對記憶力、想像力有個瞭解,與家長溝通,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形象思維能力和「天分」確定每個學生學習的方向。即使在一個學習班上,一個主題練習,對孩子的要求也會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潑辣,拿筆就畫,跳躍的思維會使畫面線條起伏很大,色彩大膽誇張,但是局部的觀察不會仔細,往往「畫眼」部分不會很精采;而有的孩子記憶中的物象很具象,小的零部件都會記住或畫出來,但是整體佈局會顯出「小」而放不開,不會對全局的掌控,創造力不足使得不敢畫,以致影響以後具體的造型能力……
明慧學校招收6歲以上的學生,此時孩子詞彙量增加,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好奇,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提高,對塗鴉期的「繪畫」已經不能滿足了,他們需要將簡單的語言線條更加形象化,但此時孩子的形象思維往往是平面的,對立體的形象少有概念。此時我們不主張孩子觀察、表現立體形象,不能讓孩子擦掉桌子原本看不到的兩條腿(孩子的印象中桌子是四條腿的),此時桌子的四條腿能不能平穩不是他們關心的,孩子就是要將記憶中的物體用自己的畫筆表現出來,哪怕是荒誕、離奇的組合都好,重在調動孩子的記憶力和想像力。
一個6歲的小男孩和媽媽住過喜來登酒店,對酒店大樓和停車場一角很敏感,調動記憶後,潑辣大氣地畫出一棟大樓,當然窗戶和門都是記憶中的概念樣式,主觀成分很濃。我請他講講畫面的物件、線條和色彩時,令我吃驚的是,他說忘了喜來登的「燈」在哪了,喜來登得有個大「燈」啊!但是他說沒看著,於是就按照自己家的一個檯燈樣式,畫在停車場……他覺得有這個大燈,這個酒店才能叫「喜來燈」。
此事引出來一個話題,有些家長關心孩子「過度」,每次繪畫課結束,會看看孩子畫的畫。此時的鼓勵很重要,但是大人總覺得孩子沒長大,是低能的,用成人的視角審視孩子的畫,永遠也不會覺得好。一個媽媽看到9歲兒子畫的梅花,說,畫的這是什麼呀,一點都不像,梅花應該是這樣的、樹幹應該是那樣的……其實國畫表現梅花的方法,兒子的知識已經超過了媽媽,但是大人過度的干預,孩子對已經掌握的技能產生懷疑,那麼對老師就會失去信任,結果可想而知了。構建孩子的知識結構,家長和老師的信任配合至關重要。
問:您曾說過學畫畫能增強人解決困難的能力,是培養「總統」級管理人才的最好方法,畫畫真的能這麼大作用嗎?
曹醉夢:我說的畫畫能培養「總統」級人才是開個玩笑,這個世界「總統」級人才畢竟是少數,還是大眾化的平民多,但是民眾中的成功者確實具備非凡的思維能力,畫畫的過程就是統領全局能力的訓練。
比如畫中國畫,一張宣紙沒有任何繪畫元素,也沒有矛盾衝突,畫者第一筆無論是墨點還是線條,一落在紙上矛盾便產生了。高了低了、大了小了、墨色如何、中側鋒是否如意、拖筆還是逆筆、水分多少、產生的湮化效果如意否?都要在畫前醞釀,但中國畫效果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很多,本身就具大矛盾。
毛筆本身就是一個調色盤,這是與西方繪畫大不同之處。落筆後效果往往和自己醞釀的有差距,那麼就要調整,解決一再產生的諸多矛盾。落筆的果斷、利落和猶豫、遲緩在宣紙上的痕跡大不相同,一個筆跡物象一筆畫出和幾筆畫出意義大不一樣,是中國畫的難點,課上要苦練的。這個過程是個人修養學識、技能掌握程度的綜合體現,這就要求畫者畫前要有充分的心理醞釀過程,當然長時間的筆法墨法練習是前提。
古人畫畫、寫字前的研墨時間很長,其實研墨的過程就是細細揣摩,培養情緒的過程。研墨的環形往復動作和速度與思維運動很相似,歸納起來,大膽、果斷、細心、負責的中國畫畫法以及解決矛盾的習慣與負責態度與「總統」級人才的思維要求何等相似?這難道不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神力」嗎?有些人,包括孩子、成人,做事優柔寡斷、馬馬虎虎、拖拖拉拉,總希望別人幫助而自己不願盡力……畫畫是最好的矯正方式。中國畫的用「一物拖萬物」、「小技帶大能」正是一種哲學思想。@
(點閱【醉夢話丹青】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