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9月23日訊】「電子金融」(Fintech)近年來在大陸迅猛發展,因此被日媒稱為使用「電子金融」大國。日前日媒一名專欄作家撰文分析了中國人之所以熱衷於使用這一新的金融工具的原因,其中的一個原因竟然是在流通領域假幣太多。
據日經中文網專欄作家柯隆分析,任何新出現的事物基本都是源於人們對現有事物不滿,中國電子金融獲得極大發展也源於此。因為中國的金融業被國有銀行壟斷,銀行無法給大量儲戶提供小額支付服務。而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社會,個人儲戶每天買東西的需求很大,但銀行不能提供相關的服務。
相反,網購的門戶網站就非常靈活,只要有智能手機並下載一個付款的相關軟件,開個賬戶,並存一些錢在賬戶中,就隨時可以上網購物,非常方便。
其次,因為大陸流通領域假幣太多,而收一張大面額假幣就可能使自己一天或者幾天的辛勞付諸東流,所以商家和個人都願意接受非現金支付的方式。
再有,信用卡在中國雖然有推廣但是並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因為在中國沒人會相信你的信用,所以住酒店必須出示身分證。但是網上支付功能和國外的借記卡相似,借記卡不能透支,所以,網上支付功能彌補了中國社會的信用不足。
據中共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布的《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2016)》顯示,去年中國移動支付業務已有257.1億筆,金額157.5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85.82%和45.59%。
大陸無現金支付目前有兩大平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對客戶數據以及由這些數據帶來的金融和其它業務通道的爭奪也日趨激烈。
而無現金支付在現實的使用中也出現了一些爭議,比如,大陸商家拒收現金現象。《香港經濟日報》8月8日撰文認為,造成這種先現象是因為大陸手機普及、移動支付技術成形,造成了無現金支付走得太快了。看似國際超前的中國無現金支付,卻面對著的是一個沒有準備好的社會。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