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求職難 歸國心理學博士談親身經歷(上)
【大紀元2017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漢採訪報導)近日,一篇海外留學人員歸國就業榮景不再,平均起薪大幅降到3500元的新聞再度引發留學生家庭及希望留學的家庭的極大關注。
數據顯示,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25萬人。隨著西方國家簽證的收緊,2017年的歸國人數預計突破60萬。相較於2007年回國人員總數為4.4萬人,十年間留學回國人員總數暴增10倍。
隨之而來的,一度被視為可找到更好工作機會的黃金門票的留學文憑也在迅速貶值。目前留學歸國人員的起薪也從當初的平均起薪10000元人民幣下降到3500元人民幣。這個落差,成了歸國求職者及學生家長們的心病。為此大紀元記者採訪了歸國華僑心理學博士楊寧遠先生。
楊寧遠博士,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博士,賓州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後,著名華裔腦認知科學家,矽谷軟件公司人機互動設計師。楊博士發明的記憶引擎英語教育項目得到廣泛的應用,也被業界稱為「記憶引擎之父」。
2007年楊博士歸國創業,然而所遇到的一切卻是事先無法料到的。歷經劫難後,楊寧遠博士通過親身經歷講述了他對中國社會的觀察,以及對出國留學及歸國的看法,值得留學人員借鑑。
記者:楊先生您好,請問您是哪年出國的?什麼時候回到中國?
楊寧遠:我1990年來到美國紐約留學,2003年拿到綠卡。這一年因為在中國搞公司就開始經常回國。因為在推廣中公司也出了很多問題,身體也搞垮啦,找了一個相對輕鬆的工作,2008年到河南一個大學教書。
記者:您研發的是什麼技術,為什麼要回到國內推廣?
楊寧遠:因為我是學心理學的,我在美國矽谷公司研發了一個技術「記憶引擎」。就是用在電腦裡邊,設計一個智能化的軟件幫助人加快記憶。這個產品出來以後很受歡迎。當時中國國內的學生學英語困難,首先就是單詞數量不夠。十幾年來,雖然公司不順利,但是這個技術、這個產品的生命力還是很強大的。
當初代理我這個產品的公司,一個在美國上市,一個被上市公司訂購,都是用我這個核心技術。所以現在國內有十幾家公司,都是在做這個,都是在用這個技術來做。
後來在學校裡面,我繼續研究人腦的潛能開發,因為這個記憶引擎開發人的記憶力,學生用了以後,這個學習的記憶力,不僅單詞記得多,記憶力還會變得更好,就像健身器材一樣,它把大腦記憶鍛煉了以後,其它的成績都會提高,老年人記憶力增強,這個效果非常明顯。這個就是大腦潛能開發,應該是這個世紀科技最熱門的命運。所以後來我在學校研究人腦的潛能開發,也研究這個組織,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它的潛能的開發。
其實這個關鍵在於它對訊息系統的優化,一個國家、一個名詞它的文化、它的制度、它的科技,怎樣設計怎麼架構政治體制,一個公司怎麼架構它的股東會,它的公司章程怎麼定它的企業戰略,跟詮釋這些軟性的東西,在決定個人這個有機體有好的組織前途和命運,我是從這個角度。
我是研究大腦的,我認為人關鍵的頭腦神經系統,決定人的命運和其它跟健康有關的命運,是由頭腦中的訊息思考來決定的。就是要用正念、正思維、正行,用這一套東西,人生就會比較順利。但是怎麼來修行,怎麼來不斷的修正自己,這些就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課,這在我們東方的文化裡面是博大精深的,佛法的修煉,儒、釋、道的修煉都是自我優化。在自我優化裡邊,因為它沒有科學領域的系統研究,我研究了十幾年,我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對於東西方文明的融合、對於未來世界的走向,我認為這是個重要的科研領域,人腦的自我優化,我是從這個角度來研究人的學習,研究創業、組織管理,甚至國家的政治體制的設計,憲政、法律,研究這些東西。搞了這麼多年。
其實我是自己對心理學發生了興趣,我當時在北大本科讀的是核物理,當時在北大的座位不夠,我就儘量地去書庫裡面東看西看。我從小喜歡看書,看到很多的期刊、圖書,天天都泡在圖書館裡,看到很多東西,後來看膩的時候,開始對社會比較感興趣,我就覺得一個社會、歷史的走向,有的關鍵是由人心來決定的,尤其是關鍵的人物,它的一個決策、一個思考、一個政策能不能行得通?我覺得人心這個東西是很有意思的。
一方面我是學習,一方面是社會現象,我對這個心理學就著迷啦。研究了很多年,想轉心理學,那個時候國內不讓轉。我在國內讀完碩士,我讀了一個核醫學的碩士,讀完以後還是想學心理學。
90年代,也是89六四以後,那個時候留學剛開始,那個時候覺得應該出國到國外去看看,就聯繫出國。當時聯繫了一半物理、一半心理學的學校,有一個學校給了我獎學金,我就去了一個心理學的學校,是這樣換了一個領域。
也巧,1990年到2000年是美國的腦十年,國家投資了很多的資金來研究大腦,我正好趕上這十年。從美國紐約上大學到賓州去讀博士後,到市場去做研究,正好十年。畢業後開始做科學研究,一開始就到了美國矽谷公司創業。我開發了這種記憶型的產品,那個時代在美國舊金山灣區是個很有名的產權,天天打廣告,後來有了知名度以後,國內有人就找到我,我就跟著回國來推廣。
沒想到一回來就遇到了災難。我覺得「山寨」是這個國家的戰略,可能大家不說。回國以後發現產權幾乎不受保護,國內代理商都是自己拿來開發,你打官司也打不贏,後來我就一直打官司,打得身心憔悴,身體也出了問題,我就離開公司,出來學習來啦,這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從2005年開始打官司,前前後後打了十來個,都是產權官司,把美國公司都打破產了,後來沒辦法了,就倒閉啦,欠了律師費,非常慘烈。
因為我當時覺得很不服氣,你代理我的東西,卻偷去搞。後來才覺得這個天時、地利、人不和。那個時候中國產權保護確實是……其實都打贏了,都打贏了也拿不到錢,但花了很多律師費。我想也是一種歷練吧,所以現在法律意識就比較強,也是一種學習吧。
記者:聽說您的家裡也遭遇了一些磨難?
楊寧遠:因為我愛人有一個冤案,近幾年我一直為她這個冤案奔走呼籲,奮戰了兩年,她現在取保出來了,但案子還沒有了結,因為她的身體在800多天的關押期間受到很多傷害,所以一直在家裡面休養,我也藉機休息休息,同時也規劃規劃自己下一步要做點什麼,我覺得停頓下來一下、思考一些東西也挺好的。(待續)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