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以史為鑒

【祕檔】中共中央軍委葬送兩萬西路軍性命

【大紀元2017年08月09日訊】1937年3月,兩萬紅軍戰士在祁連山被西北軍閥打敗,埋骨高原,幾近全軍覆沒,大批女兵被姦殺和淪為乞丐,只有四百餘人突圍逃到烏魯木齊,史稱西路軍慘敗。

在中國大陸的教科書中,所有「黨史」課都宣稱,西路軍慘敗是由於執行了張國燾的「逃跑主義」和「分裂主義」路線。這起源於毛澤東的定性:「西路軍的失敗是張國燾右傾機會主義逃跑路線的失敗」。

近年披露的大量文獻檔案表明,西路軍將領是嚴格按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指示指揮軍隊行動的。而當時中央軍委的核心成員,是毛澤東和周恩來。

不能告人的歷史真相是:毛澤東、周恩來策劃西路軍慘案,借軍閥之手葬送西路軍兩萬人的性命,又把慘案的罪責強加在張國燾頭上。

領命接受蘇聯援助、打通國際路線,西渡黃河成為孤軍

毛澤東假共產國際之力,被莫斯科首肯為中共領袖,取消了張國燾的臨時中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地區會合。當時張國燾的紅四方面軍有8萬多人,裝備精良;而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的紅一方面軍只有不到8,000人,裝備落後。毛不願張國燾的四方面軍全部人馬進入陝北蘇區,主要是擔心張國燾藉機發動兵變,用武力改組中央機構,奪取最高權力。

當時中共有一個總的行動方向,就是按照蘇共的意思打通國際路線,讓紅軍到外蒙和新疆建立根據地,毗鄰蘇聯。斯大林希望中共紅軍牽制日本從東方進攻蘇聯,而中共紅軍也可以通過這條途徑,從蘇聯取得物資援助。紅軍北上就是這個意圖。打通國際路線,當時的說法叫作「打通遠方」。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來電,有一批援助中共的武器和物資,循蒙古、綏遠、寧夏路線於近期運至寧夏之定遠營(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東部的阿拉善旗)。隨即,毛澤東制定了奪取寧夏接受蘇聯援助的《十月份作戰提綱》。這個寧夏戰役計劃實際上也是要實現「打通遠方」的意圖。毛澤東原準備把這個任務交給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後來改變計劃,把這個任務交給四方面軍。

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張國燾,根據毛澤東制定的《十月份作戰提綱》,命令紅三十軍在靖遠城西之虎豹口(河包口)渡河成功。毛澤東即給朱德、張國燾、彭德懷發電指示:三十軍、九軍(尚未過河)過河後,可以三十軍占領永登,九軍強占紅水以北之樞紐地帶,並準備襲擊定遠營。

朱、張遵命,隨即令九軍過河。過河次日,就與西北軍閥馬步青的一個師「碰了頭」,發生遭遇。當時紅軍(還不稱西路軍)將馬軍圍在一個土圍子裡,派代表向他們說明只是借路,不圖消滅,隨後把他們放了。紅軍進至涼州(今武威)城,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與馬軍談判,又獲准通行。

10月30日,彭德懷致毛澤東、周恩來密電告張國燾狀說:「張對打擊胡敵(指胡宗南部),始終是動搖的,企圖以四方面軍先取(某)方(指蘇聯)(物)資後再說,以一方面軍與胡敵周旋,削弱力量,(他)好說話。」事實上,被取消了臨時中央以後的張國燾,此時已無意跟毛澤東爭權、對抗共產國際,只是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取得物資而已。

毛澤東、周恩來接祕電、密謀後改變了主意,遂令朱、張將紅三十一軍留在河東。紅五軍(隸屬紅一方面軍,人數很少)因保護渡口過河船隻與敵靠近,朱、張令隨船開往河西。這樣,紅四方面軍一分為二。紅三十、紅九、紅四方面軍總部、紅五軍在徐向前、陳昌浩領導下到了河西;紅四、紅三十一軍歸彭德懷指揮在河東作戰。國民黨調集兵力趕往堵截,過了黃河的三個軍共21,800人,成了孤軍。開始他們還繼續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然西北是馬家軍的天下,馬家軍有正規軍3萬,民團8萬,一共11萬,雙方力量懸殊,根本無法完成寧夏戰役計劃。

11月3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名義致電朱、張、徐、陳:「所部主力西進占領永登、古浪之線,但一條山、五佛寺留一部扼守,並附電台,以利後方行動」,不再提襲取定遠營取貨之事。這時,毛澤東已改變主意讓彭德懷率部去接受物資。實際上,彭忙於作戰,未能按計劃時間過河,接收物資落空。

西路軍成立,直接受中央軍革委指揮

西渡黃河的徐向前、陳昌浩所部令馬步青深感威脅,雙方摩擦不斷。馬步芳聞訊,調來部隊一起圍攻。

中共中央軍委改變了原來的作戰計劃。11月8日,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博古、林育英致朱德、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的電報指出:「一、二兩個方面軍組成南路軍」,「四方面軍之兩個軍組成北路軍」,「徐陳所部組成西路軍」。「南路軍北路軍準備進行戰略轉移,西路軍以在河西創立根據地直接打通遠方為任務,準備以一年完成之。」同日,張聞天、毛澤東代表中央和軍委致電朱德、張國燾,批准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以陳昌浩為主席,徐向前為副主席。

由河西紅軍組成的西路軍正式成立,執行中央賦予的第二階段任務——西征,從河西走廊打通新疆。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據地,打通鏈接蘇聯的陸地生命線、蘇聯軍援的西北通道,以一年為期。

11月13日,張國燾與朱德率總司令部機關到達陝北保安。從此西路軍直接受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軍革委指揮。

中央軍委命令反覆變化,致使西路軍進退失據,失去最後機會

11月19日,毛澤東以中央軍革委名義指示徐向前、陳昌浩:「你們的任務應在永昌、甘州、涼州、民勤地區創立鞏固根據地。」「你方須在甘州(今張掖)以東建立根據地,決不可將主力置於甘州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想頭。」[1]

在如此荒涼的戈壁大漠中建立根據地,非常不切實際。11月24日,滿懷疑惑的徐向前電告中央,反映實際困難,請求考慮改變西路軍的方針,但中央不同意。

11月25日,毛澤東復電徐、陳:「在你們打敗馬敵之後,主力應準備東進一步,策應河東。」

11月27日,張聞天、毛澤東電示徐、陳:「遠方來電正討論幫助你們,但堅決反對退入新疆。」再次明確不許西路軍主力西進。徐、陳奉命後,從11月22日至12月上旬,與馬家軍連續進行了五次大血戰。一是涼州西北四十里鋪之戰,二是永昌東南壩之戰,三是永昌以西水磨關之戰,四是永昌之戰,五是山丹之戰。

12月18日,中央軍委電示徐、陳:「你們的任務應基本的放在打通遠方上面,限明年1月奪取甘、肅二州。」

12月22日,中央電示,命令西路軍東返,策應張學良、楊虎城抗擊南京政府。

12月25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中央又電西路軍仍執行西進任務。

幾天後,命令又變了。1937年1月5日,毛澤東以軍委主席團的名義電示西路軍停止西進,要求「西路軍應全部集結臨高地帶」,「切勿分兵西進」。西路軍再次停止西進,失去了最後機會。

西路軍陷入重圍,血戰40多天,中央軍革委要求戰至最後一人

1937年1月16日起,中共中央連續致電徐向前、陳昌浩,指示西路軍東進。徐、陳收集餘部萬餘人集中在臨澤東南郊的倪家營子,準備奪路突圍東返。從1月28日起,二馬集中5個騎兵旅、3個步兵旅、1個手槍團、1個憲兵團的正規軍和甘、肅兩州大量民團,共7萬餘人,圍攻倪家營子,雙方展開了一場歷時40多天的血戰。

2月13日,西路軍軍委致電中央,希望等天氣稍暖後轉到西寧大通一帶活動。幾天後,收到中央書記處和軍委主席團電令西路軍,不同意轉到青海西寧。2月17日,中央書記處和軍委主席團來電,嚴令徐、陳率部向西,對於他們向青海方向突圍的設想,不從軍事上分析厲害、可否,卻說:「你們(對)過去所犯的政治錯誤,究竟有何種程度的認識?何種程度的自我批評與何種程度的轉變呢?我們認為今後的勝利是與過去的政治錯誤的正確認識與徹底轉變有關係的。」

2月21日晚,西路軍接到中央軍革委電,要求:堅持黨和紅軍的光榮旗幟,奮鬥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滴血,絕境中求勝利。

中共中央假意馳援,西路軍彈盡糧絕

2月24日,徐向前、陳昌浩向中央告急,懇請中央馳援。

兩天後,中央復電:「甲、固守五十天。乙、我們正用各種有效方法援助你們。」同日,西路軍再臨重圍。

2月27日,軍委命令組成援西軍,以劉伯承為司令員,林育英為政治委員,下轄第四、第三十一、第二十八、第三十三軍。軍委主席團3月2日致彭德懷、任弼時、劉伯承、左權並告周恩來密電:增援之實行程度,必須服從下列原則:(一)不影響和平大局。因此,增援部隊開始行動時,周恩來即告顧祝同,請求諒解:如不影響和平局面則實行增援,否則中道而止。(二)不使增援軍又陷於困難地位。因此在取得南京諒解而我軍西進時,只能控制黃河一段,調動二馬,接出西路軍,共返東岸,不可更向西進,因為現在已經證明西面是不能生存的。

馬步芳是受蔣介石之命與西路軍死戰的。如今西路軍陷入重圍將被消滅,救援西路軍的行動要徵得蔣介石同意。

3月11日,西路軍不足萬人從倪家營子突圍來到梨園口,這是進入祁連山的口子,三面環山,中部有些民房。部隊已是彈盡糧絕。二馬騎兵蜂擁追來,紅九軍兩個團千餘人在政委陳海松率領下首先接戰。不到半天,陳海松以下兩個團全部被殲。掩護總部機關和傷病員向山裡轉移的紅三十軍又與馬軍作殊死戰,紅二六四團全部拼光,紅二六三團大部戰死。

13日,西路軍殘部2000餘人進入康光寺地區,在石窩召開了最後會議。決定徐、陳離部回陝北,向中共中央匯報情況。由李先念等組成西路軍工作委員會以善其後,剩餘部隊分三個支隊分散打游擊(後來大部分死亡)。

李先念、程世才帶領1,000餘人,沿祁連山艱難攀行在雪嶺冰谷之中西進,歷盡千辛萬苦到了新疆與甘肅交界處星星峽,同盛世才的接應人員聯絡上,接到空投的武器彈藥和糧食。剩下400多人後被共產國際派來的代表陳雲、中共中央代表滕代遠接回延安。至此,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沒。最後一場戰役被俘的將士,1000多人被活埋;2000名女兵被姦殺和淪為乞丐。

少數逃回陝北的西路軍官兵死在自己人手上,他們被一批批騙到山溝裡,活埋了。直接下命令的團長說是高崗的命令,高崗是奉毛澤東的命令。(未完待續)

注釋:

[1]:有關西路軍電文全部存中央檔案館。

(編者按:本系列文章由大紀元特約作者從中共黨史機密檔案中整理而成。因安全原因,無法一一註明出處。大紀元將在適當時機公布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張憲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