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五成受抑鬱困擾6年新高
【大紀元2017年08月30日訊】全港學生即將於星期五(9月1日)重返校園,不過讀書壓力對學生的影響再次引起關注。有調查發現,每兩個中學生就有一人受抑鬱困擾,四分一人更出現高焦慮症狀。調查機構指文憑試、學業壓力和寂寞都是他們情緒鬱結的主因。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去年10月至今年6月以問卷方式,訪問了15,560名中學生,了解他們受情緒困擾的狀況。調查顯示,呈抑鬱徵狀的中學生人數創六年新高達53%,即每兩個有一個中學生受抑鬱困擾,情況堪憂。約四分之一(25.2%)中學生出現高焦慮徵狀,較去年同期微跌6%。
調查又發現,生活壓力及寂寞感是青少年抑鬱及焦慮的重要影響因素。最多受訪學生(22.3%)認為壓力源自文憑試,其次為學業(17.8%)及前途問題(14.6%)。逾六成(67.8%)受訪學生的寂寞感達中等至高等水平,表示經常感到及非常寂寞,而寂寞程度越高,抑鬱徵狀也越嚴重。調查機構指,據世界衛生組織,自殺是青少年第三大死亡原因。抑鬱的其中一個症狀正是自殺念頭的出現,可想而知青少年的抑鬱情緒是不能掉以輕心。
現年17歲的Chris(化名),升讀中二級精英班後,因班房氣氛突然轉變和無法融入同學圈子,加上與家人有爭執,母親又長期外出工作或旅行,整個生活都產生巨大的改變,由外向變內向,其後更確診患上抑鬱症,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覺得自己好無用,少我一個都無所謂。」去年中,他服食大量安眠藥企圖自殺,幸被及時送到醫院。如今,他醒悟自己過往太執著,要重新學識放下,情緒變得平復,9月將重新上學,入讀中四。
負責協助Chris的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社工張惠樺指,青少年情緒受困只要是因為慣於自我批判,容易墮入負向思考循環,家長及學校應協助青少年學懂與自己相處,從而減低焦慮。家人也應跳出學業是一切的思維,多與子女溝通,並留意自己的用語及態度。◇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