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的脂肪如何增加罹癌風險?
【大紀元2017年08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人們多半知道,肥胖是致癌的因素之一,但它真正如何致癌,卻仍是問題。現在,美國一項研究揭示了有關肥胖致癌的比較詳細訊息。該研究發現,腹部脂肪釋放的某種蛋白質會使非癌細胞變成癌細胞,進而引發癌症。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藥理學暨毒理學助理教授伯納德(Jamie Bernard)表示,儘管人們在抗癌和改善病患生活方面一直有所進步,但新的病例卻不斷增加。因此,了解癌症的成因,以便盡力減少癌症病例,便顯得相當重要。
肥胖一向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乳癌、結腸癌、前列腺、子宮頸癌和腎臟癌等,而且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屬於肥胖人口,但伯納德說,光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還不一定是決定罹癌風險的最佳指標。
伯納德所主導的一項研究發現,腹部脂肪可能是正常細胞是否變成癌細胞的一個比較好的指標。更明確地說,應該是一種名叫第二型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的蛋白質。
腹部脂肪共分為兩層。最上層在皮膚下方,名為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而底下的一層叫內臟脂肪(visceral fat),這是比較有害的一種脂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白老鼠進行實驗。他們餵老鼠吃高脂肪的食物,結果發現,相較於皮下脂肪,其內臟脂肪產生較多FGF2,而FGF2會刺激某些原本就易受這種蛋白質傷害的細胞,使其變成癌細胞。故腹部的內臟脂肪可能是增加罹癌風險的元凶。
伯納德說,在人們是否會罹癌方面,機率總是一個因素。但藉由在飲食和運動上做出比較明智的決定,並避免抽菸等有害的習慣,人們總是能讓機率傾向於對他們有利的一方。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