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故事,就沒有好的醫病關係。
很多年前,有位年輕人來找我。 年輕人住在台北,因此我將他轉給北部的醫師,方便追蹤回診。 在那之後的某一天,他的母親陪著他,特別南下回來找我。
一進入診間,立刻說道:「我兒子說你聽得懂他的意思,所以想在這裡做心理治療。」 一旁的兒子點了點頭說:「我在北部找醫師做了十多次的諮商,但他好像不懂我想要表達的意思,三個月過去一點進展都沒有。」
來到相談室的人們往往都是脆弱、無助、難以掌握的,他們渴望被理解,卻總是在幾次失敗後,默默承受直到無法負荷。當中有不少人在諮商過程中,像是從痛苦與絕望邊緣掙扎而出,流下難以克制的淚水。
懂得傾聽與理解,才能獲得病人的信任
我小的時候,沒人聽過憂鬱症或是焦慮症。然而現在這類屬於身心科的病人,一百個人當中大約有三個,是第一次就醫便知道要找身心科醫師。
通常大家會如何解決精神或情緒上的問題? 宗教信仰永遠都是選項之一,如果花幾百塊收驚改運能改善情緒問題,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然而問題往往不只如此。
那麼直接尋求醫療專業呢? 一般人能和醫生談多久?五分鐘,還是十分鐘? 因為對藥物有所疑慮,當病人想知道除了吃藥還有什麼方法時,醫生通常在忙著看電腦螢幕。最後往往只得到「不要想太多」「多運動、曬太陽」「你就是太閒了,去當志工吧!」這種籠統、讓人愈聽心情愈差的回答。
通常對此有強烈反感的人,多半會養成經常遊走各大醫院或診所的醫療消費型態。如果在這裡看不好,或是與醫護頻率不合、對場所感到不舒服,他們就會繼續尋找下一間。 心理影響生理的根本原因不受重視,醫病關係不好,正是台灣求診的實態。
身為精神科醫師,幾十年來遇過不同年齡、階層,各式各樣的個案,讓我有機會迅速了解社會百態。他們訴說的故事不僅豐富了我的看診經驗,更幫助我從診斷的經驗庫中,找到類似的故事,帶給更多人不一樣的啟發,進而改變想法。
曾經有一位OL告訴我:「林醫師,我至少看過三位身心科醫師,但這是第一次說出我的秘密。」 對一名陌生人說出自己的秘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身心科醫師必須洞察人們沒有察覺到、或是說不出口的事情。
那名OL之前沒說出口的理由,是因為她還在觀察醫師是否值得信任。對此我其實是明白的:因為我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和表現的態度,讓她感受到,我也許能幫得上忙。
只有透過真實的傾聽與理解,才能獲得病人的信任,治療也才能順利推進。因此好好聽故事,做一個傾聽者真的很重要。 沒有故事,就沒有好的醫病關係。◇
摘自《解憂相談室》/如何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顏靜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