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不易得,痛改前非莫作惡,善行身教出名士,勿以變異亂道德。」竇禹鈞乃五代後周時晉人,居於薊州漁陽,即現今天津市的薊縣。漁陽為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世稱他為竇燕山。宋代學者王應麟先生編寫的蒙學教材《三字經》就極度稱揚竇燕山的身教,曰:「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其五子皆登上科榜,也被稱為「竇氏五龍」,世人稱頌為五子登科。
長子竇儀為禮部尚書,次子竇儼居禮部侍郎,三子竇侃位左補闕,四子竇翱是右諫議,五子竇僖當了起居郎。他們都謹遵家訓,為政清廉並效力國家。竇燕山教子的成就和其高壽八十又二,無疾而逝,讓當朝的太師馮道為其賦詩云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道出時人的敬仰,也得著千戶萬家的傳頌至今。然而,竇燕山並非從小就循規蹈矩,他年輕時仗著家中財富,專行欺善刁鑽,為商不仁。例如:他向農人買進稻穀視飽滿與瘦弱同價。貧苦人家向其借糧卻是小斗出、大斗進;小秤出、大秤進,明著欺、暗裡瞞,積攢了更多的財富。但年至三十有餘卻為無子嗣而著急苦惱。
一日夜裡竇禹鈞夢見自己的父親對他嚴示警言;要他痛改前非,因為天鑑申明,作惡傷德,不但會沒有子嗣還致短命。驚醒後的他痛下決心,禁絕自己再行惡事,廣積德行、多為善事。善有善報,竇燕山後得五子,他十分注重孩子的品行規矩,也以身作則,結果五子皆登科,八孫也顯赫,自己也以「壽、富、康寧、攸好德與善終」應驗了五福臨門。
但是,華夏歷史走到中共的文革時期,五子登科變異成了:「套框子、打棍子、抓辮子、扣帽子和挖根子。」或說成:「旗子、位子、點子、亂子與路子。」其指的是毛澤東的旗子、文革的亂子、華國鋒的位子、陳雲的點子和鄧小平的路子。也有人將五子登科改為擁有銀子、房子、車子、妻子和孩子。從正統文化要警訓後人的因果有報變成了政治的取寵靠邊,或眼見世俗之利,如此道德滑落,不得不叫吾輩深以為誡。末以詩一首為記:「天理昭然自有司,五子登科從善來,紅塵迷茫看人心,善惡有報道無私。」(待續)@*#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