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一)
捷克對世界文化的眾多貢獻中,有一項跨越時空的產物,那就是「音樂」!捷克的音樂隨著基督信仰傳入摩拉維亞和波希米亞而開始發展,受到葛利果聖歌的影響所及,布拉格的第一任大主教阿諾許特(1297~1364)在1363年下令編纂數冊《素歌集》。波希米亞的教會也允許很多以本土語言演唱的聖歌,例如在卡爾四世的加冕典禮上演唱的古斯拉夫語聖歌《上帝憐憫眾生》,同時期著名的捷克語聖歌還有《聖瓦茨拉夫,捷克領土的大公》、《全能的上帝》、《耶穌基督─慷慨的王子》等。
從古斯拉夫語版的聖歌開始
在十三、十四世紀間,為數可觀的日耳曼「愛情歌手」紛紛前來波希米亞的宮廷演唱創作,例如Reinmar von Zwetter、Neidhardt von Reuenthal、Heinrich von Meissen等人,法國著名的詩人兼作曲家馬修也曾經在盧森堡王朝任職。
複音音樂大約在十三世紀末期出現在波希米亞地區,十四世紀時受到法國「新藝術」樂風的影響,複音音樂也開始在布拉格大學等知識分子的文化圈內流傳。捷克的音樂在胡斯戰爭期間因為戰亂的緣故而停滯發展,唯一顯著的成就是將葛利果聖歌翻譯成捷克語,以及因戰爭而衍生的許多軍歌,例如《奮起!奮起!偉大的布拉格城》以及最著名的《上帝的戰士們》,這首名曲後來也被史梅塔納先後援用到歌劇《李布謝》的壯麗結尾和《塔波城》、《勃拉尼克山》這兩個樂章的主題中。
文藝復興時期:走向多元化
文藝復興時期受到耶穌會的影響,波希米亞地區增建了許多新的管風琴,也因此帶動了宗教音樂裡樂器運用的多元化,最著名的是1567年布拉格城堡區聖維特大教堂內由名師魯德納所裝設的管風琴。
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一世大公除了在1555年將耶穌會教士引進布拉格之外,也成立了以兩部管風琴搭配歌者的宮廷樂團;他的兒子麥克西米連二世帝王則對科學、藝術和音樂都非常重視,下令將宮廷樂團予以擴編,添增了許多樂器。波希米亞的宮廷樂團在魯道夫二世的主導之下更加地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樂師和作曲家大部分都來自於荷蘭、西班牙、義大利和日耳曼地區,捷克人並不多。此時宮廷樂團的指揮是來自荷蘭的菲利普(1521~1603),他一共創作了40部彌撒曲、260首經文歌和宗教短歌,還有1100多首世俗歌曲,深深地影響了早期巴洛克的樂風;魯道夫二世的宮廷樂團還有一位波希米亞的音樂家溫察列克(1598~?),擅長以魯特琴伴奏歌唱。
封邑位於波希米亞南部以切斯基庫倫洛夫為中心的羅森堡家族,除了掌握該地區的經濟實權之外,也極力贊助藝文活動。該家族的兩兄弟威廉(1535~1592)和彼得(1539~1611)也成立了一個室內樂團,企圖在藝文活動與建築上和魯道夫二世的宮廷一別苗頭。另外,十六世紀的捷克音樂史上還有一項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大量民謠歌曲的出現!
文藝復興時期波希米亞的音樂家可以克利雪多夫‧哈蘭特(1564~1621)為代表,他本身是魯道夫二世的廷臣,除了是一位傑出的外交人才之外,還從事寫作和音樂的創作;他更是一位人權主義者,在魯道夫二世去世之後投向新教的陣營以和遷回維也納的哈布斯堡政權相抗衡。在白山戰役爆發、波希米亞新教陣營潰敗之後,1621年6月21日他和其餘26名波希米亞領袖在布拉格舊城廣場上被殘酷地斬首。雖然他的創作大多隨著主人被處決而亡佚,所幸他根據意大利音樂家馬連吉歐所寫的彌撒曲以及少數的經文歌《Maria Kron》還流傳至今,其中所運用的作曲法十分地精妙,標示著文藝復興時期波希米亞的音樂成就。@#(未完,待續)
──節錄自《捷克經典》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柿子文化
(點閱【捷克經典】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