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四季如春的洛杉磯,卻成了無家可歸者(遊民)的天堂。這個問題近兩年來越來越嚴重,不僅波及到華人區,還影響到來自中國的遊客。
據南加中文媒體報導,近日一名來自黑龍江省的大陸遊客張先生,好奇走入洛杉磯著名的遊民區(Skid Row)還用手機拍照,結果遭一個黑人暴打,眼睛被打腫丶肋骨受傷,手機也被摔碎。
而今年5月,位於天普市柔斯密大道(Rosemead)洛縣直轄區的旅館改建遊民公寓一事,引起華人居民巨大反彈,隔三差五到天普市市議會抗議,最終以建商Mercy Housing撤案結束。
洛縣亞裔遊民共607人 年增31%
根據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局統計,洛縣範圍內,現共有約5.7萬名無家可歸者,較2016年的約4.6萬人,增長了23%,其中4,828人是退伍軍人。在華人密集的聖蓋博谷地區,遊民人數從3,100多人增加至4,100多人,增幅為31%。
另據扶貧組織大洛杉磯聯合之路(United Way of Greater Los Angeles)提供的數據,洛杉磯縣現有607名亞裔遊民,年增長幅度也是31%。
原因:住房太貴、加州監獄放虎歸山
大洛杉磯聯合之路遊民部主任Chris Ko對大紀元說,無論是亞裔還是其它族裔,造成無家可歸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發生經濟困難無法負擔住房。「有一位前無家可歸退伍軍人,名叫Marva,她的經歷極具代表性。她在海灣戰爭服役後榮歸故里,在一家地方醫院工作,但不幸背部受了傷,使她無法工作及支付帳單。就這樣,她當了6個月的遊民、睡垃圾箱。」
而對移民來說,在異國他鄉生存要面臨更多挑戰。Ko說,移民不像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有可以立即求助的親友組成的社交網絡,「我們看到這個問題在亞裔(第一代移民)老年人中變得更加嚴重。」
洛縣其它族裔的遊民數字為:西裔/拉丁裔19,391(比去年增長了63%),白人11,151(減少2%),黑人21,921(增長28%),印地安人143(減少21%),夏威夷和太平洋島國人143(減少45%),其它族裔1,262(減少31%)。
好萊塢業主聯盟執行董事嘉里·莫里森(Kerry Morrison)對BBC說,遊民統計數字令人驚嘆。當地的業主以及市府官員以及無數的慈善機構,在解決遊民問題的戰鬥上已經努力了多年,但卻日漸敗退。
「目前正在發生某種改變,我們都注意到了。 」莫里森說:「我們可以感覺到事情正在發生變化,大約就在兩年前開始。」
她認為,這種變化的背後是綜合因素的結果,如城市住房成本的增加速度遠遠高於收入增長的速度,以及加州為解決監獄人滿為患而出臺的政策。
加州的AB109「監獄重組」和47號提案「放虎歸山」,意味著將近9,500人陸續提前釋放。莫里森認為,他們中有些人也將流落街頭。
南加州是遊民磁石?
再一個原因就是「黃金州」的特殊吸引力。
莫里森說:「加州似乎有這種魅力——到西部去,爭取你的夢想,在那兒創造你的未來。」
喜歡美劇的人可能還記得90年代最熱的情境喜劇《宋飛傳》(Seinfeld)。其中有一集就是描寫宋飛的鄰居和好友克萊默(Kramer)突發莫名「渴望」,隻身從紐約跑到LA LA Land(洛杉磯暱稱)闖蕩,實現當演員的夢想。
來洛杉磯追求明星夢的美國青年歷來不斷,其中有些人卻流落街頭。
Kay是一位文弱的20歲青年,和朋友住在好萊塢的帳篷裡。他對BBC說他想成為一個明星:「我想成名,想在音樂和舞蹈上取得成就。」
但街頭生活壓力很大,他說:「這裡有很多東西不適合我,就像毒品,可是很難說不。」
像很多年輕遊民,Kay寧願睡在街頭也不願意住進Skid Row的庇護所,因為他擔心衛生問題。他說洛杉磯臭名昭著的遊民區是一個可怕的地方。《洛杉磯時報》上個月報導說,一份調查報告稱遊民在Skid row上廁所比住在聯合國難民營的敘利亞難民還困難。
市府投資上億 卻被批沒花對地方
洛杉磯市長埃里克·加西堤的發言人對法新社說:「市長為了無家可歸的洛杉磯市民在住房和服務上投資了幾億美元,還帶頭通過HHH提案,給我們超過十億美元的新資金來做更多的事。」
但是一位「洛杉磯社區行動網絡」的成員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說:「市政府沒有在無家可歸者身上投資,特別是市長,市長說他有個特別方案,要在2017年消除無家可歸的問題。他說他會特別賣力,還跟奧巴馬擔保,現在已經是2017年,無家可歸的數字卻更高,因為洛杉磯市把經費花在管束無家可歸者,而不是安置無家可歸者。」
他們還指責官員放棄可負擔住房,反而支持正在改變洛杉磯市中心建築風貌的數百萬美元的摩天樓。◇
責任編輯: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