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拍了片卻找不到戲院放映,《愛琳娜》與《白蟻》是代表。野薑花公民協會等憂心國片前景的團體在網路發起映演比率連署,要求保障國片上映天數。對於映演比率是毒藥或強心針,政大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郭力昕表示,映演比率絕對不是毒藥,但也未必是強心針,它可以讓觀眾多看到國片,讓國片有機會培力、成長。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王師則認為,國片問題不在通路,是品質出了問題,一再摧毀觀眾信心,他反對施行這項政策。
國片目前院線映演空間估計不到一成或兩成,導演林靖傑2015年推出作品《愛琳娜》找不到戲院上映,戲院多以好萊塢強片上檔在即推諉,林靖傑只好在網路發動觀眾支持。時隔2年,導演朱賢哲2017年作品《白蟻》,雖在院線上映,票房表現並不亮眼,最揪心的是回到故鄉台中,沒有任何一家首輪戲院肯放映。
郭力昕說,有些影片不見得要有票房,但至少要能被觀眾看到,現在很多影片拍完,觀眾其實看不到,非要妥協拍成商業片。既然有商業片,也應該給不以賺錢為本的電影創作者空間,起碼能讓觀眾看到。國片若在創作上沒有更好的人才或其他配套方案,當然不會因為給了空間,馬上振興起來,但是萬萬不能沒有空間,多一點空間,就可以讓國片有喘息機會,讓更多人受鼓勵敢去拍片。
今年過年3部賀歲片豬哥亮主演的《大釣哥》、魏德聖導演《52赫茲我愛你》、陳玉勳導演《健忘村》均被《惡靈古堡六》打趴。王師坦言,以他電影行銷的身分是應該贊成映演比率,但台灣觀眾完全知道自己要選擇什麼,該檢討的是電影業本身而不是觀眾。台灣商業電影並沒在通路上遇到太大困難,從過去3年實際票房情況來看,大多數作品在體質上出了問題,沒辦法真正理解或滿足觀眾需求。
王師表示,台灣獨立創作或短片、紀錄片很蓬勃,可以在光點台北、光點華山得到妥適的映演安排及周邊活動講座等搭配。若真要鼓勵台灣的影像創作或獨立精神,與其討論需不需要設映演比率,不如在各縣市推廣光點模式,而不是要求商業影城,每一年映演天數、廳數比例強制安排給台灣電影。如果採取這種措施,戲院廳開了沒有觀眾來,付租金、水電、人工,到最後經營不下去,最大的輸家是觀眾。
殖民削弱文化根柢 對國片缺乏信心?
「國片賣座大都是在第2~3週才開始起色」,知名影評人膝關節(本名李光爵)指出,是因為大部分觀眾對國片沒信心。國片觀眾都在等待口碑,國片第1週票房不好,經常會聽到第2週票房成長,或連續幾週後票房回流,如大熱賣的《我的少女時代》就是。國片第1週大好例子不多,《賽德克.巴萊》做到,但行銷卻要操作成民族運動的概念,而《目擊者》從小廳換中廳再換大廳,對業界來說算是比較健康的情況。
郭力昕說,台灣觀眾聽起來好像鐵板一塊,但台灣觀眾仍然是多層次。現在所提的觀眾是長期被九成好萊塢片教育,只會看好萊塢片的觀眾。但這些觀眾其中也有同時在看藝術電影以及一些好的國片,他們未必會去看豬哥亮的電影,而這些觀眾可不可以開發?映演比率是否也該給觀眾、創作者機會,多一個開發自己的空間?
郭力昕表示,集體自信心需要花力氣培養,沒信心不是宿命的狀態。信心是需要先通過看見才能有信心,信心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社會化、歷史化的結果,對國片沒信心,就像台灣人欽羨日本人、美國人,對身為台灣人沒信心,是歷史因素形成。電視台做了幾十年爛節目,卻說觀眾就是要看爛東西,不能要求他們品質好,這是非常狡猾、倒果為因的說法。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社發部主任詹政道說,看國片的人不多,這是長久以來學校、社會教育對本土素材文化發展的忽略,因為台灣被殖民統治太多次,文化根柢相當弱。生長在台灣知道中國大陸、美國發生的事,比台灣發生的事還多。韓國人在生活中談論韓國電影,韓國電影也涵蓋他們本身的素材,台灣卻沒有。台灣人應該關心這塊土地,不是因為意識形態,而是長在這裡的情感因素。也許有一天映演比率不需要了,但在重視本土文化的觀念落實到生活之前,還是要有一定保護。片商、導演、消費者如果都負擔市場以外一點點文化責任,未來會更好。
看不到國片 需打破惡性循環
「台灣可能有一大批觀眾想看自己的故事。」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長陳雪梨表示,她的朋友是中學老師,期末考後空閒時間決定租片來看,學生選片時居然都要看國語片、華語片。國片是有市場在,可是沒人去開發,可能大家老是看著中國,創作時想的也是比較大的市場。文化若不先從在地土壤滋養出來,沒有自己的文化元素,也沒辦法走到國際化,如果沒有開發自己的傳奇、故事的想法,觀眾無感蠻正常。
陳雪梨說,身為公民看到的現象是台灣的片子市占率不到10%,小孩看不到國片,長到20、30歲也沒習慣去看國片,這樣的惡性循環必須打破。公共政策要形成需要民間力量加持,如果實施映演比率政策,建議可由文化部或教育部撥錢,讓學校申請補助學生至少一學期看一部國片,當成通識教育;亦可鼓勵企業發紅利、年終獎金時,小部分用國片電影票替代,把更多觀眾帶到戲院。映演比率是手段,運用得當就可對電影業產生加分作用。
責任編輯:呂美琪